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人教版必修一课后提升训练二1.2诗两首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0383505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人教版必修一课后提升训练二1.2诗两首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人教版必修一课后提升训练二1.2诗两首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人教版必修一课后提升训练二1.2诗两首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人教版必修一课后提升训练二1.2诗两首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人教版必修一课后提升训练二1.2诗两首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人教版必修一课后提升训练二1.2诗两首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人教版必修一课后提升训练二1.2诗两首Word版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后提升训练 二诗两首一、语用达标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撑着(zhn)彷徨(pn)凄清(q)巷战(xin)B.彳亍(ch)(ch)凄婉(wn)颓圮(p)迷茫(mn)C.河畔(pn)荡漾(yn)青荇(xn)长篙(o)D.寂寥(lio)沉淀(dn)似的(s)漫溯(s)【解析】选C。A项,“撑”应读chn。B项,“茫”应读mn。D项,“淀”应读din,“似”应读sh。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抬头望,天依旧蔚蓝;看云端,鸟

2、自由徜徉。我意志越发坚定,心情不再_,2017,我向着梦想,扬帆远航。(2)全新的重庆工业遗址公园非常值得一看,园内色彩_,建筑不拘一格,让我们看看这个奇妙的钢铁世界。(3)不知有多少人倾听过蛙声,体会过这_夏夜里的生命呐喊。A.彷徨斑斓寂寥B.徘徊斑驳寂寥C.彷徨斑驳寂寞D.徘徊斑斓寂寞【解析】选A。“彷徨”侧重于描写心理状态,指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徘徊”侧重于描写动作,既可以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也可以比喻犹疑不决或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斑斓”指的是灿烂多彩。“斑驳”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寂寥”多用来形容环境的寂静或空旷;“寂寞”除了有“清静、寂静”的

3、意思之外,多用于描写心境的孤单冷清。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象征派诗人追求的是把强烈的情感寓于朦胧的意象中,戴望舒创作与接受的审美标准正是使诗歌处在表现与隐藏自己之间,这就是诗歌的朦胧美。B.与杨德昌苦思冥想式的儒家的愤懑与顿悟相比,侯孝贤的电影好比是散文,它像是一个清心孤寂的道家在无声无息间完成自我的修行。C.独立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基础,如果一所大学毫无独立精神,创新精神与社会关怀精神,就会如多米诺骨牌随之纷纷倒掉。D.3月23日中国队以10力克韩国队,这不仅是国足时隔16年在这个阶段赢下的第一场球,更是国足主帅里皮率国足拿下的首场12强赛胜利!【解析】选A。B项,暗换主语,“

4、它”改为“侯孝贤”。C项,成分赘余,去掉“随之”。D项,语序不当,两个分句位置应互换。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_,_,_,_,_,_,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了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阴沉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空中还漂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清晨推窗望去,雨虽停了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阴如墨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A.B.C.D.【解析】选C。此题所给的是写景的描述性文字,既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又有空间的层

5、次感,依照先时间顺序,再空间顺序及句间关系就可选出答案。5.(2017哈尔滨高一检测)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每处不得超出15字。诗歌与绘画是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的两岸。人们常说:“诗画同源”“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可见,_。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_。从最古老的诗经,到两晋的山水田园诗,再至唐诗宋词元曲,数不胜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既可以为诗,又可以为画。既可以为山水、为人物,亦可以为花鸟,是诗中有画的最早实据。但从接受的艺术感官和心理功能来说,绘画是视觉的艺术,通过眼睛就可以直接掌握,给予想象的空间较少;_,不是仅凭感官就能一下子掌握的,它需

6、要由记忆和想象来共同完成。【解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查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根据上下文逻辑来填写。同时要从整体上考虑,照顾前后语境,处横线前从引用的内容可以看出诗与画的关系非常密切,“可见”应是对上面内容的总结。处,前面说“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后面从最古老的诗经进行列举,可见横线上的内容应是说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处前面是分号,且前面说的是“绘画”,后面说的是诗歌,两者的关系是并列,故句式和内容上有相关性,可以仿照“绘画是视觉的艺术”确定句式,再依据后面的内容进行填写。答案:诗歌与绘画的亲密关系诗歌历史源远流长(或: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美的

