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分教学反思 (3)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0382443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分教学反思 (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通分教学反思 (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通分教学反思 (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分教学反思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分教学反思 (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分教学反思城关二小 刘远菊在教学通分一课时,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点: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通分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通分的方法。 2、探索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有关现象。 3、在发现中体验成功,在练习应用中感受知识应用的价值。教学重点是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在教学中,能够把握住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练习的设计灵活全面,完成了教学任务。但之中也存在着一些足,现作如下

2、反思。 一、 重视复习环节,为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做好铺垫 以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有哪几种情况进行必要的知识回顾,唤起学生的注意,以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填空,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为通分方法的学习做好知识准备。 通分的情境从比较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引出,因此利用具体情境复习同分子和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便于在新授时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二、教学过程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解题思路多样化,提高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我们必须实施开放性教学,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思考余地。在开放式教学中,老师要重视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的把握,要对学生参与的实际可能性进行分析,给学生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

3、,使学生主动的掌握知识。 通分的方法其实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公分母是什么数和确定原分数分子分母各应乘几,为此将通分的关键和难点分散在各个的环节,让学生通过探讨异分母分数的比较大小的过程,同时分层进行比较练习,引导他们在体验、比较、感悟、归纳的基础上达成理解的目的。 新课是由甲乙两车行驶速度的比较引出的,从而引出比较3/4和5/6的大小。题目一出,让学生独立思考方法,后小组交流讨论。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预想的几种方法(1)画线段图来比较(2)把两个数都化成小数(3)化成同分母分数(4)化成同分子分数(5) 用1分别减去两个数得到分子是一的两个分数比较大小,哪个大原分数就小)学生都想了出来,而且还有自己独到的解答方法。老师及时帮助学生梳理这些方法。在这些方法中,让学生选择好的方法,学生一致提到了通分。从而引出了通分的概念。 由于前面复习充分,在后面的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去尝试通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占据了一定的时间,因而后面练习时时间出现了不足。由于时间的关系,注重了练习形式的多样化,对于纯通分的实际操作减少。 课的内容是通分,学生探索比较大小的方法有没有必要在课中作为重点出现值得和老师们共同探讨。 2010、7、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