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学考试重点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0355825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灾害学考试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灾害学考试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灾害学考试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灾害学考试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灾害学考试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灾害学考试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灾害学考试重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绪论灾害:指某一地区,由内部演化或外部作用造成的,对人类生存环境、人身安全与社会财富 构成严重危害,以至超过该地区抗灾能力,进而丧失其全部或部分功能的自然-社会现象。 地区承载力:指某地区对一种或多种灾害的抗御能力、救助能力与恢复能力的综合,它反映 了该地区抗御灾害的综合水平。灾害学:它是揭示灾害形成、发生于发展规律,建立灾害评价体系,探求减轻灾害途径的一 门综合性学科。灾害学内容:包括灾害运动学、灾害成因动力学、灾害预测学、灾害防治对策学。1地质灾害地震:当地下某处岩层突然破裂或因局部岩层塌陷、火山喷发等发出震动,并以波的形式传 到地表引起地面的颠簸和摇晃,这种地面运动称为地震。震源:地球

2、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震中:地面上与震源正相对的地方。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喜马拉雅一地中海地震带。我国东临环太平洋地震带, 西处喜马拉雅一地中海地震带。构造地震:由于地壳运动产生的自然力推挤地壳岩层,岩层薄弱部位突然发生断裂错动,在 构造变动中引起的地震称作构造地震。褶皱和断裂是地壳岩层变形的两种基本构造形态。我国采用“小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作为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准则。滑坡和泥石流的区别和防治:滑坡:那些构成斜坡体的岩土在重力作用下失稳,沿着坡体内部的一个(或几个)软 弱结构面(带)作整体性下滑的现象。泥石流:沟谷中、坡面上平时因风化、岩崩等堆积的大量固体物质,在暴雨、

3、水库决 口等产生的洪水作用下,固、液两种物质共同运动产生的特殊洪流。滑坡的防治:1、减轻诱发滑坡的外部环境条件,如截流排水、卸荷减载、坡面防护。2、改善边坡内部力学特征和物质结构,如改良土质。3、设置抗滑工程直接阻止滑坡的发展,如抗滑桩、挡土墙、预应力锚固。泥石流的防治:1、防止泥石流的生物措施。如恢复或培育植被、合理耕牧。2、防止泥石流的工程措施。蓄水、引水工程,支档工程。拦挡泥石流, 排导泥石流。储淤工程。2气象环流与气象灾害1. 决定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太阳辐射能随纬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地球绕轴自传作用 海陆分布与洋流的影响地形的影响2. 防洪减灾的主要措施: 防洪工程措施包括水库工程、堤防

4、工程等 河道整治工程包括护岸工程、整治建筑物、河道整治工程等 分洪工程包括进洪设施、分洪道、滞洪区 非工程措施包括提高对洪水的适应能力、改变损失分担形式3. 龙卷风灾害的致灾原因: 异常强风的侵袭 极端低压的危害 强烈上升气流的危害4. 热带气旋灾害的概念热带气旋是生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伴有狂风暴雨的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做逆时针旋转, 在南半球作顺时针旋转。它围绕自己中心旋转的同时不断向前移动,其形状像旋转的陀螺边 行边转。四个等级: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67级称作亚热带低压,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89级 称作热带风暴,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1011级称作强热带风暴,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大 于等于1

5、2级称作台风。5. 热带气旋灾害的防御 修筑海塘 绿化造林 按抗风标准设计建筑物强度 重视并加强热带气旋预报 做好防御热带气旋各种准备 海上船只防御热带气旋6. 干旱灾害的防御 南水北调 兴修水利和科学灌溉 植被建设7. 重视干旱灾害的预报8. 人工增雨(抗旱增雨的主动性措施,是在有形成降雨条件的云层中播撒催化剂,促使云 层早下雨、下大雨,雨滴是由凝结核吸收云层中水分而形成的,云中水滴由小增大,当其重 量超过空气浮力时,雨滴下降成为雨。)拦截和蓄存雨水、雾水。10、广耐寒品种和抗旱播种法11、免耕法12、赤潮发生的原因赤潮发生的基本原因是赤潮生物的暴发性生长和聚集。赤潮生物的暴发性生长和聚集是

6、因为 海区中具有产生赤潮的营养物质基础和诱发因素。海域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 物质基础。赤潮发生还必须有某些特殊的微量物质参与,这些微量物质有人把它看成是诱发 因素。另为,赤潮发生还需要一下主要物质:水温、盐度、水文气象、潮流速度与水体交换 能力、日照强度和日照时间。3环境灾害3.1大气污染及其防治:1. 认为污染大致可分为三类: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3.2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危害较严重的主要有一下几种:1. 颗粒悬浮物2.硫氧化物3.氮氧化物4.碳氧化物3.3大气结构分层:按照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可将大气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 成层。(臭氧层处于平

