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八单元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0366927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八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八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八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八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八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八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八单元(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29、掌声 本学期总第74、75课时 本单元第1、2课时 课型: 新授复备人 :李国锋 授课日期: _12.21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二、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预设、教法等第一课时一、揭题质疑1、(刚才同学们在进行晨会时,台上的同学讲完故事,台下便响起热烈的掌声,说说为什么给他们几位掌声?)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掌声 (板书:15

2、掌声)3、读了课题,你能提出问题吗?(谁鼓掌?这掌声是给谁的?为什么给她掌声?她得到掌声后心情怎样,又是怎样做的?)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们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认真地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的生字表。 2、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课文后的生字,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反馈检查。重点读准下列字:翘舌音镇骤持束述,平舌音残。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3、请小朋友继续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的拼音写在生字的上面。读完、写完后,请小朋友们再读一读生字并记住它。 反馈检查。4、看一看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你会不会读。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时候 愿意 持久 结束 残疾 犹豫 讲述 镇定 礼貌 骤然间 身处困境

3、 舞蹈 慢吞吞5、生字、词语我们都会读了,请大家再读课文,努力做到正确、流利。 反馈检查。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6、课文我们已经会读了,现在请小朋友一边读课文,一边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7、这些词有的需要老师帮助,有的自己通过读课文就可以理解。请大家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些词语的意思。我相信,同学们能通过读课文理解这些词语。8、小结:这节课小朋友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读准了生字、词语的读音,课文也读得正确、流利了。大家还通过认真读书,读懂了一些词语的意思。大家学得很主动,收获也很大。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不仅要读懂课文,还要练习读出感情来。三、描红生字 1认读书后要描红的生字。 2学生描红。

4、第二课时一、听写词语 时候 愿意 轮流 情绪 慢吞吞 持久 讲述 结束 然后 骤然间二、精读课文1、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课文,画出描写小英神态、动作变化的句子。2、分小组讨论:从这些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说说你的理解。3、反馈交流,指导朗读。(1)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位叫小英的同学,她总是默默的坐在教室的一角。 指导学生运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小英为什么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小英因为身有残疾非常自卑。 练习朗读体会小英自卑的心理。(课文中有一段中的英子与第一段中的英子截然不同表现,)(2)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起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讨

5、论:小英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3)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的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讨论让学生明白:“犹豫”、“慢吞吞”是小英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眼圈儿红了”,是小英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练习朗读体会小英复杂的心理变化。(4)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讨论让学生明白:同学们的掌声是小英感到大家的关心和鼓励,她感动得流泪了。 练习朗读体会小英感激的心情。(5)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6)她不再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 联系小英来信中的话交流讨论:小英为什么回有这些变化?

6、(如果英子是我们中的一员,此时你想对她说什么?随机解释骤然。(你真勇敢,你能行,我们相信你,你终于克服了自卑心理)4、有感情的朗读的第16自然段,说说从小英的变化中,你想到了什么。()5、显示最后一段,读一读再讨论: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引导学生理解身处困境,小英怎样珍惜掌声的,这里的掌声只是指鼓掌吗?三、总结课文 1读课文 2教师总结:(小组表演:假如在你的身边,有人考试成绩偏低,或者因家庭环境不好而自惭形秽,或者因外形不好看而内心痛苦你怎样针对这些情况给予帮助?使他们鼓起对生活的勇气,微笑地面对生活。) 四、作业 完成习字册上的书写练习。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让学生体会别人给予

7、鼓励和得到别人的鼓励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能够提出下面问题:谁鼓掌?这掌声是给谁的?为什么给她掌声?她得到掌声后心情怎样,又是怎样做的?读的过程中相机纠正读错的字音。认识生字。掌握生字的认读检查生字掌握情况能够熟练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要求组长负责,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小组内合作解决,最后每一组提出一两个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是小组内特别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小英因为身有残疾非常自卑。 练习朗读体会小英自卑的心理。 练习朗读体会小英复杂的心理变化。讨论让学生明白:同学们的掌声是小英感到大家的关心和鼓励,她感动得流泪了。 让学生明白:小英深鞠一躬是感谢同学们在一次的热情鼓励。 通过

