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水库的利弊(三)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037264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建水库的利弊(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修建水库的利弊(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修建水库的利弊(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修建水库的利弊(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修建水库的利弊(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修建水库的利弊(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建水库的利弊(三)(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修建水库的利弊 马尾皂水库修建前后淳口镇朱玉华 马尾皂水库位于捞刀河上游支流双汀河上,坝址坐落在淳口镇枫林村境内,集雨面积46.48平方公里,总库容为2702万立方米。于1972年8月动工,1974年5月大坝竣工,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发电、养殖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库。建库近40年来,不仅保证了灌区3万多亩农田的旱涝保收,而且避免了捞刀河流域的洪涝灾害。2021年夏秋大旱,送水200多万方到黄花机场,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防汛抗旱先进单位”。2021年开始建设的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当年就为2021多农户提供了安全的饮用水,受到省市

2、领导的表彰。 一、找准途径降旱魔争取立项修水库 走进浏阳市北区的淳口、沙市等乡镇,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农舍,一片片整齐划一的农田,一条条流水汩汩的渠道,一座座青翠欲滴的山丘,好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喜人景象。然而,谁能想到,40年前,这里却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这里属典型的丘陵地区,山头不高,坡度平缓,土质肥沃,但“旱塘冲”、“干冲”、“车水坡”等地名到处可见。因水源奇缺,农作物只能靠天花水“望天收”。祖祖辈辈栽种单季稻或红茹、高梁等旱粮作物。一方面缺水,另一方面又1经常因山洪暴发成灾,“易涨易退山溪水”在这里得到了充足的印证。“有女莫嫁高田塅,种子下泥车下凼,下雨三天受洪灾,天晴三天忙抗

3、旱”、“禾刀刚上壁,就喊没饭吃”等民谣是真实的写照。为争得一瓢“救命水”,兄弟反目、叔侄成仇、甥不让舅、婿不认翁的现象比比皆是。社教期间,采用拦河筑坝、架抽水机等办法以御旱灾,但因水源枯竭,难于生效,水利纠纷仍然不断。 1971年又逢夏秋连旱,以周青云为首的路口公社党委一班人急得团团转,为从根本上改变路口面貌,他们经过走访调查后,计划在该社东石大队的东冲修水库。但那里地势较低,经勘测库容只能蓄水200万立方,远远解决不了大片农田的干旱问题。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8月初的一天,山田公社党委书记陆求生等3人来到路口公社,商量联合在山田公社的枫山桥修建水库,其库容量为400万立方。周青云认为:要改变当

4、地的落后面貌必须从兴修水利开始,但400万立方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提议将水库选址在马尾皂。马尾皂发源于石柱峰,属山田公社佛岭大队管辖,系湘东暴雨中心,聚水面积广,蓄水量大。并当即明确表示:修马尾皂水库路口就参与,修枫山桥路口不来。陆求生等人回山田公社召开党委会研究后,决定同意在马尾皂修水库。在取得修建马尾皂水库的共识后,周青云认为:要确保马尾皂水库修建成功,必须找准途径,争取立项,首先应向湖 2南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华国锋反映情况,以引起省委、省革委的重视。并建议由路口、山田两个公社各选派一名贫下中农代表直接到省革委向华国锋汇报情况。按照对当地情况熟悉、思想比较敏锐、有一定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山田

5、公社安排晓坚大队党支部书记暨统传,路口公社指定鸭头大队党支部副书记王步青具体负责这一工作。临行前,周青云向他俩反复叮嘱:一定要找到华国锋本人,除递交报告外,还要作好口头汇报的准备;同时对怎样才能找到华国锋也作了细致的交待。暨、王两人分别以两个公社贫下中农代表的身份,带着两个公社联合要求修建马尾皂水库的报告前往省会长沙找华国锋反映情况。第二天上午,他俩在省革委顺利地见到了华国锋,华接过报告,又详细询问了当地的有关情况后,然后他说:“今年修水库已经部署安排,没有指标,明年来吧”。在随后不久的全省水利冬修工作电话会议上,华国锋通报了这一情况:“浏阳县路口、山田公社的贫下中农代表迫切要求修建马尾皂水库

