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版】语文项羽之死教学资料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0367700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版】语文项羽之死教学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长版】语文项羽之死教学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长版】语文项羽之死教学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长版】语文项羽之死教学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长版】语文项羽之死教学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版】语文项羽之死教学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版】语文项羽之死教学资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资料1项羽之死作家与作品1.司马迁司马迁(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年说法不一,有人认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也有人认为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期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一带,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后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并奉命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官太史令,职掌天时星历,管理皇家图籍。太初元年(前104

2、),与唐都、落下闳等共同制定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天汉二年(前99),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下狱受腐刑。后获赦出狱,为中书令,发愤著书,最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和润饰。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和传记文学巨著,对后世史学和文学影响深远。除史记外,司马迁作赋8篇,均已散佚,唯艺文类聚卷三十引征悲士不遇赋片段。又撰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修史的抱负。2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司马迁撰。初名太史公书,又称太史公记太史记。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任父职,在太初元年(前104)参加制定太初历后,开始撰写史记。经十余年

3、努力,终于成书。该书记事起于传说中的黄帝,迄于汉武帝,历时三千余年。所述史事,详于战国、秦、汉。据太史公自序记载,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52.65万字。该书的宗旨是探索天道和人事之间的关系,研究历史的发展和变化,作者提出了“忠”“敬”“文”这一朝代更替的周而复始的固定公式。这种认识并不科学,不过当时人们也只能达到这种认识水平。该书取材丰富,对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及诸子百家多所采摘,又利用了国家收藏的档案、民间保存的古文书传,并增添了亲身采访和实地调查的材料。作者在广泛取材的同时,又注意鉴别和选择材料,体现了审慎的科学态度。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该书

4、堪称第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由它开端的史书纪传体影响深远,后来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一体裁。它的大部分文字生动精练,写人叙事形象鲜明,对中国后世的散文和传记文学有良好的影响。3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中国史书体裁。由本纪、世家、表、书(志)、列传组成。以本纪、列传为主,故名。本纪用以记述帝王;世家用以叙述王侯封国和特殊人物;表用以统系年代、世系及人物;书(志)用以记载典章制度的原委;列传用以记人物、民族和外国。始创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以后历代正史均取此体,其优点是便于记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广泛地反映社会各阶层人物的事迹。缺点是记事分散于本纪、列传、书(志)等各篇之中,不

5、能完整、连贯地表述每一历史事件的过程,不易表明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4楚汉战争继秦末农民大起义之后,项羽和刘邦之间为争夺封建统治权力而进行的战争。自汉元年(前206)初至高祖五年(前202)十二月,历时四年多。在秦末农民大起义过程中,陈胜牺牲后,刘邦集团和项羽集团成为反秦武装的两支主力。秦二世三年(前207),刘邦、项羽相继率兵入关,推翻秦王朝。按照原来楚怀王的约言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先入咸阳,理应王关中,但项羽自恃功高,企图独霸天下。正月,项羽佯尊怀王为义帝,徙于郴。二月,分天下王诸将,自立为西楚霸王,以刘邦为汉王。项羽进入咸阳后大肆烧杀抢掠,不仅失去民心,也导致无法立足关中。此后他贬义帝于

6、江南,迁刘邦于巴蜀,徙故王于恶地,王亲信诸将于善地,挑动和加剧了各路诸侯之间的权力纷争,并且迅速激化了他与刘邦之间的矛盾。刘邦被徙封汉王后,决定以汉中为基地,养民招贤,安定巴蜀,然后收复三秦。三个月后,乘田荣起兵反楚的有利时机,决策东向,终于爆发了楚汉战争。项羽分封诸侯后即罢兵回归彭城。不久,齐、赵和彭越起兵反楚,对西楚构成直接威胁。项羽不得不调遣主力击齐,以稳定局势。当时僻处巴蜀的刘邦乘项羽无暇西顾之际,于八月出故道,迅速还定三秦,继续东进,使项羽在战略上陷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处境。楚军主力困于齐地,无法脱身。刘邦乘隙进驻洛阳,同时,以项羽放杀义帝为由,率诸侯兵凡56万人进据楚都彭城。项羽得知彭

