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0370859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案1基本原则(1 )要求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下进行;(2 )必须严格掌握临床适应证;(3)必须强调治疗的规范化和个体化。2适用人群(1) 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2 )可以手术切除,但由于其他原因(如高龄、严重肝硬化等)不能或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 对于上述患者,介入治疗可以作为非手术治疗中的首选方法。国内的临床经验表明,肝动脉介入治疗对于包膜比较完整的巨块型肝癌和大肝癌具有一定 的效果,但是对于可以手术切除的肝癌,优先选择外科切除。介入治疗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血清AFP水平; 肿瘤病灶是否包膜完整、边界清楚; 门静脉有无癌栓。3适应证(1) TACE的主要适应证

2、为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HCC,无肝肾功能严重障碍,包括: 巨块型肝癌:肿瘤占整个肝脏的比例 70% ; 多发结节型肝癌; 门静脉主干未完全阻塞,或虽完全阻塞但肝动脉与门静脉间代偿性侧支血管形成; 外科手术失败或术后复发者; 肝功能分级(Child-Pugh ) A或B级,ECOG评分0-2分; 肝肿瘤破裂出血及肝动脉-门脉静分流造成门静脉高压出血。(2) 肝肿瘤切除术前应用,可使肿瘤缩小,有利于二期切除,同时能明确病灶数目;(3) 小肝癌,但不适合或者不愿意进行手术、局部射频或微波消融治疗者;(4) 控制局部疼痛、出血以及栓堵动静脉痿;(5 )肝癌切除术后,预防复发。4禁忌证(1)肝功能严重障

3、碍(Child-PughC级);(2 )凝血功能严重减退,且无法纠正;(3 )门静脉主干完全被癌栓栓塞且侧支血管形成少;(4) 合并活动性感染且不能同时治疗者;(5 )肿瘤远处广泛转移,估计生存期 3个月者;(6)恶液质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者;(7 )肿瘤占全肝比例70%癌灶;如果肝功能基本正常,可考虑采用少量碘油乳剂分次栓 塞;(8 )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显著减少,白细胞3.0x109/L(非绝对禁忌,如脾功能亢进者,与化疗性白细胞减少有所不同),血小板60x109/L。5操作程序要点和分类基本操作:肝动脉造影,通常采用Seldi nger方法,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导管置于腹腔 干或肝总动脉造影

4、,造影图像采集应包括动脉期、实质期及静脉期;应做肠系膜上动脉造 影、注意寻找侧枝供血。根据治疗操作的不同,通常分为:(1 )肝动脉灌注化疗(TAI):仔细分析造影表现,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以及供 血动脉后,超选择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内给予灌注化疗,常用化疗药物有阿霉素(ADM) 或表阿霉素(EADM)、顺铂铂(PDD)、5-氟尿嘧啶(5-Fu)、羟基喜树硷(HCPT )以 及丝裂霉素(MMC )等。(2 )肝动脉栓塞(TAE):临床上常用,应尽可能采取超选择插管,并且注意选择合适的栓 塞剂。一般采用超液化乙碘油与化疗药物充分混合成乳剂,碘油用量应根据肿瘤的大小、 血供情况、肿瘤供血动脉的多

5、寡酌情掌握,也可以选用其他栓塞剂,如明胶海棉、永久性 颗粒和微球等。对于肝癌合并动静脉痿者,应该注意首先要有效地栓堵动静脉痿,再进行 针对肿瘤的TAE,以防止引起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和保证抗肿瘤TAE的效果;对于重度动 静脉痿者,一般主张仅采取TAI治疗。(3 )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同时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TAI)和肝动脉栓塞(TAE)治疗,以 提高疗效。TACE作为一线非根治性治疗,国内临床上最常用。TACE治疗HCC主要是基于 肝癌和正常肝组织血供的差异,即95%-99%的肝癌血供来自肝动脉,而正常肝组织血供 的70%-75%来自门静脉,肝动脉血供仅占20%-25%。TACE能有效阻

