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阳明心学与儒、释、道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0359389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漫谈阳明心学与儒、释、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漫谈阳明心学与儒、释、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漫谈阳明心学与儒、释、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漫谈阳明心学与儒、释、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漫谈阳明心学与儒、释、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漫谈阳明心学与儒、释、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漫谈阳明心学与儒、释、道王阳明作为一个哲学家,不但在哲学领域成就很高,在军事领域, 也是屡建奇功,这在中外历史上,是个例外。所以,有人对王阳明的 心学,甚是好奇,于是,用西方哲学的解构主义,对其进行了一番解 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王阳明心学,是儒释道的混合体。对于这一结论,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就我个人的观点,是 既赞成又反对。一、阳明心学与儒家的关系阳明心学的主体就是儒学,它远接孟子,近承陆九渊,与北宋五子中的大程子程颢的思想也比较接近。二、阳明心学与佛教的关系心学与佛教的关系非常紧密,下面从3个方面进行论述1. 先从宏观方面来谈。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以来,它对中国 思想、文化产生了极大

2、的影响。中国哲学史中,隋唐佛学是一个重要 的阶段。宋明理学就是在隋唐佛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没有隋唐的 佛学,宋明理学肯定不是现在的样子。佛教传入中国后,不与佛教结缘的中国士大夫,恐怕是极少数。 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坚决反对佛教。但最后,韩愈与大巅和尚往来 甚密。也就是说,儒家精英,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我们知道,程朱理学,其中最重要的概念,也是其最高哲学范畴“理”,就是来源于华严宗所创立的一对范畴“理和事”,华严宗的 第二代传人宗密,已引进了“气”的概念。二程、朱熹所使用的理、 气,都是来源佛教。由此可知,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2. 从中观(不是佛教的中观学派,介于宏观与微观层面的

3、部分) 层面看,佛教对王阳明哲学思想的影响很大。现举一例。近代知名的 佛教学者熊十力,按他自己的说法,没有参考任何人而独立创建了佛 教的一个新的理论,新唯识论。然而,近代学者通过对新唯识论的研 究后发现,它只不过是王阳明心学的翻版而已。3. 从微观上来说,王阳明的思想,如“四句教”中的“无善无恶 心之体”,就是来自禅宗,这在学术界已得到公认。又比如,王阳明 的“良知”,从我个人的观点看,与慧能的“佛性”,非常相像。在 读坛经时,每每读到关于“佛性”的论述,总是感觉与王阳明的 “良知”很像。由此,可以肯定地说,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从佛教哲学中,吸收 了很多成份。三、阳明心学与道教的关系道家与道教并

4、不是同一个概念。但道教往往将道家哲学作为自己 的哲学。所以,讨论道教哲学与道家哲学时,也不可能分得太清。有 人攻击朱熹近道,其实,王阳明也与道教关系密切。王阳明从小身体不好,体弱多病。因此,他希望跟随道教道士学 习养生之术。这里说一个故事。据冯梦龙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中记载, 王阳明大婚的当天,他在南昌市铁柱宫与一道士学习养生之道。道士 对他说“养生之说,无过一静,老子清静,庄子逍遥,惟清静而后 能逍遥也。因教先生以道引之法,先生恍然有悟。”此后相当长一 段时间,王阳明对道教心向往之。如果不是王阳明有一个坚定的成圣信念,也许,他就皈依了道教四、结论王阳明哲学思想,除了儒家思想外,还受到佛、道的影响,这是 肯定的。阳明心学中有儒、释、道三种成份,但不等于是三家的混合。就 像物质,水是由氢氧组成,但它不是氢氧。金刚石、石墨烯的元素都 是炭,然而其性质完全不同。个人观点,阳明心学,包含了儒、释、道的成份,但不是其混合, 而是以儒、释、道为基础,独立构建的以致良知为核心的哲学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