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小兵张嘎夺枪记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0359309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6小兵张嘎夺枪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6小兵张嘎夺枪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6小兵张嘎夺枪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6小兵张嘎夺枪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6小兵张嘎夺枪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6小兵张嘎夺枪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6小兵张嘎夺枪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积中心学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课题26.小兵张嘎夺枪记计划课时2授课人丁少霞教学内容分析小兵张嘎夺枪记一课是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记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小兵张嘎不畏强敌,从鬼子手中夺下手枪的故事,赞扬了小兵张嘎的机智勇敢。课文以“枪”为主线,按小兵张嘎“发现枪勇夺枪比试枪”的顺序讲述,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人物形象鲜明 ,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情感熏陶。教学目标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2.通过多读、有感情地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3.通过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4.通过课文的学习,理解课文中嘎子的聪明机智以及为了保护

2、战友与鬼子斗智斗勇的果断勇敢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嘎子是个怎么样的孩子。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思路本篇课文是写人的文章,教学时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内心的描写,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还应该有意识地把作者的思想融于课文的分析中,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领悟作者的意图,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从而激起向英雄学习的强烈愿望,使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达到文道统一的目的,我分为两课时,见后面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 备一谈话,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检查读书效

3、果。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一.复习,导入新课。二.再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三.精读课文,体会嘎子的精神品质。第一课时1、同学们,我们从小到大认识了哪些战斗的小英雄?2、那么在这些英雄中你最佩服的是谁?请你简单地说说喜欢他的原因。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小英雄嘎子。板书课题:小兵张嘎夺枪记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以下词语:龇牙咧嘴气势汹汹见势不妙目不转睛嚎叫太君踹开扫帚手腕胳膊2课文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情? 1出示生字,练读。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交流,互相释疑。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

4、了什么内容?2各个小组在小组内先相互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代表准备发言。第二课时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余思考:课文各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指名评价朗读情况:是否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3.指名回答各段的段意。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讨论:课文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嘎子的聪明、机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的勇敢、奋不顾身?3.反馈学习情况。4.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总结。5.出示文中的句子(1)嘎子眼珠子一转,快步向前,横在院门口,说:“你们想干什么?”(2)嘎子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3)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支手枪,恨不得伸手就把它摘下来。6

5、.全班一起朗读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结合上下文说说表现了嘎子怎样的心情。7.表现嘎子机智勇敢的语句:(1)嘎子故意放大声音说:“我给你们拿去不成吗?我家里有病人。”(2)嘎子见拦不住,便朝里面大声喊:“爸爸,外面有两个太君,非要上咱们家来!”(3)嘎子正站在院门口急忙把门一关(4)嘎子连忙抓起身边的扫帚,使出浑身力气朝鬼子身上拍去扑上去,用身子使劲压住了他的胳膊,又狠狠咬住他的手腕,把手枪夺了下来。8.你知道嘎子为什么希望有一支手枪吗?9.嘎子夺到了手枪,他的心情怎样?找出具体的语句来说明。10.此时的嘎子会想些什么呢?11.你们说嘎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

6、学生自由谈)(学生只要围绕课文内容与“小兵张嘎”进行发言。)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反馈分段情况。回顾总结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看出嘎子的聪明、机智)(急中生智)(勇敢、聪明)(勇敢、机智、不怕牺牲)(想为奶奶报仇,因为奶奶是被鬼子杀害的。)(嘎子是一个聪明、勇敢、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孩子,还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孩子。)让学生初步了解抗日战争中的英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协作能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后再让学生复述课文,能有效地突破本课的难点。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达到自我教育为目的 (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这些特点进行描写)。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达到自我教育为目的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 审核人:贾万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