7、城失陷的消息后,亲自率精兵3万人回师彭城。在楚军突然袭击下,汉军56万乌合之众一败涂地,刘邦仅与数十骑突围。彭城之战后,楚汉便进入了双方相持的阶段。相持阶段一开始,刘邦就组建了骑兵部队,有效地阻挡了楚军的进攻;与此同时,汉军一方面坚守荥阳、成皋一线,一方面积极在楚军的后方和侧翼开辟新战场。这一部署正中了项羽战略上的致命弱点,很快收到了成效。汉二年八月至次年十月,韩信接连平定魏、代、赵、燕,矛头直指齐地,逐渐形成包围西楚的态势。而项羽却始终不能摆脱两线作战、首尾不能相顾的困境。特别是项羽不善于用人,在政治上、军事上连连失策,使刘邦得以调兵遣将,完成对项羽的战略包围。汉三年,汉军在成皋大破楚军。韩

8、信也尽定齐地。项羽腹背受敌,进退失据,陷于汉军的战略包围中。汉四年八月,项羽向刘邦提出议和,楚汉约定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九月,项羽率兵东归,而刘邦却背约攻楚。次年十二月,项羽被围困于垓下,汉军四面唱起楚歌,楚军士无斗志;项羽率少数骑兵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楚汉战争最后以刘邦夺取天下,建立汉王朝而告终。5项羽项羽(前233前202),秦末反秦领袖,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名籍,字羽。祖父项燕为战国末年楚名将,为秦将王翦所杀。叔父项梁。秦统一后,项梁杀人,与项羽躲避吴中,暗中以兵法组织和训练宾客子弟。项羽力能扛鼎,才气过人。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领

9、导反秦起义,随即建立张楚政权。原六国贵族闻讯后也纷纷起兵,同年九月,项羽与项梁杀会稽守殷通,举吴中兵反秦。项梁自立为会稽守,项羽为裨将。陈胜牺牲后,其部将召平矫令拜项梁为楚王上柱国。二年三月,项梁率部渡江,东阳令史陈婴率义军来归,渡淮后英布、蒲将军又以兵相属,兵力一时达到六七万人,成为当时反秦武装的主力。同年六月,项梁立楚怀王孙心,仍称楚怀王。项梁自号武信君。之后,项梁率义军大破秦军于东阿、定陶。项羽、刘邦也攻占城阳,略地至雍丘。不久,项梁被秦将章邯乘隙袭破。项梁阵亡,项羽、刘邦退保彭城(今江苏徐州)和砀。章邯又渡河北上击赵,与秦将王离、涉间军进围巨鹿。楚怀王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兵救

10、赵。项羽以宋义与齐密谋反楚为名,袭杀宋义。怀王即命项羽为上将军,统率全军救赵。项羽亲自率全军渡河,破釜沉舟,进击秦军。经多次激战,楚兵大破秦军。当楚军救赵时,诸侯军皆作壁上观。战事结束后,诸侯将领谒见项羽,都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都愿听从项羽指挥。接着,项羽在汙水上又大破秦军,并招降章邯。他怕秦降卒不服,将降卒20万全部坑杀。当项羽率军进入关中时,刘邦已先期进据咸阳。由于楚怀王有约在先,“先入关者王之”,刘邦理应王关中。项羽入关后,依恃手中40万大军,企图消灭刘邦,独霸天下。因刘邦卑辞言和,双方暂时和解。项羽随即引兵西屠咸阳,秦民大失所望。汉高祖元年(前206),项羽以怀王为义帝,都郴,又分封诸

