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睑和酒窝性状调查及遗传分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0358178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睑和酒窝性状调查及遗传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眼睑和酒窝性状调查及遗传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眼睑和酒窝性状调查及遗传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眼睑和酒窝性状调查及遗传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睑和酒窝性状调查及遗传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 通过对不同人群的眼睑和酒窝性状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眼睑 的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遗传,男性的双眼皮、单眼皮、一单一双的出现比率分别为0.659、0.286、 0.055,其显性基因频率为0.465(单一双算为显性),隐性基因频率为0.535;女性的双眼皮、单眼皮、 一单一双的出现比率分别为0.761、0.202、0.037,其显性基因频率为0.551,隐性基因频率为0.449。 酒窝的无酒窝对有酒窝为显性遗传,男性的无酒窝、两个酒窝、一个酒窝的出现比率分别为0.769、 0.165、0.066,其显性基因频率为0.551,隐性基因频率为0.449 (一个酒窝算为隐

2、性);女性的无酒窝、 两个酒窝、一个酒窝的出现比率分别为0.826、0.147、0.028,其显性基因频率为0.582,隐性基因频率 为0.418。通过对眼睑和酒窝性状调查及遗传分析,掌握其遗传特点及基因频率。关键词 双眼皮;单眼皮;酒窝;遗传分析;基因频率引关于人类形态特征有美人尖、十指自然相嵌、大拇指自然弯曲度、酒窝、上眼睑、耳垂、卷舌 等,而对其的研究报道有很多,如张新伟和张慧英对汉族和回族单双眼皮性状的调查及遗传性分析, 张建龙和潘伟槐对绍兴地区的美人尖等四对性状的调查分析,余跃生尊引对贵州多个名族的遗传规律 的研究,此外还有季克强、邵文全对眼睑性状的研究。但对酒窝的研究比较少见,有张

3、建龙2 等对 山西汉族性状遗传的调查研究可进一步了解本地区人群的体质特征,对研究数据库进行补充丰富,尤其 是关于酒窝研究的数据资料补充,具有一定的意义,有利于其他研究的参考。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实验以太原师范学院学生为对象,随机调查生物系、化学系、物理系各17人及其家庭成员,共 200人,均身体健康,未人为改变相貌,(如:整容),且均为山西省汉族人。对几个家庭进行详细调查。 1.2方法本次调查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人类的眼睑和酒窝性状进行调查,利用Hardy-Weinberg定律7-8计算 各性状的出现比率和基因频率,并绘制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家庭的遗传图谱。2调查结果2.1家庭遗传图一号家庭(

4、眼皮性状):IIIII13161718双眼皮男女单眼皮男女二号家庭(酒窝性状):12)45丄-O6 On -8卜10社 001514IIIII5 I 6 o12781314910 o 无酒窝男女有酒窝男女2.2两对性状的遗传分析眼睑和酒窝性状的调查结果表遗传性状男性女性总人 数/人总出现 比率人数/人显性基 因频率隐性基 因频率出现 比率人数/人显性基 因频率隐性基 因频率出现 比率双600.659830.7611430.715眼 ”单260.286220.202480.240睑0.4650.5350.5510.449单+双50.05540.03790.045总数91109200无700.76

5、9900.8261600.800酒窝有双150.5190.4810.165160.5820.4180.147310.155单60.06630.02890.045总数91109200注:在计算眼睑显性基因频率时包括一单一双,计算酒窝隐性基因频率时包括一个酒窝3讨论3.1家庭图谱遗传分析3.1.1 一号家庭图谱分析从II5、6、11115和Illi、12、11118可知:父母均为无酒窝,而产生了有酒窝后代,可判断无酒窝 由显性基因控制,而有酒窝由隐形基因控制。从II、2及II9和II7、8和III13可判定,该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假设在Y染色体上,II9、III 13为无酒窝,与调查结果不符)从

6、II3、4、11114和I111. 12.018可知,控制眼皮的基因不在X染色体上。(假设在X染色体上, 则II3、4的后代中男性都为单眼皮,II11、12的后代中女性都为双眼皮,与调查结果不符)因此,可断定控制眼皮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遗传。3.1.2二号家庭图谱分析从II7、8、11113可知:父母均为双眼皮,而产生了单眼皮后代,可判断双眼皮由显性基因控制, 而单眼皮由隐形基因控制。从I 1、2及其后代的形状特征可判定,该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假设在Y染色体上,则I 1、2 的后代中男性都为单眼皮,与调查结果不符)从II、2、114可知,控制眼皮的基因不在X染色体上。(假

7、设在X染色体上,贝和14为无酒窝,与 调查结果不符)因此,可断定控制酒窝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无酒窝对有酒窝为显性遗传。3.2两对性状基因频率分析3.2.1眼睑俗称“眼皮”双眼皮由显性基因控制,单眼皮由隐性基因控制。由调查数据显示男性显隐性出现 率之比(0.714/0.286)为2.497:1,女性显隐性出现率之(0.798/0.202)比为3.950:1,女性的显性 基因频率高于男性。总显隐性出现率之比(0.760/0.240)为3.167:1,说明眼睑性状遗传基本符合孟 德尔遗传规律,进一步证明控制该性状的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在调查中出现了少数一单一双的现象,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的

8、作用而致,或者基因的纯和和杂合 有关。有两个人的眼皮由单眼皮变为双眼皮,其中一个人是在一次高烧后改变,可见,眼睑性状可能 很容易受环境影响,又有人提出可能是由于基因激活时期因人而异或与人在发育中的内分泌有关6但没 有相关实验数据提供证明。固关于此方面的机制需进一步研究。3.2.2酒窝酒窝,亦称笑窝或笑靥,其原理是颊脂垫的局部稀薄,造成皮肤与颊肌粘连,当颊肌收缩时皮肤 形成凹陷,进而形成酒窝。无酒窝由显性基因控制,有酒窝由隐性基因控制。由调查数据显示男性显隐 性出现率之比(0.769/0.231)比为3.329:1,女性显隐性出现率之(0.826/0.175)比为4.720:1,女 性的显性基因

9、频率明显高于男性。总显隐性出现率之比(0.800/0.200)为4.000:1,此实验结果略不 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可能与调查人数过少有关。因此做类似实验时,应尽可能扩大调查范围,以确保 结果准确性。调查中有的人只有一个酒窝,且酒窝位置不同。它可在面部许多地方出现,多数人出现在颊部, 其次是在嘴角旁。关于其机制的研究尚未见报道,需进一步调查研究。参考文献1张新伟,张慧英单双眼皮性状调查及遗传性分析南昌教育学院学报J, 2011,26 (3) :192-1942张建龙,潘伟槐人类美人尖等4对性状的调查及遗传分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J,1997,17(5) :59-623余跃生,张勋,张艳丽,等贵州七个名族群体遗传学特征的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06, 13 (2): 224-2274季克强关于人类眼皮性状遗传的调查分析.科学教育J, 2000,4 (6): 51-535邵文全眼睑的遗传科学教育J, 2009,1 (15): 806董自梅关于眼皮性状的调查濮阳教育学院学报J, 1997,1:33-347徐维衡医学遗传学基础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联合出版社,1996.8程卫东.基因频率与遗传概率.生物学教学J, 2004,29 (7): 38-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