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心力》物理教学设计范例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036138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向心力》物理教学设计范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向心力》物理教学设计范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向心力》物理教学设计范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向心力》物理教学设计范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心力》物理教学设计范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学设计模式范例1:向心力教学设计【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七节【课标分析】以高中物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基于高一学生的实际和与向心力相关的学习任务,注重在教学中体现科学探究精神,使学生尽可能完整地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学生探究式的大胆的假设和猜想以及科学的分析,不仅仅获取科学知识,同时能将物理理论应用生活实际之中。鉴于教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直接推导出向心力的表达式的教学方法,本节课突破该教学方法,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该教学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钻研,着眼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其主要程序是: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更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及

2、方法,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学生活动约占课时的一半,力求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材分析】 向心力一节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2章曲线运动的重点、难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是本章知识的一个拐点,又是本章内容拓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既能使学生从对圆周运动的表面认识上升到理论分析,又能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分析提高到对天体运动及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的分析及推演。同时,向心力一节能够充分体现力和运动的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是运动与力关系学习的好素材。【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理解了质量、力与加速度的关系,了解了描述圆周运动的各个物理量及其关系,认识

3、了匀速圆周运动指向圆心的向心加速度,并且学生已经经历了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及最后的成果展示的学习过程,具备了处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2、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计算。3、知道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可用上述公式求质点在某一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实验来了解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理解公式的含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在实验中,培养动手的习惯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感受成功的快乐,体会实验的意

4、义,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明确向心力的意义、作用、公式及其变形。【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实验验证,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工具】圆锥摆实验装置,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研究了圆周运动的运动学特征,知道了如何描述圆周运动。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动力学特征向心力。(二)进行新课1、向心力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向心力”部分,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举出几个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实例,说明这些物体为什么不沿直线飞去。 2、用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

5、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表达式。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列举并分析实例,体会向心力的作用效果,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表达式。学生代表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活动:倾听学生回答,帮助学生分析实例,引导学生解决疑难,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投影向心力表达式:或点评: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发表见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实验: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实验”部分,引导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1、实验器材有哪些?2、简述实验原理(怎样达到验证的目的)3、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测量那些物理量(记录哪些数据)?4、实

6、验过程中差生误差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活动:听取学生见解,点评、总结。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及时发现并记录学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活动:分成小组,进行实验,独立验证。点评:-。(印时略了)(四)实例探究例1-【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本节课在“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理念下展开,旨在以“问题引领”形式,启发学生思维、发动集体力量,克服学习困难。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困惑,能激发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或理解,为解决下一问题做好铺垫,而不是学生已有知识的简单反应。其次,设定的问题应该有明确的指向,并能够被学生理解,以便学生在思考或讨论中有明确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