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上海市奉贤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0366577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上海市奉贤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上海市奉贤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上海市奉贤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上海市奉贤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上海市奉贤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上海市奉贤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上海市奉贤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奉贤区初三语文一模卷 (2013年1月)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秋风萧瑟,_。 (观沧海)2. _,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3.沉舟侧畔千帆过,_。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亭亭净植,_。 (爱莲说)5. _,皆出酒食。 (桃花源记)6.悍吏之来吾乡,_,隳突乎南北。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诗,完成7-8题(4分)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7.“淡妆”和“浓抹”是指西湖的_和_(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首句描写了西湖晴天的水光。B.次句描写了雨后的山色。

2、C.诗人将西湖比作西子,写出了西湖的神韵。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3、“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9. 课文选自_,此书相传是春秋时期的_所作。(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_11.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反衬了曹刿的深谋远虑。B.从本文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原因是政治上取信于民。C.作战时,两个“未可”、两个“可矣”,表明曹刿胸有成竹、善于把握战机。D.曹刿认为“彼竭我盈”是追击的最佳时机。(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知人赵开心为御史大夫,车马辐

4、辏,望尘者接踵于道。及罢归,出国门,送者才三数人。寻召还,前去者复来如初。时吴园次独落落不以欣戚改观,赵每目送之,顾谓子友沂曰:“他日吾百年后,终当赖此人力。”未几,友沂早逝,赵亦以痛子殁于客邸,两孙孤立,圆次哀而振之。抚其幼者如子,字以爱女。一时咸叹赵为知人。【注释】辐辏:归聚、会集。望尘:拜尘,谄媚权贵。国门:指京师。欣戚:比喻赵开心的宦途浮沉。振:同“赈”,接济。字:嫁女儿。12.解释句中加点词语意思(4分)及罢归( )顾谓子友沂曰(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寻召还,前去者复来如初。_14.故事写“望尘者”的种种行为,是为了衬托_(用原句回答)(2分)15.对本文理解不恰当

5、的一项是( )(3分)A.“望尘者接踵于道”与“送者才三数人”形成对比,突出了赵开心从简的为官作风。B.本文告诉我们,要真正了解人的内心,要有知人之辨。C.吴园次是一个不以富贵失势改变态度的人。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古训在这个故事中得到了最鲜明地体现。二、现代文阅读(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0分)“脊梁精神”赞鲁民全国劳模、“矿山愚公”、优秀共产党员李双良,近年来致力于“关心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共作了两百多场“传统教育报告”。在每次报告的结尾,他总是殷切地希望大家都来做“中国的脊梁”,引起青少年听众的热烈反响。什么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先生说得好:“我们自古以来

6、,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一个人 没有脊梁, 无法站立,只能是一堆肉泥;一个国家没有脊梁,就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会是一盘散沙,任人欺侮宰割。因此,中国需要“脊梁”,做“脊梁”是每个中国人特别是共产党人的无上光荣。做“中国的脊梁”,不一定要有强健超人的体魄,但须有坚强不屈的意志。七尺汉子,丈二金刚,如果见困难就躲避,遇强敌就屈膝,虽然体壮如牛,也只能是一条“断了脊梁骨的癞皮狗”。轮椅上的张海迪,凭着坚强的意志同命运抗争,她的精神激励了多少人去奋发进取?她虽手无缚鸡之力,虽三十多年未能站立,可是又有谁说她不是“中国的脊梁”?成克杰、胡长清虽官高

7、位尊,但在国人眼里无异毒瘤恶疮,臭不可闻。而雷锋、王杰不过一普通士兵,王进喜、时传祥乃一普通工人,可他们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们的高风亮节和模范事迹,将世代流传,他们自己也将作为“中国的脊梁”彪炳史册。所以,做“中国的脊梁”,不一定要有高贵的地位,但须有高尚的品德。中国人历来佩服的是“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热血男儿,敬重的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有志之士。孔繁森去世后,遗产只有8元6角钱,可生前他那富有的胸怀里,却始终装着他收养的三个孤儿,装着他牵肠挂肚的敬老院里的老阿爸老阿妈,装着他魂牵梦萦的阿里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贫而犹富,爱国爱民,孔繁森

8、也是“中国的脊梁”。意志坚强,品德高尚,胸怀博大,无私奉献,这就是所谓的“脊梁精神”。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一次次面临危亡忧患,却又一次次重新崛起,就是因为有了一批批前仆后继生生不息的“中国的脊梁”。今天,我们进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仍然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王铁人、孔繁森、徐洪刚、张海迪式的“中国的脊梁”,仍然需要发扬伟大的“脊梁精神”,在欢庆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际,让我们再为“脊梁精神”唱一曲赞歌,并高声呼唤:中国需要“脊梁”,时代需要“脊梁”,让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带头做“中国的脊梁”!16.第段横线上应填的关联联词语是( )(2分)A.因为所以B.如果就C.只要就D.不但而且17.本文的中心

