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周长》说课稿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0360825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什么是周长》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什么是周长》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什么是周长》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什么是周长》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什么是周长》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什么是周长》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什么是周长说课稿 钟楼小学 程俊芳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什么是周长。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五单元周长的起始课,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是学生以后学习各种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的基础,在整个几何知识教学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是本单元最基础的知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在学生掌握了周长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但我们本课讲的周长不仅仅局限于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而是包含了所有的平面图形的周长,既有规则图形的周长,也有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这

2、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地建立起周长概念。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了解了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及各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知道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对于本课学习周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周长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描一描”“摸一摸”图形或通过物体的边线来具体感知什么是周长,从而真正理解周长的概念。同时让学生说到周长就会去想到“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则是一个较难的认知过程,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则是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挑战。 【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 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

3、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结合教材特点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及认知规律,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能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建立周长的概念;能初步测量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对具体事物或图形开展观察、度量、计算,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认识周长的含义,探索求平面图形的周长的方法,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实际和学生的基础,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结合

4、具体事物和图形感知什么是周长;教学难点是:掌握测量周长的方法。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操作法、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等方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在课前准备了各种平面图形的图片、测绳等学具,同时让学生采集树叶,准备软尺、彩笔、直尺。为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作好了充分的硬件准备。三说学法 低年级学生对身边的、有趣的学习内容特别感兴趣,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本班学生实际,在教学中应注重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找到周长的生活原形,利用观察演示、动手操作相

5、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生动的学习过程中建构新知。所以在教学中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教学资源,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去感知事物的特征,去发现事物的规律,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概括、探究、创新能力和相互合作的意识。 教学中,还应精心设计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加强教具演示及学具操作,让学生手动、脑想、眼看,使学生在多种感观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周长的含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四说教学程序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

6、体现这一新理念,本节课我设计了“设境激趣,导入新课操作探究,构建新知运用知识,深化认识课堂总结,拓展延伸”这四个环节进行教学。教学基本程序如下:(一)设境激趣,导入新课活动一:看一看,比一比 上课一开始,我利用课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同学们,动物园里今天要举行运动会,两只蚂蚁正在赛跑呢,请看!”(课件演示两只蚂蚁分别在树叶上爬过的情境。) 生动有趣的画面,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同学们围绕“谁最快跑完树叶的一周”这个问题,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而发现:2号蚂蚁从起点出发,沿着树叶的边线走,它跑的并不是树叶的一周。而 1号蚂蚁从起点出发,沿着树叶的

7、边线走,又回到了起点,跑的才是树叶的一周。这样设计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理解“树叶的一周”的含义,从而初步建立周长的表象,为下面学习什么是周长做好必要的铺垫。 计划用时5分钟(二)、操作探究,构建新知。活动二:描一描,说一说 “小朋友们,现在请你从收集到的树叶中挑一片,在一张纸上用一笔描出它的一周的边线。” 在学生独立活动之后,我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 “是怎样描的” 。(并展示。)学生在描的时候可能会有不同的起点,这时老师着重引导学生明确:不管从哪里开始描,最后都要回到起点。从而渗透“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的含义。 在学生经历了上述活动后,教师小结并板书: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8、。紧接着我请学生翻开课本45页,做练一练1,用彩笔描出下面图形的边线,当学生描完后,让学生自己根据树叶的周长说一说,最后总结出: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然后教师板书: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这个环节从物体表面的周长拓展到其它图形的周长,让学生在看、描、说等活动中,理解“什么是周长”,从而建立平面图形周长的概念。 计划用时10分钟 活动三:找一找,摸一摸。 在学生对周长的含义有了初步的认识后,让学生从生活中找一个物体,或者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说说“什么是周长”,例如: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课桌面一周的长度,就是课桌面的周长;三角形一周的长度,就是三角形的周

9、长;长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等等。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什么是周长”,而且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计划用时5分钟(三)运用知识,深化认识。 创设“闯关”情境,激发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下面的学习中去。第一关:先描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并说一说什么是它的周长,然后在量一量,计算它们的周长。(采用学生学过的规则图形。)通过这个练习,加深学生对周长含义的理解。 第二关: 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先让学生想一想,然后借助学具,采用适当的方法,小组合作。量圆这样的曲线图形的周长是难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究,找出测量圆的周长的一般方法:可以用线围圆一周,这条线的长就是

10、圆的周长。也可以在圆某个位置做个记号,把圆形滚动一周,量出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圆形的周长。这个练习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开动学生的大脑。 第三关: 课本45页第三题,每小题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吗?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先作出自己的判断,再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在班级发言时,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平移边线的过程,直观地让学生看出第一组的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第二题的两个图形的周长不一样。设计这个练习,让学生感受平移的数学思想,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计划用时17分钟(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我设计了下面两个问题进行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关周长的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这样的小结,可把

11、本节所学的知识、技能及思维方法进行归纳梳理。 计划用时3分钟(五)课后练习:(1)课后找一片自己最喜欢的树叶测量它的周长,并与同伴说说你的方法。 (2)量一量你的腰围和头围,并与同伴说一说。 这样从课内拓展到课外,既丰富了教材内容,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限延伸。 五、说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这样的板书设计,既简单明了,又突出了重点。 六、教学评价: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应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学生是否充分应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观察、操作、探究、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去。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应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他们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否与同学合作,将自己的方法和思考过程与他人进行交流,以便共同解决问题等。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还多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