8、讨论让学生明白:小英从同学们的掌声中获取了动力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她很珍惜同学们的掌声。你真勇敢,你能行,我们相信你,你终于克服了自卑心理让学生体会到:尊重、理解、鼓励可以改变一个人,当别人身处困境时要给他们鼓励和帮助,帮助别人,自己也会体会到快乐体会想象:如在你的身边,有人考试成绩偏低,或者因家庭环境不好而自惭形秽,或者因外形不好看而内心苦使他们鼓起对生活的勇气,微笑地面对生活。教师提问:请一个在台上讲故事的同学说你得到别人给你的掌声,心情怎么样,会怎么想?生回答。师提问:在什么场合下我们经常听到掌声?学生提问题生读课文认读生字开火车读、齐读指名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学

9、生默读课文,再次对课文进行质疑。要求学生边读边做记号。小组内交流质疑的问题。小朋友们自己读课文,画出描写小英神态、动作变化的句子。分小组讨论说说你的理解。反馈交流,指导朗读同学们找找是哪个自然段?这一段中的英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讨论:小英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读后说说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练习朗读体会小英感激的心情。讨论,练习朗读。练习朗读。联系小英来信中的话交流讨论:小英为什么回有这些变化?读一读再讨论: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教师总结小组表演 体会你怎样针对这些情况给予帮助?教学反思:掌声这篇课文的核心语段是最后一个自然段,文字虽不多,但却是情感积聚所在。教学时,每

10、当学生获取情感体验,就引导他们富于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指导时,则要求学生读出节奏,读出情感,让他们在读中促进情感体验,在读中传达情感体验,再在体验之后有感情地再次朗读,引领着体验活动不断走向深入,使学生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情感熏陶,产生强烈的情绪活动,既使语言文字训练落到了实处,又使思想感情得到升华。 教学中,我以“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学,你会说”、“如果你是小英,你会想”、“如果你是小英,你想说”等问题诱导学生进入角色,使教材描写的客观世界成为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把教材中的“此情此景”变成了学生的“我情我景”。这样一来,学生就融“我”入境,于“身临其境”之中进行推测、想象,探索文中人物情感

11、变化的轨迹,在角色参与、角色转换中不但丰富了想象,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增进了情感体验,升华了思想认识,学生所体验到的远远超出了课本上局限的内容。不仅如此,这样的问题设计开放性极强,便于学生敞开心扉,宣泄情感,从而驱动了他们一颗颗灵动的心,激发了他们飞扬智慧的语言。学生的精神、情感、思想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体验中也得到了浸润、感染和丰富。“文章不是无情物”。总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用一切情感因素,方能开启学生的情感闸门,活跃其情感因子,才能使语言与情感共生,文心与人心交融。也惟有如此,才能使课堂涌动着真情,充溢着美感,焕发着生命活力。课题: 30、一次成功的体验本学期总第76、77课时 本

12、单元第3、4课时 课型: 新授复备人 :李国锋 授课日期: _12.23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实验成功的原因,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教学重点:理解这次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知道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课前准备:一个玻璃瓶、三只系着绳子的乒乓球。)教学过程设计意图预设、教法等第一课时一、实验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上课前,我们先来做次实验。 2请上三位学生。教师介绍实验的用品、程序和要求。 3实验结果。 4同样的实验,课文小的三位学生就获得了成功。你们想了解他们是怎么做的?成功的原因

13、又是什么吗? 5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3想想教育家做了个怎样的实验。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系(着绳子不假()思索 2理解词语。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激动:(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 顺利:在事物的发展或工作的进行中没有或很少遇到困难。 3说说教育家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 (“这个瓶子是一口井”,“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实际上可以说是一次当你面临意外危险时刻时的心理测试实验。) 四、再读课文,思考阅读提示中的

14、问题。 第二课时一、指导阅读第二至六自然段。 组织学生交流上节课自读自悟的收获。1自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思考:这次实验是具体怎样进行。 2从课文中画出写实验用品、程序和要求的语句,出声读一读。 二、指导阅读第七至十一自然段。 1这次实验的结果是获得了成功。他们为什么会获得成功? 2从全文中找相关语句,分析体会。 ()(1)一位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2)“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3)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3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分组讨论。讨论的结果不要强求一致,只要合情合理就可以。 4这位教育家为什么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 (感情诵读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完后互相评一评,提提改进的意见,特别是怎样读好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三、从这个实验中,你想到些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总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要心里多想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