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0382148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2013年第6期张云峰我国的盐碱地具有面积大、分布广等特点,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我国耕地资 源已经充分挖掘,由此,盐碱地得到了广大的关注,如何挖掘盐碱地的利用潜力、使其变成良 田,已经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盐碱地种植水稻,本文主要对盐碱 地水稻的种植技术进行探讨。一、盐碱地的特性我国的盐碱地很多,其中黑龙江省的盐碱地耕地面积就将近700万亩,由此可见,利用空 间十分大。盐碱地具有pH值高(8-9),含苏打种类多、碱性强,土壤粘重、通透性差、有机质 含量低、土壤冷浆、养分释放慢、土壤基础肥力低等特性,由于其本

2、身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它 不适合用于水稻的种植。但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国从80年代开始,就投入大量资金,进行 实验与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卓有成效,水稻产量已经达到每亩400-500kg。由此可见, 改良盐碱地,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我国已经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其主要的 技术要点如下:1. 精选耐盐碱品种盐碱地所要种植的品种必须要符合耐盐、耐碱性较强、有较好抗病性等要求,其中如:绥 粳1号、松粳1号、藤系138、东农415、合江22号、寒九、吉粳63等,都具有白根多、根量 大、分蘖多、生育旺盛、抗逆性强、产量高等

3、特点。因此,它们是首选的耐盐碱品种。2. 提前准备所需物资在育苗前,要提前准备所需物资,以备不时之需。一是有机肥的准备。要准备足够的腐熟 的有机肥,一般情况下,如果按照每栋大棚的规格为60米x6.4米计算,需要腐熟农家肥3-4 立方米。二是对工业浓硫酸的准备。由于盐碱地盐碱性十分强,为了降低床土的盐碱性,使用工业 浓硫酸进行调酸,需求量一般是每公顷水田50公斤。3. 水稻育苗3.1育苗地的选择育苗地的选择也是盐碱地育壮秧、增产的重要环节之一,不可轻视。不同的地区对育苗地 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要做到因地制宜。如:北部地区,苗床要选择建在地势较 高的地方,且棚与棚之间再挖出30-50厘

4、米的排水,床面要高出地面1020厘米;然而西部 地区就有所不同,由于西部风沙较多,一般采用地下床(地下10cm),这样有利于保温保墒。但 是无论选择什么地带作为育苗地,都要施用有机肥,以起到培肥地力、提高土壤的基础肥力、 中和土壤酸碱度、降低PH值等作用。3.2选择中性或轻盐碱性土作为床土在品种、育苗地选择之后,需要慎重的一项就是对床土的选择,在选择床土时,尽量选择 中性或轻盐碱性的,同时床土中应该施用一些肥料,以便增加床土肥力、降低盐碱性。3.3通风炼苗为了促进稻苗茁壮成长,还要适当的进行通风炼苗,搞好温度,并且做好水分管理,这样 不但利于稻苗的健康生长、而且长出的稻苗抗病性强。4. 插秧盐

5、碱稻田具有解冻偏晚、插秧期短、返浆时长间等特点,农民在种植水稻时,一定要掌握 好温度,不可过早或过晚,确定好温度后,集中力量突击插秧。一般情况下,当日平均温度稳 定在31C时,时间是5月5日-30日为最佳插秧期。在插秧时,需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条件来确定插秧密度。如:施肥水平较低的地区,插秧密 度就相对小一些,一般在26.4cmX10cm为宜;相反,施肥水平较高的地区,插秧密度就相对大 一些,一般在30cm X10cm为宜。5. 稻田管理5.1完善的灌排水系统水稻是一种需求量很高的一种农作物,在水稻的不同生长期,需要的水量也是不同的,时 多时少,因此,对于水稻的需水量,要本着“多排少补”的原则进行

6、排灌,如:在插秧到完熟 期内,水田不能断水,更不能重晒水田,这时期水需求量较大。这就需要良好的排水系统,既 能充分满足泡田洗碱需要,也能做到灌、排自如,为水稻高产提供必要的条件。2. 放水泡田、降低盐碱性所谓的开发盐碱地种植水稻,就是将土壤中的盐碱性降低,能够确保水稻自然生长。其中 放水泡田就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放水泡田需要的时间较长,一般要3-4天,因为土壤盐分 溶解于水要有一个时间过程,时间越长溶解的盐分越多。3. 适当施肥盐碱地的水稻施肥应本着增施有机肥为主,适当控制化肥施用量,深层施肥,少量多次等 原则进行施用。这是因为盐碱地盐性偏重,施用的化肥量不宜过多,而且盐碱地氮的挥发损失 比中性土壤大,相对比较,深层施肥效果要好于浅层施肥,并且应分次施肥,做到少量多次。4. 培肥地力水稻收获后,也应该进行稻田护理,实行秸秆还田,培肥地力。这样不但有利于增加土壤 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理化性质,还可以增加土壤肥力,使低产田变成高产田。结束语:我国的盐碱地具有面积大、分布广等特点,如果能够得到开发,并加以利用,对我国农业 的发展将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环节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 我国在盐碱地的利用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作人员不断的努 力,我国的盐碱地将会得到更大的开发与使用。(作者单位:166400黑龙江省肇州县种子管理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