7、流层)三.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与大气稳定程度有密切关系,而大气稳定 性又与气温随高度分布情况有关。3.4大气污染防治:1.合理布局、全面规划2.严格环境管理(1)改变燃料构成,改进燃烧设备和燃烧技术。(2)采用和推广不产生或者少产生污染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改革生产工艺过程, 严格工艺操作方法,尽可能把污染物消除或控制在生产过程中,使产生的大气污染物降低到 最低程度。(3)设计和选用行之有效的工程治理技术,控制污染源的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使之不超 过当地污染物的允许浓度和环境容量。(4)绿化造林、发展植物净化。典型灾害:1.酸雨:pHV5.6的降水。酸雨具有异域影响效应

8、,产生酸雨的空气污染物可以是当地排放的,也可能是远方或者其他 地区迁移来的。酸雨问题直接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有关,控制和减少这类污染气体源的排放是最有 效的手段。针对我国能源污染特点,还可以提出以下措施:(1)调整工业布局,对污染大 户企业施以“关停并转治迁”的改造手段;(2)改进生产工艺,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杜绝 能源浪费和减少燃料单耗;(3)加强环境监测,强化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响应的标准和规范。3.36温室气体:CO2,CH4,CFCs,(主要)臭氧层中的臭氧消除反应:初级光化学反应式(O2+hv-2O,O3+hv-O2+O)次级光化学反应式(O+O2+MfO3+M,O+O3f 2O

9、2)氯氟烃及对其破坏臭氧作用的防治(主要自己看):ODP定义:单位质量物种引起的O3消 耗与单位质量CFC11引起的O3的损耗之比。水体污染及其污染源1. 工业废水(点污染源)2. 生活污水(点污染源)3. 农业排水(面污染源:没有固定的排放管道)有毒害作用的无机物(国际公认的6大毒性物质)1.氰化物2.砷3.汞4.镉5.铬6.铅无毒有机污染物(多属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自然生成德有机物)这种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友主要是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所以,一般都采用没升消耗氧的数量表 示水中耗氧有机物含量的指标。1. 生化需氧量BOD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使水样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生物氧 化,在一定

10、时间内所消耗的溶解氧量。生化需氧越高,水中耗氧有机物越多。2. 化学需氧量COD 氧化剂在氧化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量。COD越高污染越严重。3. 总需氧量 TOD 水中有机物中除含有碳外,还含有氢,氮,硫等元素。当有机物全 部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氮,硫被氧化为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此时所需的氧 量称总需氧量水处理方法概要代表性的水处理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生物法(了解)4人为灾害4.1.1基本概述人为灾害是由于人或群体的生产、生活及生存活动及其行为后果,对人类的生存、繁 衍和发展以及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所产生危害的事或物。人为灾害的产生,一般认为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人设计、制造的

11、东西)的不安全 状态;环境(生产、生活、生存)的不安全、不卫生氛围。若按人或人群的活动范围和行为主体来分,大致有以下3类:(1)生产活动型(2)社 交活动型(3)人为致灾型4.4.1环境噪声源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噪声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环境噪音标准,影响人们的 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声音。污染城市声环境的主要噪声源有:工业生产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建筑施工噪 声;社会生活噪声。4.4.2噪声的危害及允许标准噪声的危害和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损伤人的听力、诱发多种疾病,影响人们的生 活和工作,而且降低生产率,干扰语言交谈和通讯联络,高强度噪声还会影响设备正常运转, 有时还能损坏建筑物。4.4

12、.3城市环境噪声的控制1. 降低声源噪声 降低生源噪声是控制噪声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措施。通过研制和选择 低噪声设备,改进生产加工工艺,提高机械设备的加工精度和装备质量,使发声体变为不发 声体,或者大力降低发声体的辐射功率。2. 在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限制和改变噪声的传播途径,加速声在传播途中的衰减, 以减少传到听者的声能。3. 受声者的噪声防护 在当前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还不能把所有产所的噪声控制在规 定的噪声允许标准以下,个体防护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5灾害风险分析及其评估灾害风险分析及其评估1. 灾害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灾害的风险管理,是在灾害的影响因素预测的基础上,对灾害 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和

13、作用以及灾害管理对策实施结果进行管理2. 灾害风险根系的主要内容:风险识别风险估计与评价风险处理风险决策3. 风险分析的一般程序: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处理风险决策4. 灾害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由各灾种的专家提供给定区域内自然致灾因子发生时、空、强 的可能性数值,由防灾减灾工程师依据致灾因子强度,提供人类社会系统各种破坏的能性数 值,由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依据破坏程度,推测各种损失的可能性数值,而后,由自然灾 害风险分析人员将3个环节的可能性数值组合起来,给出损失风险。5. 风险识别的内容:(1)城市灾害基础的资料调查(2)城市风险调查(3)事故风险调查(4)潜在风险调查6灾害应急与管理一、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素:10点1.组织机构及其责任;2.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3.通知报告和报警系统;4.应急设备和设施5.应急评价能力与资源;6.保护措施程序;7.信息发布和公众教育;8.事故后的恢复程序9. 培训和演练;10.应急预案的维护二、城市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流程1.确立应急预案的类型;2.选择应急预案的编制人员和编制负责人;3.收集资料;4.危险源辨 识及风险评价;5.确定应急反应组织的人员责任;6.评估应急能力;7.建立应急反应组织 8.评审现有应急预案;9.预案的培训和演习;10.应急预案的修订,测试和维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