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者对供应商的综合加权评价体系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0370876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者对供应商的综合加权评价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生产者对供应商的综合加权评价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生产者对供应商的综合加权评价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产者对供应商的综合加权评价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者对供应商的综合加权评价体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者对供应商的综合加权评价体系生产者购买行为就是为了进行再生产并取得利润,这就是标明如何选择供应商以及选择 什么样的供应商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利润所得,因此采取合理的、科学的评价方法具有非常重 要的实际意义。在供应商的评价体系中,既有定量指标,也存在定性指标,如何将定量指标 和定性指标结合起来,最终得出对供应商的综合评价,而选用的评价方法非常重要。针对以 上问题,现拟采用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化较高的评标方法-模糊评价方法,来实现 供应商的综合加权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标方法。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 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

2、的事物或对象做出 一个总体的评价。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 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现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生产者对供应商的综合加权评价 体系,步骤如下:(一)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1. 设定第一级评价因素及其权重。第一级评价因素为:成本COST,质量QUALITY,交付DELIVERY,服务 SERVICE,其权重分别为 0.4, 0.2, 0.2, 0.2。2. 根据第一级评价因素的具体情况,设定第二级评价因素。1)第一级评价因素“成本”的下属第二级评价因素:材料价格,运输费用,付款条件, 交货周期,其权重分别为0.4,0.3,0.2,0.1。2

3、)第一级评价因素“质量”的下属第二级评价因素:产品合格率,产品不合格率,其 权重分别为0.7,0.3。3)第一级评价因素“交付”的下属第二级评价因素:及时交货率,数目准确率,变更 交货率,信誉,其权重分别为0.3,0.3,0.2,0.2。4)第一级评价因素“服务”的下属第二级评价因素:售后服务,投诉响应度,产品反 馈率,质保期过后的收费标准,其权重分别为0.4,0.2,0.2,0.2。3. 如有需要也可在第二级评价因素的具体情况,设定其下属的第三级评价因素。此评价体 系暂不做考虑。供应价格(0.4)成本COST运输费用(0.3)付款条件(0.2)交货周期(0.1)产品合格率(0.7)质量 QU

4、ALITY产品不合格率(0.3)供应商交付 DELIVERY及时交货率(0.3) 数目准确率(0.3) 变更交货率(0.2) 信誉(0.2)售后服务(0.4)-一服务 SERVICE投诉响应度(0.2)产品反馈率(0.2)质保期过后的收费标准(0.2)(二)各级评价因素权重1. 第一级评价因素的权重之和为1。2. 各级各个评价因素下属的下一级评价因素的权重之和为1。3. 当没有说明评价因素的权重分配时,实际上是具有相同的权重。4. 权重公布的时间应视项目的具体情况而定:在投标截止后、唱标前公布或是在招标文件 中公布。5. 设置权重时可供参考的几点建议:如果可以知道,(潜在投标人的)价格以外的评

5、价因 素值都差不多时,可以适当提高价格的权重;反之,则适当降低。在技术性能上只要够 用就可以的,可以适当提高价格的权重,反之,则适当降低。(三)确定评价细则确定评价细则一一确定评价值与评价因素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函数关系)。下列评价细则可 供参考:1. 材料价格境外产品如果有进口环节税,将把进口环节税加到材料价格中(免税的除外】评价值 与其投标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为:评价值(E)=最低的投标价格/投标价格2. 交货期偏离合同要求最小的交货期的评价值为1或是提前交货的评价值为1,在此基础上,每 延迟交货一周,将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降低其评价值。3. 付款条件和方式偏离合同要求最小的付款条件和方式的评价

6、值为1。在此基础上,将按照合同中规定的 利率计算提前支付所付的利息(及招标人可能增加的风险),并按照合同的规定,依据 利息值多少降低评价值。4, 其他其余评价因素大都呈正比的关系,可根据一次正比函数的性质加以分析。(四)评价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中确定的评价因素、评价细则及权重进行综合评议。综合评议步骤 如下:1, 对第一级评价因素所属最下一级评价因素进行评议1)评价委员会成员按照有关规定,对第一级评价因素所属最下一级评价因素进行评议, 评议(计算)出人评价因素的评价值(E)。评价因素最优者的评价值为1 (E=1,采用百分 制时为100分)。再依据欠优的程度给出欠优者的评价值(0WEW1,采用百分制时0WEW 100)02)计算平均评价值(Ep):平均评价值(Ep)=各评委的评价值之和除以评委数。3)计算加权平均评价值(Epw):加权平均评价值(Epw)=平均评价值(Ep) X权重(W)o4)计算综合评价值(Ez):综合评价值(Ez)=加权平均评价值(Epw)之和。该综合评 价值也是对应的上一级评价因素的值。2, 计算未经评议的各级评价因素的评价值1)逐级计算上一级评价因素的评价值,计算至第一级评价因素。2)计算第一级评价因素的加权评价值:第一级评价因素的评价值X权重。3)计算第一级评价因素的综合评价值:第一级评价因素的加权评价值之和。3, 选出评价指标最大的供应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