9、论点是(4分)_18.第节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4分)_19.围绕“做中国的脊梁”,选文主要从以下方面来论述(6分)_20.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恰当的位置是( ),理由是(4分)理由:_做“中国的脊梁”,不一定要有显赫的声誉,但必须有无私的奉献。鲜花掌声,万众瞩目,自然是人生至荣。然而,有功不居,埋头苦干,尤见高风亮节。抗美援朝的老英雄、老共产党员李玉安、井玉琢,隐功埋名几十年,默默奉献,自甘寂寞。他们名虽不显,位不骄人,又何尝不是“中国的脊梁”?A.之间B.之间C.之间D.之间(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8分)雪化一化,就有路了每年下第一场雪的日子,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

10、的经历。那些日子我始终被一件事情烦恼着。烦恼的起因似乎是为了一些闲言碎语。当事情渐渐平息下来时,我偶尔听说某某人在其中做了手脚,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愤懑和恼恨。我发誓要当面去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让她明白她在其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卑劣的角色很快便有了一个机会。我出差去某地,恰好要路过那人所在的城市。我决定在那个城市作短暂的停留,突然出现在她家门口,然后义正词严地指责、声讨她,然后同她拜拜,乘坐下一班火车拂袖而去。火车意外晚点,到达那个城市已是傍晚时分。当我走出车站时,发现空中已飘起了雪花。我换乘了几站电车,下车时,只见马路边的屋顶和地面上已是厚厚一层白雪。天色很快暗了下来,昏黄的路灯照着银

11、色的雪地,四周的街道和房屋笼罩在一片暗淡迷茫的雪色中。我有些发蒙,心生胆怯和疑惑。但我只能继续往前走,去寻找那个记录在怨恨的纸条上的地址。雪下得越来越大,风也越发凛冽,雪片像是无数只海鸥扇着白色的翅膀,围绕着我扑腾旋转。四下皆白,分不清天上地下街上几乎没有行人,远处有人影匆匆而过,就连可以问路的人也没有。我又试着来回走了一会儿,可是风雪中既寻不见街牌也看不见门牌号码。饥饿、疲惫、寒冷、烦躁,我的心中被积淤已久的怒气鼓胀得几乎快要炸裂。我恨透了那个惹sh()生非的女人,都是因为她的过错,才使我徘徊流落在异乡这可憎可恶的街头,饱受风雪之苦。就在那个时候,我看见了街边上一间简陋的平房窗口,泄出一线微

12、弱的灯光。我涨红着愤怒而疲倦的脸,敲响了那家人的房门。(11)开门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她似乎正在和面做饭,于是将两只手甩了甩,又合拢着搓了又搓,才接过我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12)然后她眯着眼将那纸条举在灯下看了看,又低头仔细地打量着我。“你不是这地方人吧?”我点点头。她便往前方指了指,告诉我那条胡同离这儿已经不远,但还得如何拐弯之类。那口音不好懂,我听得越发地糊涂,傻傻地愣在那里。她索性扯下围裙,抓起一条头巾说:“得,那地方太难找,跟你说不明白,还是我领你去吧!”(13)不容我谢绝,她已经踩在了雪地里。她走得快,我闷头跟在她身后。(14)“这大雪天儿出门,定是有要紧事吧?”她回过头大声喊

13、。(15)我含糊地应了一声。(16)“猜你是去看望病人吧?看把你累的急的!是亲戚?朋友?”她放慢了脚步,一边拍掸着肩上的雪花,等着我。(17)我心里愣了一下,沉默着(18)似乎就在那一刻,我忽然对自己此行的目的和意义,恍恍惚惚地发生了一丝怀疑和动摇。我不知道自己来这个城市干什么,甚至也不知道我要去寻找的那个人究竟是谁。那个人隐没在漫天飘飞的雪花中,随风逐流而去,只不过应和着恶劣天气中雷电偶尔的喧嚣,也许出于无知,也许出于一时的利益之需,那也许真的是一个需要救治而不是鞭笞的“病人”啊!(19)脚底突然在一个雪窝里滑了一下,大娘一把将我拽住。“不碍事,不碍事!就快到了,前面那个电线杆子右拐,再往前数三个门就是。”她说,一边仍在搓着手指上的面粉,一边抬起一只手,擦着脸上的雪水。我看见她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