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王质夫》翻译和教学反思(精心原创)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0366499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招王质夫》翻译和教学反思(精心原创)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招王质夫》翻译和教学反思(精心原创)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招王质夫》翻译和教学反思(精心原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王质夫》翻译和教学反思(精心原创)(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招王质夫白居易濯足云水客,折腰簪笏身。老友王质夫用那沧浪之水洗清脚下泥尘,云游四方,潇洒不羁,不惹尘埃,而我却为卑微的官职所负累。喧闲迹相背,十里别经旬。我与好友王质夫的人生际遇大相径庭,我身在喧杂的官场而他却悠然闲适。忽因乘逸兴,莫惜访嚣尘。也想像质夫那样随自己的兴致洒脱对世,可以乘兴而行,兴尽而返,莫再对这烦尘有所惜恋。窗前故栽竹,与君为主人。我在门窗前栽种一片翠竹,希望能与质夫一起做这片青翠竹林的主人。教师讲解思路:读懂诗歌内容是对诗歌手法进行赏析的大前提,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已经明白诗歌写作具有跳跃性的特点,可以将诗歌字眼前后转换串联成一句逻辑清晰的语句,但学生不理解每句诗歌的主人公是谁,

2、尤其是诗歌中有诗人与他人时涉及的多人物关系,如果将本诗的第二句的主语看作是王质夫,那么就会对诗歌有大相径庭的理解,那么也不能赏析出本诗的对比手法,可见,主语的确定对诗歌的理解尤为关键,本诗可通过第三句“喧闲”大不相同来判断谁喧谁闲,“与君为主人”的君又是指谁,“访嚣尘”与“乘逸兴”又是分别指向谁,如此与学生多质疑探究,再加上知人论世(此时王质夫隐居于城南仙游寺蔷薇涧而白居易任周至县尉)可知,这是指王质夫的闲云野鹤的状态和诗人为官职所累的对比,如此,本诗首联一二句的主语便明朗了,同时,对比手法与对王质夫的仰慕之情也显而易见了。确定诗歌主语(人物)拓展练习:(穷人)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富人)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手法:对比平坝高级中学 刘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