7、诗篇)诗歌是听觉的艺术6.下面的诗句节选自戴望舒的雨巷,阅读后合理想象,根据要求写一个面画。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要求:(1)写出“她”的神态,“我”的心理;(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3)语言优美,富有意境;(4)200字左右。答:_答案:迷蒙的春雨轻轻地亲吻着大地,迷茫的春烟温柔地拥抱着小镇,小巷任由青石板安静地向两头弯曲地延伸。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像梦一样,梦一样地从我身边飘过,洒下丁香一样淡淡的幽香。她的眉头就像大雨中紧闭的丁香那样紧蹙,她的双眼就像雨打后微张的丁香那样哀婉,那写在脸上的忧伤就像丁香花的开落。她为什么这么

8、愁怨,这么凄楚?她从哪里来,她要到哪里去?我期待着在这悠长悠长的雨巷里,丁香花儿再一次开放;我期待着在这悠长悠长的雨巷里,她那银铃般的笑声在旷亮的天空下飘荡。三步搞定扩展语句二、阅读提升(一)(2017成都高一检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偶然徐志摩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7.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形象化,充满情趣,富有哲理,不但珠圆玉润,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溢于言外。B.

9、此诗写的是两件比较实在的事情,一是天空里的云偶尔投影在水里的波心,二是“你”“我”(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相逢在海上。C.如果我们用“我和你”“相似”之类的标题,当会富有诗味。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徐志摩和林徽因以及陆小曼之间的恋情,就像是两条相对而驶的船,有短暂的交会,最后各奔东西。D.“云”“波”“你”“我”“黑夜的海上”“互放的光亮”等意象及其之间的关系构成,都可以因为读者个人情感阅历的差异,及体验强度的深浅而进行不同的理解。【解析】选C。能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用作标题,使之形象化,置入象征性的结构,充满情趣哲理,不但珠润玉圆,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意溢于言外。所以以“偶然”为题

10、要比“我和你”“相似”之类的标题好得多。8.诗的第一、二段各提到了一次“你”“我”,所指有何不同?答:_答案:第一段里的“我”指的是云,象征“我”的飘忽不定,“你”指的是波,象征“你”的多情。第二段里的“你”“我”指的是两艘暗夜里海上相遇的船,象征“你”“我”选择的方向不同,只有错过。(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贺新郎蒋捷乡士以狂得罪,赋此饯行甚矣君狂矣。想胸中、些儿磊磈,酒浇不去。据我看来何所似,一似韩家五鬼。又一似、杨家风子。怪鸟啾啾鸣未了,被天公、捉在樊笼里。这一错,铁难铸。濯溪雨涨荆溪水。送君归、斩蛟桥外,水光清处。世上恨无楼百尺,装着许多俊气。做弄得、栖栖如此。临别赠言朋

11、友事,有殷勤、六字君听取:节饮食,慎言语。【注】韩家五鬼:韩愈在送穷文中称“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为“五鬼”。风子:五代时杨凝式行为放纵,有“风子”之喻。斩蛟:指周处斩蛟悔过的故事。9.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词起笔直指乡士的狂,乡士因胸中义愤难平而狂,揭示出“狂”的思想根源。B.用“韩家五鬼”“杨家风子”状写乡士的“狂”态,褒扬了他的这种个性,也暗示了对这种个性的担忧。C.“这一错,铁难铸”,明确指出乡士的错误,呼应开头的“狂”字,强化了对乡士的指责和批评。D.“世上”两句揭露了南宋王朝不能容纳贤俊,同时也流露出对乡士命运的深切同情。E.这首送别词刻画了一位狂

12、放不羁、怀才不遇的乡士形象,寄托了词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解析】选BC。B项“褒扬了他的这种个性”于文无据。C项“指责和批评”有误,应为感叹之中有赞美。10.“节饮食,慎言语”这六字含义丰富,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作者在其中蕴含的情感。答:_答案:对乡士的恳切忠告与规劝,希望他节制饮食,说话谨慎。乡士因狂得罪人,作者希望他能谨言慎行,像“斩蛟”的周处一样诚心悔过。对乡士的敬佩和惋惜。“做弄得、栖栖如此”写乡士虽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但终究不合时宜。对政治黑暗的讽刺。“想胸中、些儿磊磈,酒浇不去”写出乡士心中有愤懑不平之事,虽有才华但不遇明世。(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2题。我遥望曾卓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1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第一节,短短四句诗,就“扫描”了诗人并不平坦的一生: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惊涛骇浪中搏击、探求,“偶尔抬头”时,突然发现自己正在迈入六十岁的门槛,人生的大幕已经开始徐徐地拉上。B.在第二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