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0366478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湖州市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江省湖州市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江省湖州市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浙江省湖州市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浙江省湖州市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湖州市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湖州市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湖州市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请考生注意: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6 页,共23 题。全卷满分120 分(含全卷书写3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2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作文不能另加附纸。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表现!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2 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 分)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世上有一种最香chn( )的茶值得永远品味,那便是母爱。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ln( ),洒落在我们的心田,虽然悄无声息,却滋rn( )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

2、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杜庸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B、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坐在教室里?C、虽然已经是深夜,也感到有点困乏;但他还是把课文温习了一遍。D、他看到某大学主办的中国文化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就报了名。3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3分) 在人生的赛场上,信心就是力量。是它,让我们突破了克服挫折的难关;是它,让我们鼓起战胜困难的决心;是它, 。(1)划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分)(2)在划线句处仿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1分)4古诗词名句默写( 一 题必做, 任选一题)。(6 分)学而不

3、思则罔, 。(论语)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梨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 。渔家傲秋思中抒发身处边塞的征人们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5名著阅读(4分)、“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关东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多大的意思。”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他的唯一一部散文集是 、 是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孩子的家信摘编,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傅雷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导儿子要做一个 的艺术家。6综合性学习。(4分)五彩缤纷的花季,朝气蓬

4、勃的青春。青春,是人生交响曲中最灿烂的乐章。花季雨季的我们,应该珍爱青春,健康成长。为此学校开展了“青春随想”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材料】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是的,花季雨季的我们,都拥有灿烂的天真笑容,都拥有五彩的青春梦想,但只有珍惜美好的青春岁月,用我们的活力、智慧、汗水去拼搏奋斗,才能谱写一曲无悔的青春之歌。根据材料中的划线句已经拟写了海报宣传语的前半句,请你根据材料下文再续写出后半句。要求:与前半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2分)宣传语:拥有青春五彩梦, 。活动期间,每位同学都要办一期以“青春畅想”为主题的手抄报,请你参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板块。(2分)示例:板块一

5、:青春的宣言 板块二:青春座右铭板块三: 板块四: 二、现代文阅读(25 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 一10 题。(13分)父亲的布鞋周海亮一位朋友童年时,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他告诉我,他能活到现在全靠了父亲的一双布鞋。 朋友老家在鲁西南,一个平常都吃不饱饭的贫困山村,何况全国人民都挨饿的那三年?朋友记事比较早,在那三年的漫长时间里,他每天要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寻找各种各样的东西往嘴里塞。槐树叶吃光了吃槐树皮,草根吃光了吃观音土。可是,在那样的年月,即使可以勉强吞咽下去的东西,也是那么少。朋友经常坐在院子里发呆,有时饿得突然昏厥过去。 朋友的父亲在公社的粮库工作。有一阵子,粮库里有一堆玉米,

6、是响应号召,留着备战用的。饥肠辘辘的父亲守着散发着清香的玉米,念着骨瘦如柴甚至奄奄一息的妻儿。有几次他动了偷的心思,但朋友的父亲说,那是公家的东西,即使我饿死了,也不去拿。 可是他最终还是对那堆粮食下手了。确切说是下脚。他穿着一双很大的布鞋,要下班时,他会围着那堆玉米转一圈,用脚在玉米堆上踢两下,然后,若无其事地走回家。他的步子迈得很扎实,看不出任何不自然。可是他知道,那鞋子里面,硌得他双脚疼痛难忍的,是几粒或者十几粒玉米。回了家,他把鞋子脱下,把玉米洗净,捣碎,放进锅里煮两碗稀粥。朋友的母亲和朋友趴在锅沿贪婪地闻着玉米的香味,那是两张幸福的脸。 这时朋友的父亲会坐在一旁,往自己的脚上抹着草木

7、灰。他的表情非常痛苦。这痛苦因了磨出血泡甚至磨出鲜血的脚掌,更因了内心的羞愧和不安。可是他没有办法。他可以允许自己被饿死,但他绝不允许自己的妻儿被饿死。朋友的父亲在那三年的黄昏里,总是痛苦着表情走路。他的鞋子里,总会多出几粒或者十几粒玉米、高粱、小麦、黄豆这些微不足道的粮食,救活了朋友以及朋友的母亲。朋友说,他小时候认为最亲切的东西,就是父亲的双脚和那双破旧的布鞋。那是他们全家人的希望。那双脚,那双鞋,经常令我的朋友垂涎三尺。 饥荒终于过去,他们终于不必天天面对死亡。可是他的父亲,却没能熬过来。冬天回家的路上,父亲走在河边,竟然跌进了冰河。或许是饿晕了,或许被磨出鲜血的双脚让父亲站立不稳,总之