6、断肝癌的动脉供血, 同时持续释放高浓度的化疗药物打击肿瘤,使其缺血坏死并缩小,而对正常肝组织影响较小。 循证医学证据业已表明TACE能有效控制肝癌生长,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使肝癌患者获 益,已成为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首选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TACE前应分析造影表现,明确肿瘤部位、大小、数目及供血动脉后,超选择插管至肝右 动脉及肝左动脉分别给予灌注化疗。导管头端应越过胆囊、胃右动脉与胃网膜动脉等血管。 化疗药物应适当稀释,缓慢注入靶血管,灌注时间不应20min。大多数HCC的95%以 上血供来自肝动脉,表现为供血动脉增粗、肿瘤血管丰富和肿瘤染色浓密。灌注化疗后应 进行栓塞。提倡将超液化乙碘油

7、与化疗药物充分混合成乳剂,用微导管超选择插入肿瘤的 供血动脉支,经导管将混合物缓慢注入靶血管。栓塞时应尽量避免栓塞剂栓塞正常肝组织 或进入非靶器官。在透视监视下依据肿瘤区碘油沉积是否浓密、瘤周是否已出现门静脉小 分支影为界限,碘油用量通常为5-20ml,一般不30ml。对于供血动脉明显增粗的肝 癌患者,通常主张在碘油乳剂栓塞后加用颗粒性栓塞剂(如明胶海绵或微球)。栓塞时应 尽量栓塞肿瘤的所有供养血管,以使肿瘤去血管化。注意勿将肝固有动脉完全闭塞,以利 于再次TACE治疗。影响TACE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包括肝硬化程度、肝功能状态和肿瘤情况(大小、分级、 病理类型、门静脉癌栓以及动静脉痿等)。此外

8、,TACE治疗本身有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由于栓塞不彻底和肿瘤侧支血管建立等原因,TACE常难以使肿瘤达到病理上完全坏死; TACE治疗后由于肿瘤组织缺血和缺氧,残存肿瘤的缺氧诱导因子(HIF )水平升高,从 而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高表达。这些因素可导致肝内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6.TACE术后常见不良反应栓塞后综合症是TACE治疗的最常见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疼痛、恶心和呕吐等。 发热、疼痛的发生原因是肝动脉被栓塞后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而恶心、呕吐主要与 化疗药物有关。此外,还有穿刺部位出血、白细胞下降、一过性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损害 以及排尿困难等其他常见不良反应。一般

9、来说,介入治疗术后的不良反应会持续5-7天, 经对症治疗后大多数病人可以完全恢复。7随访和治疗间隔一般建议第一次肝动脉介入治疗后4-6周时复查CT和/或MRI等;至于后续复查则视 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间隔1-3个月。介入治疗的频率应依随访结果而定,若介入术后4-6 周时,影像学检查显示肝脏的瘤灶内的碘油沉积浓密、瘤组织坏死并且无增大和无新病灶, 暂时不再做介入治疗。最初2-3次介入治疗间隔可以较短,此后,在肿瘤无进展的情况下 应延长治疗间隔,以保证肝功能的恢复。在治疗间隔期,可利用CT和/或MRI动态增强 扫描评价肝脏肿瘤的存活情况,以决定是否需要再次进行介入治疗。如经过数次介入治疗 后,肿瘤仍

10、继续进展,应考虑换用或联合其它治疗方法,如外科手术、局部消融和系统治 疗等。碘油乳剂经动脉栓塞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袁亮李玉伟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介入病房摘要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首选治疗方法,其最常用的栓 塞剂是碘油乳剂,常分为混悬型乳剂和油包水型乳剂两大类。在碘油中加入各种化疗药物、 无水乙醇、可降解淀粉微球、放射性标记物口31、基因药物等可形成不同的乳剂。这些碘 油乳剂对非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栓塞治疗效果各有不同。研究碘油乳剂经动脉栓塞治疗肝 细胞癌的进展,对于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临床运用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肝细胞癌;栓塞;碘油;微球;磷脂酰胆碱肝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

11、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肝细胞癌发病率超过50万例;由于中国的 慢性乙肝患者超过国民总人口数的10%,使我国成为肝细胞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1。 尽管外科切除是肝细胞癌最佳治疗手段但只有10%-15%的肝细胞癌患者有手术切除适应 证2;而系统性全身静脉化疗在肝细胞癌患者治疗应答率不超过20%,对患者生存期无 明显临床价值3。但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是目前非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最重要的姑息性 治疗手段4,其中碘油乳剂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首选的栓塞剂5。本文对碘油乳剂 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临床应用种类及进展进行综述。1碘油乳剂栓塞肝细胞癌的发展背景日本学者首创碘油载化疗药物经肝动脉栓塞治疗提高了肝

