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强化练习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0382258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强化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强化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强化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强化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强化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强化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强化练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强化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咏柳唐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我知道的唐代诗人有_和_。2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它把_比喻成_,把_比喻成_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所展示的画面。_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怜:幽草:春潮: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4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2. 读诗饮湖上初晴后雨选出这些词语在诗中的正确解释。(1)“奇”的意思是_A、奇怪。B

2、、奇妙。(2)“西子”指的是_A、美女西施。B、西湖。(3)“空蒙”的意思是_A、云雾迷茫的样子。B、空的,没有东西。(4)“潋滟”的意思是_A、非常美丽。B、波光闪动的样子。3. 阅读理解,完成练习。忆江南江南奸,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_。能不忆江南?(1)请将这首词补充完整。(2)谙的读音是(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词还可以叫长短句。B.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白居易。C.“旧的意思是破旧,曾”的意思是曾经。D.词每句的字数不一定相同,这是和诗的明显区别。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可爱的秋娃娃秋娃娃挥舞着彩笔来了,它淘气地一画,大地神奇地变了颜色。一片片树叶黄了,一个个果子熟了。

3、稻子一片金灿灿,五彩的秋菊乐得笑开了怀。秋娃娃,多待会儿好吗?我多想把这些美妙的景象永远留住,可是来不及了,因为冬姐姐马上就要来了。那么,再见吧,秋娃娃,咱们明年再相会!(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的树叶的果子的稻子的秋菊(2)“我”不能把这些美妙的景象留住,是因为( )A.因为冬姐姐马上就要来了。B.因为秋娃娃太淘气了。C.因为我不喜欢秋娃娃了。(3)从“秋娃娃你多待会儿,好吗”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感情。(4)想象一下,第二年秋娃娃又来了,“我”会对秋娃娃说些什么呢?(5)在你的眼中,秋天又是什么呢?她又是如何把秋天打扮得更美丽的呢?5. 课内阅读。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4、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这首诗的作者是,他与、并称“三苏”。2这是一首_(题画诗写景诗咏物诗),诗中“欲”的意思是_。3诗中哪些是诗人看到的?哪些是诗人想到的?请把相关诗句摘抄下来。看到的:_想到的:_4全诗写了竹子、等景物,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5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令的景物?诗中哪些意象能够表明这一时令特征?(列举两例)_6. 阅读诗歌童年的水墨画,完成练习。街头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树下黄柏树撑一柄翠绿的大伞,一群白鸽在树荫下跳舞歌唱。阳光从叶缝里悄悄地

5、看,千万只眼睛织成一张光的网,仿佛老树也变得年轻了,一次次鼓着绿色的手掌。(选自张继楼童年的水墨画)(1)读街头中画线的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这句诗中引号的作用是A引用书中人物的名字。B反语,表示否定的意思。C着重指出的内容。联系上下文可知,这句诗的意思是A阳光也悄悄溜到孩子身边,想和他一起看水浒传中“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的故事。B孩子看水浒传看得入迷了,只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的事,对时间流逝一点儿也没有注意到。(2)读树下,理解划线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我知道了诗中“一柄翠绿的大伞”指,“千万只眼睛”指,“绿色的手掌”指。A绿色的树叶B绿色的树冠C阳光透过树叶间的

6、缝隙,照射到地面上,形成了许多圆形的光斑(3)街头这首诗描绘了街头的情景。(4)童年的水墨画通过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_。_,夜深篱落一灯明。1默写古诗。萧萧梧叶送寒声,_。_,夜深篱落一灯明。2“萧萧”是指_;“促织”是指_。3这首诗描述了诗人_(时间)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_的情感。8. 课外阅读。瀑布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金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

7、,如雾,如尘。1这首小诗一共有_节,主要讲瀑布的_和_。2请你摘抄一句描写生动的句子:_。3“仰望”的意思是:_,我是用_方法理解的。9. 古诗阅读。望天门山_,_。_,_。1将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的_。3最后两句诗句的大意是:_10. 课外阅读。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A.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山上千寻塔B.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2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 )A.千寻塔的最高层、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B.千寻塔的

8、最高层、山的最高处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A.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B.心中有着愤怒和不甘的情绪。1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注释)泉眼:泉水的出口。惜:爱惜。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1读诗句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仿佛可以看到一幅这样的画面:一道_缓缓从_中流出,没有一丁点儿声音;池畔的_在阳光的照射下,把_倒映在水面上。(填序号)泉眼绿树细流树荫2结合注释,写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意思

9、。_3诗中有几个字用得非常生动:一个“_”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细流才无声;一个“_”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的标题“小池”就是小池塘的意思。B.从“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句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季的景色。C.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泉水、绿树、荷叶、蜻蜓等。D.从这首诗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和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12. 阅读与理解。春日胜 日 寻 芳 泗 水 滨, 无 边 光 景 一 时 新。_,_。1把古诗诗句补充完整。2用“/”为上面的诗句画出节奏。3解释词语的意思。光景:_; 等闲:_。4春日的作

10、者是_(朝代)诗人_,他的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等。5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和赞美春天景色的古诗?写一句你最喜欢的。答:_。13. 阅读诗歌,完成习题。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全诗描写的是(季节)的景色,从第、句诗中可以看出。(2)诗人笔下的秋景图,主要写了、四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3)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前三句是为第四句做铺垫的。B.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C.“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D.古诗歌颂的虽然是大自然的秋色美景,但是通过诗中的“寒山”“霜叶”等景物可以看出诗人对秋季到时的哀伤叹息深秋。14. 古诗阅读。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我言秋日胜春朝”中“春朝”的意思是_。该句运用了_表达手法。2这首诗,作者是()。A.悲秋B.赞秋C.叹秋3对“晴空一鹤排云上”理解错误的是()A.“排”是推、冲的意思B.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凄美的画面C.这幅画面是对“秋日胜春朝”的生动注脚4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_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