6、,这种积极性很好” 1971年9月24日,浏阳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向湘潭地区革委会递交了(71)革生农字第157号关于要求兴建马尾皂水库的请示报告,未予立项。次年9月27日,又以浏革发(72)79号文件向省、地区呈述了请求批准马尾皂水库施工的报告。11月16日,县水利局以浏革水电(72)第50号文件向湘潭地区水电局报送了马尾皂水库 3枢纽工程设计书。12月15日,湘潭地区向浏阳县革委发出的地革生计字(72)257号通知称:接省计委1972年12月11日湘革计基字第67号文件,并根据我区当前水利基建工程施工等情况,下拨1972年度水利基建投资50万元,请列入1972年度财政决算。湘潭地区在19

7、73年年初水利工程基建计划书中明确:“马尾皂水库土方69.54万方,石方3.08万方,干砌23500方,浆砌5635方,砼1232方,工日96.41万个,其中技工4.9万个,计划投资50万元,1972年已安排17万元,1973年安排33万元”。根据华国锋电话会议精神及省、湘潭地区的有关文件,浏阳县委将修建马尾皂水库列入了重要议程。 二、县委高度重视,一鼓作气完成水库大坝 当年,生产力低下,条件非常艰苦,而修建马尾皂水库是一个宏大的工程,正是有了中共浏阳县委的坚强领导,才克服了重重困难,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1972年4月,县水利局抽出专业技术人员张海棠、潘天佑、杨洪昌、朱志芒等10余人组成测绘

8、队,进驻山田公社老杨、中院大队等库区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测绘工作。随后,又进行了近3个月的渠道测量工作。 1972年8月15晚,马尾皂水库建设工程指挥部第一次在工地召开会议,会议由县委副书记张绍春主持,参加会议的人员主要有路口、山田、沙市、淳口、乌龙等公社的负责人。 4会议主要讨论了四大议题。一是移民问题。工程要上马,移民当先行。库区源上、中院两个大队共365户1596人需全部移民,按受益面积分摊接纳任务,路口公社承担移民任务的50%以上,包括源上大队,另加中院大队边山生产队,共176户901人移民。其余分摊到山田、淳口、沙市3个公社。特别是大坝取土区的牛头岭3户祝姓人家,作为第一批移民对象移到

9、沙市公社木山大队。同时明确沙市公社组织委员邓长青、路口公社党委副书记张声国、淳口公社农水干事戴玉书、山田公社党委副书记周阳春各自负责本社的移民工作。二是分配工程任务。预计总工程量约200万个工日,其中路口公社承担100万个。要求各公社将任务分解到大队,以便尽快组织劳动力上阵。三是要求各公社做好移民和组织劳动力上阵的宣传发动工作,确保劳动力在秋收前进驻马尾皂。四是正式成立了指挥部。由沙市区区长陈长青任指挥长,路口公社社长陈珊吾、山田公社社长张慕贤、红旗水库管理所所长李北幸任副指挥长;指挥部下设工程组、后勤组、群工组、政宣组、机械组、安全保卫组、医务组等机构。任务落实到社、队后,路口公社率先组织高

10、田、省埠两个大队的专业队进驻马尾皂开凿涵洞,稍后又组织肖家、南冲两个大队的专业队上阵清基。晚稻收割后,路口、山田、沙市、淳口公社的劳动力大量上阵。11月2日,指挥部在七洞口的河滩上召开誓师大会,提出了“奋斗一冬,力争完成 5主坝工程”的口号。并确定由路口、山田公社承担大坝心墙清基还填,沙市、淳口公社负责内、外坡填筑的任务。由于冬雨连绵,工程量大,加上部分区、社领导认识不足,精力未能集中,重点得不到保证,以致工程进度缓慢。到了年底,为防春汛酿成灾害,只得暂劈临时溢洪道,大批劳动力下阵,留下专业队伍应急施工。 1973年秋季,县委召开农业学大寨现场观摩会,赤马公社是观摩会的最后一站。会议结束时,在

11、赤马公社留下北区3区(社港、沙市、北圣)17社(社港、大洛、龙伏、泮春;沙市、秀山、赤马;淳口、路口、山田;北圣、乌龙、蕉溪、洞阳、砰山、永安、丰裕)党委书记就马尾皂水库建设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县委书记、县革委主任贾德润在会上强调了修建马尾皂水库的重大意义,提出了“用大寨、龙江精神,统一认识,上足劳力,大战一冬,确保汛期前完成主坝任务”的要求。但由于有的区、社领导认为修建马尾皂水库与本地关系不大,且各自都有自己的开发计划,认为抽调劳动力修马尾皂水库会影响自己的项目,因而都不发言,整个会场一片沉寂。在这种情况下,心急火燎的周青云只得说:我们修马尾皂,真是惹了个大祸,如今冬修不成,将会成为“大老虎”