12、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期6。 NakakumaK等7研究发现碘油乳剂具有良好的人体组织相容性及无毒性,能顺利经导管 和肝动脉注入肝细胞癌灶内,栓塞肝脏毛细血管或前小动脉;且正常肝脏组织在10-20 天后可完全排出碘油乳剂,不会引起非癌组织严重坏死。BrownKT等8研究认为碘油乳 剂容易经导管注入肝动脉并沉积于病灶内,可永久性闭塞相等直径的小动脉,有效防止侧 支循环的形成,使肝动脉血流阻断明显(其血流减少80%-100%),继而伴有成纤维细 胞长入,大量纤维结缔组织生成,形成血栓并机化。因而碘油乳剂成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 疗中首选的栓塞剂。2002年期间,在欧洲和香港同时做一个著名的TACE治疗肝细胞

13、 癌患者随机对照试验9,显示大多数肝细胞癌患者对TACE及相应碘油载化疗药物乳剂栓 塞治疗术后耐受反应良好,临床疗效显著。目前碘油乳剂常分为两大类10:混悬型乳 剂:将化疗药物等与碘油混合而配制成乳剂,优点是延缓药物的释放及较长时间保持局部 化疗药物有效浓度;因其油珠较大,特别适合于肿瘤毛细血管床较粗大、血窦丰富和循环 速度快的病变中沉积。油包水型乳剂:适宜于肿瘤血管较细小和肿瘤染色明显排空延迟 的病灶,具有良好的缓释性。2碘油乳剂栓塞肝细胞癌的理论基础肝细胞癌的血供与正常肝组织不同,其肿瘤血供营养90%以上来源于肝动脉,10%左右来 源于门静脉;而正常肝组织血供营养80%以上来源于门静脉11

14、,因此,用碘油乳剂经导 管肝动脉灌注能有效控制病灶,而对正常肝功能损伤小。碘油在TACE中有3个作用12: 碘油可作为一种对比造影剂,籍此更容易在TACE治疗中显示肿瘤形态;碘油可作为 一种栓塞剂,籍此有效阻断肝细胞癌的血供;碘油可显示肿瘤组织的优势血供,并且可 作为有靶向作用的载体输送细胞毒性或放射性药物进行治疗。其中碘油选择性聚积于肝癌 组织的机理13:肿瘤组织血供丰富,血流量大而产生的虹吸作用;肿瘤血管缺乏弹 力层和肌层,常发生不规则扭曲,不能冲刷出粘滞的碘油;肝癌细胞分泌和释放渗透增 强因子,使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利于包括碘油在内的各种物质渗透出毛细血管,使碘油易 滞留于肿瘤内;肿瘤组织

15、缺乏能清除碘油的单核巨噬系统和淋巴系统;坏死所致死腔 形成,单核巨噬系统难以将其清除。另外碘油不象其他多数生物载体那样容易被降解和失 去活性,也不会因癌细胞突变而失去特异性10。3碘油乳剂栓塞肝细胞癌的进展目前碘油乳剂在临床上应用的主要配剂包括各种化疗药物、无水乙醇、可降解淀粉微球、 放射性标记物、基因药物等不同类型,其相应栓塞特点各有不同,现予以探讨和总结。3.1碘油载化疗药物乳剂。对非手术切除或手术切除术后复发的肝细胞癌患者来说,用碘 油载化疗药物乳剂行TACE治疗是一种公认的标准治疗手段,即便是对手术切除的肝细胞 癌患者也有适应证14。在已有的口、皿期临床实验中,大多单纯化疗药物对肝细胞癌疗 效有限15;同时,肝癌中多药耐药基因高表达,导致P-糖蛋白水平很高,通过ATP依赖 途径将多种化疗药物泵出胞外,使本病对化疗反应疗效不佳16。但碘油载化疗药物乳剂 因为具有均匀稳定,不沉淀,不分层;合适的粘滞度;浓度高;局部毒性及刺激性小等理 想的栓塞剂特点,很适合临床应用。目前,临床最常用碘油混合阿霉素配制成混悬型乳剂栓 塞肝细胞癌9。阿霉素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对S期及M期肿瘤细 胞作用最强,对G1及G2期也有作用;其制成高浓度碘化油乳剂栓塞后的局部毒性及刺 激性均较轻微,且主要在肝脏中代谢17。DumortierJ等18回顾性研究,用碘油载阿 霉素乳剂行TACE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