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项目作业计划_范文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0360095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项目作业计划_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项目作业计划_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项目作业计划_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项目作业计划_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项目作业计划_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项目作业计划_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项目作业计划_范文(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泓域咨询/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项目作业计划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项目作业计划xxx有限责任公司目录一、 项目简介3二、 公司简介7三、 产业环境分析8四、 电池热管理系统:液冷是目前主流趋势,直冷是未来发展方向9五、 必要性分析11六、 单一作业中心的排序11七、 排序问题描述13八、 概述17九、 生产进度控制17十、 员工任务指派19十一、 制订服务作业计划的方法21十二、 投资计划方案24建设投资估算表26建设期利息估算表27流动资金估算表28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29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31十三、 经济效益及财务分析3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3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

2、表3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3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37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40一、 项目简介(一)项目单位项目单位:xxx有限责任公司(二)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园区,占地面积约23.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建设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5333.00(折合约23.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23026.36。其中:主体工程15742.14,仓储工程3193.53,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2230.86,公共工程1859.83。(四)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x有限责任公司将项目工

3、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五)项目提出的理由1、不断提升技术研发实力是巩固行业地位的必要措施公司长期积累已取得了较丰富的研发成果。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公司产品不断往精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投资项目的建设,将支持公司在相关领域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实力,加快产品开发速度,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满足行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求,巩固并增强公司在行业内的优势竞争地位,为建设国际一流的研发平台提供充实保障。2、公司行业地位突出,项目具备实施基础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专注于行业领域,已形成

4、了包括自主研发、品牌、质量、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核心竞争优势,行业地位突出,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生产方面,公司拥有良好生产管理基础,并且拥有国际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并与科研院所、高校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已形成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和创新机制,具备进一步升级改造的条件;在营销网络建设方面,公司通过多年发展已建立了良好的营销服务体系,营销网络拓展具备可复制性。政策支持叠加供给侧改善,新能源乘用车加速渗透。2018年以来随着双积分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实施,自主品牌发力电动汽车市场,续航和动力性能逐步满足消费者需求,新能源汽车持续渗

5、透。2021年我国乘用车销量21482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3334万辆,渗透率为155%;2018-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CAGR为550%。随着政策持续发力,新车型不断推出,预计新能源汽车将维持高景气度。(六)建设投资估算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9824.6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594.9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31%;建设期利息197.9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1%;流动资金2031.7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68%。2、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7594.97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

6、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6552.19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872.67万元,预备费170.11万元。(七)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204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5578.56万元,纳税总额2187.04万元,净利润3535.03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7.91%,财务净现值6606.33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35年。2、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15333.00约23.00亩1.1总建筑面积23026.36容积率1.501.2基底面积8739.81建筑系数57.00%1.3投资强度

7、万元/亩320.982总投资万元9824.602.1建设投资万元7594.972.1.1工程费用万元6552.19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872.672.1.3预备费万元170.112.2建设期利息万元197.922.3流动资金万元2031.713资金筹措万元9824.603.1自筹资金万元5785.363.2银行贷款万元4039.244营业收入万元204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15578.566利润总额万元4713.377净利润万元3535.038所得税万元1178.349增值税万元900.6310税金及附加万元108.0711纳税总额万元2187.0412工业增加值万元

8、7188.6613盈亏平衡点万元6265.41产值14回收期年5.35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7.91%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6606.33所得税后二、 公司简介(一)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x有限责任公司2、法定代表人:严xx3、注册资本:131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1-4-227、营业期限:2011-4-22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公司简介公司不断建设和完善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实施“互联网+”企业专项行动,推广适合企业需求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互联网和信息技

9、术在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的应用,业通过信息化提高效率和效益。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培育产业链,打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三、 产业环境分析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推动科技、要素、产业、产品、组织、管理、品牌、业态、商业模式全面创新,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发挥创新对拉动经济增长、推进结构优化、促进动力转换的乘数效应,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

10、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二)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平台为支撑、市场为导向、政策为保障,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三)拓展发展新空间。以优化空间结构、推进集中发展、增强承载能力为重点,挖掘区域发展潜能,激发区域经济活力。(四)构建产业新体系。围绕“五大基地”建设,紧扣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五)推进金融创新。发展银行、保险、期货、证券、基金、信托和租赁等金融业,运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能力。(六)发展互

11、联网经济。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变革的重大机遇,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信息网络技术全方位应用。(七)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四、 电池热管理系统:液冷是目前主流趋势,直冷是未来发展方向电池热管理要求不断提升,液冷技术为主流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温度直接制约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当前电池热管理主要分为风冷、液冷和直冷三种技术方案。相较于新能源公交车、部分A00级纯电动车以及早起混动车型采用风冷技术路线,当前随着电芯能量密度提升、快充技术的发展迭代,风冷技术路线无法保证电池处于最佳工况温度区间,而直冷技

12、术路线较前者难度较大,因此液冷技术路线逐步取代风冷成为当前OEM主流方案。风冷技术简单、成本低但换热效果不能满足当前新能源车热管理需求。风冷技术按照风的流动动力可分为被动式(自然冷却)和主动式(强制冷却);按照风冷系统风道可分为串联式和并联式,其以低温空气作为介质,利用风的对流降低动力电池的温度。被动式风冷是将外部空气或乘员舱空气与电池包表面形成的对流从而带走热量;主动式风冷是利用鼓风机将空气通过蒸发器降温再与电池包表面形成对流从而散热。风冷系统结构相较于液冷和直冷方案较为简单、成本低,但其换热系数较低,冷却速度较慢、电池内部换热不均匀,且换热效果受外界影响,目前逐步被液冷、直冷系统所取代。液

13、冷模式换热效果好,是目前电池热管理主流技术方案。液冷技术路线主要以冷却剂(水和乙二醇)作为制冷剂,通过空调制冷/制热回路与动力电池制冷/制热回路并联耦合。其工作原理首先通过电动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态,接着经过冷凝器和储液罐(过滤水和杂质)后形成低温高压的液态,经过电子膨胀阀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从而进入电池冷却器,在电池冷却器(Chiller)制冷剂与冷却液进行充分换热,热量被制冷剂带走。当电池温度较低时,可以通过PTC(热敏电阻)加热冷却液达到制热效果。液冷换热效果优于风冷,目前是主流车型配置的电池热管理解决方案。直冷模式制热效果好但成本较高。直冷技术路线采用空调系统制冷剂(R124a

14、、CO2等)直接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制冷剂通过储液罐和膨胀阀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直接与电池包内部的冷却板进行热交换,进而将动力电池内部的热量带出。直冷模式制热效果较好,但制冷剂用量大、成本高,目前直冷方案使用较少。五、 必要性分析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六、 单一作业中心的排序对于多个作业在一个作业中心加工的情况,无论以什么样的顺序把待加工作业安排到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