8、父亲一头栽进了冰河,就匆匆地去了。直到死,他的父亲,都没能吃过一顿饱饭。 朋友那天一直在呜咽。他喝了很多酒。他说多年后替父亲偿还了公社里的粮食,还了父亲的心债;可是,面对死去的父亲,他将永远无法偿还自己的心债。 (选自青年文摘 2006年合刊)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8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可是他最终还是对那堆粮食下手了。(2)朋友的母亲和朋友趴在锅沿贪婪地闻着玉米的香味,那是两张幸福的脸。9第段中,父亲为什么穿着很大的鞋子,并且用脚在玉米堆上踢两下?(2分)10(1)第中,作者说“他的表情非常痛苦。”为什么?(2分)(2)结合语境,请你再补写

9、一下父亲的心理活动。(3分)(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 一14 题。(12 分)二氧化碳能再生吗?近年来,地球表面的温度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很多科学家认为,这是二氧化碳增多的结果。一方面,全世界目前每年向大气中排入50多亿吨二氧化碳;另一方面,森林被大量砍伐,大气中本应为绿色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没有被吸收,过多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遮在地球上空,使得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那么,有没有办法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再增加了呢?最理想的办法就是让二氧化碳重新变成对人类有用的东西。科学家发现,浮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极高,能将二氧化碳转换为对人类有用的物质。于是有人设想,利用生物技术大量培养浮游

10、生物,这就等于建立起了一座大型海上工厂,以太阳光为能源,用细菌和藻等微生物固定二氧化碳,回收有用的物质。也有的科学家设想,用现代的技术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分离、回收、液化,然后倒进深海海底的凹处,让它们在海底和碳酸钙进行中和反应,这样就可以把二氧化碳储存起来。还有科学家设想,将二氧化碳变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可燃气体,又是极有用的还原剂。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变废为宝了。从理论上讲,把二氧化碳变成一氧化碳并不复杂,只要给二氧化碳的碳两个电子,就可以大功告成,但实际上做起来却不这么容易。法国的一批化学家起初在水溶液中用电化学的方法供应电子,想把二氧化碳变为一氧化碳,但结果很不理想,因为在水溶液

11、中无法用电化学方法供应大量能量,也就无法使二氧化碳获得电子。法国能源研究所的一批化学家,别出心裁地利用一种含有氮、碳、镍、钴的大环化合物为催化剂,通电后使二氧化碳顺利地变成了一氧化碳。但应用这项技术获得一氧化碳的成本太高,因而只是在理论上有价值,不能进入实际应用。尽管如此,人们在这方面进行的尝试还是大有益处的,一旦找到了再生二氧化碳的实用方法,就会使我们居住的地球获得新生。(选自人类科学史上等待回答的未解之谜)11阅读全文,说说地球表面的二氧化碳为什么会增多?(2分)12科学家设想了哪些办法,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再增加了?(3分)13结合语境,回答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第

12、段中说“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 请问“这一点”是指什么?(2分)(2)、阅读、两段,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列举“法国化学家把二氧化碳变成了一氧化碳”的实验?(2分)14结合文章,谈谈你对链接材料的看法。(3分)材料一: CO2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气体,目前国内有关研究部门已经利用该技术提纯一百多种生物的精素,尤其是在生物制药领域和食品保健品等方面,国内已经有几套工业装置。材料二:应用CO2代替Ar 用于转炉炼钢吹炼气,可大幅度降低炼钢成本。材料三:CO2可用作汽水、啤酒、可乐、碳酸饮料等充气添加剂。美国人均消耗饮料为147公斤,全球的饮料人均消耗量为21.3公斤/年。而我国在98年,饮料人均消耗仅为4.

13、5公斤/年。近年来,CO2作为饮料添加剂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三、古诗文阅读(20 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一16 题。(4 分)长安九日诗江总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15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当时处在一种怎样的境地?请结合诗句分析。(2分)16诗歌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 一19 题。(8 分)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

14、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节选)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倾;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丁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浩月千里,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喜气洋洋者矣。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野芳发而幽香( ) 云归而岩穴暝( ) 而或长烟一空( )把酒临风(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19以上两则选文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表达了两位作者相同的内心感受,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这种感受。( 2 分)(三)阅读下面两则选文,完成20 一22 题。(8 分)晋献公以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