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2017中考试题生物卷含解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0371188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成都2017中考试题生物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川成都2017中考试题生物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川成都2017中考试题生物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川成都2017中考试题生物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川成都2017中考试题生物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成都2017中考试题生物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成都2017中考试题生物卷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以下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答案。每题2分,共40分1.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密切相关的成骨细胞位于A.骨膜 B.骨松质 C.骨密质 D.骨髓腔【答案】A【解析】骨的根本构造组成及其功能如以下图:因此,长骨的构造中,骨膜内有神经和血管,其内还有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骨的修复有关。应选A。【考点定位】骨的根本构造和功能。【名师点睛】要熟记骨的根本构造名称、位置及功能才能较容易地完成此题。2.人的上臂以肩关节为枢纽,可做旋转、环传等各种动作。关节在运动中起着A.动力作用 B.杠杆作用 C.支点作用 D.调节作用【答案】C【考点定位】关节的根本

2、构造和功能。【名师点睛】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3.在鸟类繁殖的季节里,亲鸟捉到小虫后自己并不立即吃掉,而是将虫子带回巢哺育小鸟。这一行为属于A.领域作为 B.繁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节律行为【答案】B【解析】动物所进展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及对子代的哺育等

3、;鸟类繁殖的季节里,亲鸟捉到小虫后自己并不立即吃掉,而是将虫带回巢哺育小鸟,这一行为属于繁殖行为。应选B。【考点定位】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名师点睛】鸟捉到毛虫,它自己并不立即吃掉,而是将虫带回巢并不是取食行为而是繁殖行。4.鹿、兔、蚜虫等植食性动物是生物圈中的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统治者【答案】B【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局部的作用。【名师点睛】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5.人体肠道内的共生菌群中含有大肠杆菌,该细菌的生殖方式是A.营养生殖 B.出芽生殖 C.孢子生殖 D.分裂生殖【答案】D【解析】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展繁殖,也就是一个细菌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

4、能进展分裂,分裂时,细胞首先将它的遗传物质进展复制,然后细胞从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大肠杆菌属于细菌,因此,大肠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应选D。【考点定位】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名师点睛】细菌是靠分裂进展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展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一个细菌分裂N次的个数是12N。6.泡菜是XX人喜爱的佐餐食品,制作泡菜时需要利用的微生物是A.酵母菌 B.蓝细菌 C.乳酸菌 D.青霉菌【答案】C【解析】泡菜是美味的小吃,制泡菜也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菜的品质。应选C。【考

5、点定位】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名师点睛】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7.在男性的生殖系统中,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是A.睾丸 B.输精管C.附睾 D.精囊腺【答案】A【解析】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故A符合题意;输精管是输送精子的通道,故B不符合题意;附睾紧贴睾丸的上端和后缘,分泌附睾液,有助于精子的成熟,故C不符合题意;精囊腺和前列腺能分泌利于精子活动的黏液,这些黏液与精子共同组成精液,故D 不符合题意。应选A。【考点

6、定位】人体男性生殖系统的构造和功能。【名师点睛】睾丸是男性的主要的性器官,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8.以下关于胎儿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中,正确的选项是A.母体脐带胎盘胎儿B.母体胎盘脐带胎儿C.胎盘母体脐带胎儿D.脐带母体胎盘胎儿【答案】B【考点定位】胚胎的发育和营养。【名师点睛】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那么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展物质交换。9.蟋蟀、蝗虫、蜻蜓等昆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

7、态,这种发育过程中不会出现 A.卵B.假设虫 C.蛹 D.成虫【答案】C【解析】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蜜蜂等。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假设虫、成虫三个时期,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蟋蟀、蝗虫、蜻蜓等昆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经过卵、假设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这种发育过程中不会出现蛹。应选C。【考点定位】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10.以下植物繁殖后代的方式中

8、,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用块茎繁殖马铃薯 B.用嫁接法繁殖龙爪槐C.用扦插法繁殖秋海棠 D.用种子繁殖向日葵【答案】D【考点定位】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及应用。【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的特点。11.同一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以下不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 A.有酒窝和无酒窝 B.中指有毛和惯用右手C.有耳垂和无耳垂 D.褐色眼睛和蓝色眼睛【答案】B【解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有酒窝和无酒窝、“有耳垂和无耳垂和“褐色眼睛和蓝色眼睛都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

9、现形式,因此是相对性状。选项B“中指有毛和惯用右手是两个性状,不是相对性状,如中指有毛和无毛,惯用左手和惯用右手,都是相对性状。应选B。【考点定位】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的概念。12.近100多年来,科学家在德国先后发现了7具始祖鸟化石,始祖鸟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 A.古代鱼类 B.古代两栖类C.代爬行类 D.古代哺乳类【答案】C【解析】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存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

10、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构造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一样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应选C。【考点定位】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名师点睛】鸟类是由古代爬行动物的一支进化而来的最早的鸟类化石,就是世界闻名的始祖鸟化石。13.在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过程中,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A.两足直立行走 B.能够使用工具C.使用语言交流 D.大脑容量增加【答案】A【考点定位】在人类开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名师点睛】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

11、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14.以下图是几种常见植物的分类情况,图中4种植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水杉和玉米 B.水杉和花生C.玉米和水稻 D.花生和水稻【答案】C【解析】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种类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水杉属于裸子植物,玉米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二者亲缘关系较远,故A错误;水杉属于裸子植物,花生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二者亲缘关系较远,故A错误;玉米【考点定位】植物的分类。【名师点睛】熟练掌握生物的分类的等级单位

12、,明确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15.以下动物中,幼体与成体的呼吸方式完全不同的是A.草鱼 B.天鹅 C.熊猫 D.青蛙【答案】D【解析】青蛙幼体只可以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功,属于两栖动物,而草鱼不管幼体还是成体都用鳃呼吸,天鹅属于鸟类用肺呼吸,熊猫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应选D。【考点定位】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名师点睛】两栖动物的幼体像鱼,用鳃呼吸,而成体用肺呼吸。16.一对夫妇已生了一个女孩,假设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几率为A.25% B.50% C.75%

13、D.100%【答案】B【解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人类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都是50%。因此,一对夫妇已生了一个女孩,假设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几率为50%。应选B。【考点定位】人的性别遗传。【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借助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1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A.竞争关系 B.寄生关系 C.捕食关系 D.共生关系【答案】C【考点定位】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生态系

14、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18.在生态系统中,能量顺着食物链逐级传递时具有的特点是A.根本不变 B.逐级增加 C.逐级递减 D.没有规律【答案】C【解析】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场的。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应选C。【考点定位】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名师点睛】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第一营养级开场,逐级沿食物链向后传递。19.青春期是人生中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以下有关青春期的XX生活方式,不合理的是A.均衡膳食,注意营养搭配 B.劳逸结合,科学安排时间C.积极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D.大声喊叫,促进声带

15、发育【答案】D【解析】XX的生活方式: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因此,均衡膳食,注意营养搭配、劳逸结合,科学安排时间、积极锻炼,增强身体素质,都是XX的生活方式;青春期声带处于变声期,大声喊叫,不利于声带发育,还有可能导致声带受损。因此,有关青春期的XX生活方式,不合理的是大声喊叫,促进声带发育。应选D。【考点定位】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名师点睛】选择XX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20.我国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曾经有着茂密的森林植被,但后来许多地区变成了荒山秃岭。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运动频繁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