11、侯,自立为西楚王,据有梁、楚地九郡,都彭城,封刘邦为汉王。不久,田荣、陈余、彭越等相继举兵反楚。刘邦也还定三秦,进逼西楚,于是爆发了历时四年多的楚汉战争。楚汉战争之初,刘邦乘项羽羁留齐地,于汉二年四月进占彭城。项羽随即回师救援,大败汉军,刘邦退据荥阳,此后,楚汉双方在荥阳成皋一线长期相持。项羽虽取得一系列战役的胜利,但其政治、军事上的弱点却日益显露。他不都关中而都彭城,丧失了有利的战略地势,无法建立一个巩固的后方,一直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处境。项羽分封诸侯,举措失当,不公不平,促使那些在分封中没有得到满足的诸侯王倒向刘邦,使他在政治上日益孤立。此外,项羽虽然作战骁勇,却不善于用人,以致在政治上屡

12、屡失策。汉五年十二月,楚军被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人少食尽。汉军四面唱起楚歌,项羽与虞姬对饮,慷慨悲歌。随即,与从者八百余骑突围,至阴陵迷失道路,复至东城,从者仅剩28骑。汉将灌婴率5000骑追及,项羽引兵东向,至乌江(今安徽和县境)自刎而死。汉王刘邦以鲁公礼葬项羽于谷城。6.刘邦刘邦(前256前195),西汉王朝开国皇帝,汉高祖,字季,秦朝泅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人,谥号高皇帝。刘邦出身农家,早年当过亭长,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秦时因释放刑徒而亡匿芒、砀山中。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刘邦在沛县聚众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公元前206年十月进抵灞上。秦王子婴投降

13、,秦灭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因此受到人民的欢迎。项羽击溃秦军主力后,也引兵入关。听说刘邦已定关中,项羽大怒,进驻鸿门,欲攻刘邦。刘邦因兵力不敌,听从张良的意见,亲至鸿门,卑辞言好。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刘邦不甘心亡秦的胜利果实被项羽独占,率军东出,发动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战争前期,刘邦处于劣势,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汉王五年冬,刘邦约韩信、彭越等人率军进围楚军于垓下。项羽率部突围,至乌江自刎。当年二月(按西汉前期以十月为岁首,同年二月在十月之后),刘邦即

14、帝位,初建都洛阳,不久迁至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即位后,采取了许多重要措施,如减轻田租,什五税一,“与民休息”,凡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等,继续推行秦代按军功授田宅的制度,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并加重租税等,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他还翦除异姓王侯以加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他认为秦代不分封子弟招致孤立败亡,于是裂土分封9个同姓诸侯王。他还接受敬强干弱枝节的建议,把关东六国的强宗大族和豪杰名家十余万口迁徙到关中定居。秦亡以后,漠北的匈奴乘机南下,重新占据了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汉初,匈奴不断侵扰汉的边郡,高祖六年(前201),韩王信投降匈奴。

15、次年,刘邦亲自率兵前往征讨,在白登(今山西大同东北)被匈奴三十余万骑兵围困7昼夜。后用陈平计谋,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才得脱险。此后,刘邦不得不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开放汉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刘邦年轻时放荡不羁,鄙视儒生。称帝以后,他认为自己是马上得天下,诗书没有用处。陆贾说:“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刘邦于是命陆贾著书论述秦失天下原因,以资借鉴。他命萧何重新制订律令,即“汉律九章”。刘邦晚年宠爱戚姬及其子赵王如意,疏远吕后,几次想废黜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惠帝)而立如意。但因臣反对,只好作罢。高祖十二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而卒。思考与讨论一、阅读下面

16、项羽本纪赞中的一段话,谈一谈司马迁是如何评价项羽的。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弃关中,思乡东归),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夸耀)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师法)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同“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设置此题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司马迁在项羽本纪里对项羽的功过评价是比较客观的,“本纪”本是记帝王当国施政的事情的,而项羽并非帝王,司马迁将其列入本纪,是对其在秦汉之际推翻暴秦所起的历史作用的肯定。司马迁对项羽这个失败的英雄是同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