12、,暴雨一来就会成灾,下游必然遭殃。因此,请求大家支持。至于你们来支援修马尾皂水库的工日,该路口公社负担的,我们以后负责偿还,即使我不在路口了,也会交待路 6口人民还的。贾德润当即明确表示。这不要个人负责,由县委承担。这次会议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为了确保尽快上足劳动力,会后,贾德润专程分别到有关区、社,找主要领导个别谈话,做工作,督促尽早安排劳动力参加马尾皂水库建设。在贾德润和县委其他领导的一再催促下,一些公社终于暂时放弃了自己的工程,集中领导和劳动力修马尾皂水库。不久,北大区3区17社大约万名劳动力汇战马尾皂。同时确定县委副书记、县革委副主任唐仲明到水库指挥部任政委,县水利局局长朱喜建任

13、副政委,抽调县级机关干部23人,北大区区、社党委31人充实马尾皂工程指挥部。鉴于当时是计划经济时代,物资供应紧张。为确保马尾皂水库的正常施工,浏阳县委、县革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保证工地柴油以及食品的供应,抽调县供销社、水利局、物资局的工作人员进驻马尾皂,调1台推土机、3台丰收27拖拉机到水库工地等。并根据“民办公助”的建库原则,制定了劳动力上阵每个工日受益区0.4元,非受益区0.8元的补助标准。县水利局相应制定了每个工日的定额标准。县委贾德润、陈再仁、唐仲民等领导经常到水库工地指挥工作,特别是县委副书记唐仲明常驻马尾皂水库指挥部,头戴草帽,脚穿草鞋,坚持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县水利局、沙市区

14、公所全力以赴为水库工程服务,施工单位以公社为营、大队为连成建制进驻马尾皂水库工地。 7当时只要进入佛岭的竹木捡查站,从余家湾到七洞以及中院、源上大队沿途,几乎家家户户住满了民工,就连路边的稻田里也搭建了工棚供民工住宿或作为连部的食堂。沿途十余里,人声鼎沸,车水马龙,日以继夜,工地上、道路旁到处写有“人民水库人民修,修好水库为人民”的标语口号。加上在主坝右则山头上架设了高音喇叭,更为工地增添了欢腾的气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各营、连做到了餐宿稳定,干部民工同吃同住同上工地,工地处处有人管,日夜三班倒,班班有领导,关键部位领导带头,工程技术人员夜以继日,严格把关。加上实行“按定额计酬,核算到人”的计

15、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民工的积极性,劳动力形成了争相上马尾皂的局面。路口公社更是一马当先,党委一班人团结一致,勇挑重担,自始至终坚守阵地,所上劳力也最多,一个总人口16000人的公社,最高上阵劳力达到了4000多人,关键时刻还组织了全公社的初中学生上马尾皂锤砾石长达半个月。作为副指挥长的路口公社社长陈珊吾爱人长期患病,小孩年幼需人照顾,但他克服诸多困难,日夜坚守工地,半年仅因公顺便回家一次。 在施工过程中,领导和民工的关系非常融洽,当时唱得最多的夯歌是:“省委发号召哎,修建马尾皂哎,干群齐努力哎,摘掉贫困帽哎”。工地上歌声笑语不断,呈现出既紧张又活跃的氛围。在大坝心墙合龙一个晚上,寒风剌骨,由于

16、光线 8暗淡,加上作业面狭,人又多,跟班领导周青云在挥动榔头时,将正在倒土的富善大队富善生产队民工聂中令的头部撞伤。周深感歉疚,连忙将他送往工地医院检查,并安排转送浏阳县人民医院治疗。聂中令在县人民医院被确诊为轻微脑震荡,经住院治疗一段时间,身体恢复了健康。出院后,聂中令逢人就说:我真是因祸得福,这次连我多年的老头痛病都给治好了。周青云等领导也从这一事故中得到教训,向指挥部建议:要求各营、连安排专职的人员,负责安全作业。正是由于各项安全措施比较到位,在以后的施工中,基本没发生大的安全事故。 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1974年5月,由国家投资186万元,其中县级财政投资30万元的马尾皂水库大坝基本完工,一座全靠手挖车推,用工229.3万个,土坝底轴长60米,坝顶轴长230米,坝底宽260米,坝顶宽7米,高47米(有效高程46.1米)的主坝竣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