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0355067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校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校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校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教师师德师风_参考演讲稿 记得法国有位作家卢梭说过:“典范!典范!没有典范,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本人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做为老师,每个老师的师德就好像这里的“典范”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模样,因而说老师是旗帜,学生他们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老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老师假设不是好的路标,你讲的道理再透,教育的方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无雨之云、无光之灯!每个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

2、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明晰而精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都有意或无意地进展着现场的观摩表演,这确实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构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中国教育报刊载过:北京十杰老师孙维刚被他的学生称为“思想和灵魂的导师,终生学习的楷模”。考入清华大学的王一在转为正式党员的汇报中谈到了中学的班主任孙维刚老师时说:“我们的心灵从他的言行中得到了净化。大家热爱劳动,来自恩师每天早晨到教室清扫卫生;大家良好的涵养,来自恩师每天上下班都和看门的老大爷亲切地打招呼;大家严格恪守纪律,来自恩师迟到了便向我们做检讨,甚至到教室外面罚站;大家艰辛朴素,来自恩师一年四季仅仅两

3、套旧外衣。”王一汇报中还说:“尽管如今我不在孙老师身旁倾听他的教导,但他的形象经常闪如今我的脑海。尤其是当我打开录音机再次倾听我们最后一次班会录音时”师德无价。学子对恩师的跟随,好像云翔而影从。 没有什么比师魂的阳光更有无穷的魅力的了。没有什么比师行的典范更有无比的功能的了。我出身于教育世家,如今是一名乡镇中学的一般老师。从教至今已经有十个年头,我深深地感到老师的物质生活相对贫寒,但精神生活却无比充实。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不由得让人身心激动,大概融入到无比圣洁的情境,生命也因而赢得了绚丽的升华。我们的奉献尽管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

4、一片纯洁的天地。那深夜窗下不眠的灯光,作业本上殷红的心血,课堂内外淳淳的教导,一点一滴,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老师的道德品行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师德是老师最重要的素养,是老师之灵魂。今天,面对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新情势、新任务,面对课程改革的新标准、新要求,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师德涵养。首先,我们要自觉制造老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让本人有价值、有尊严地活着,应成为我们的职业立场。只有如此,我们在喧嚣的花花世界才不至于轻易迷失本人。比方,在面对家长物

5、质上的“尊重”时,面对市场经济的遍地引诱时,我们该如何固守本人的价值观念,坚持本人的生活信条呢我想最关键的依然,你是否找到了从事这个职业的尊严、价值与激动人心的幸福假如找到了,面对家长,我们将成为他们思想上的朋友、育人中的伙伴。只有如此,朴素而平凡的老师生活才会变得充满智慧与人格的挑战,天天面对的学生在我们眼中才会每天都是新的。这确实是老师独有的享受。也只有如此,老师职业才能真正成为令人羡慕和富有内在尊严的职业。 第二,我们要在真实的道德冲突中实现道德的开展。老师也是真实生活情境的个体,在那些复杂而难以取舍的道德冲突面前,有时侯,要做出正确的推断非常难。但只有如此的真实经历,才真正考验着我们的道德。我只想说,“德”是一个人内心对本人的要求,底线高了,“品”自然就高。一些失误往往确实是由于降低了本人的底线,只有在真实的经历中本人与本人对抗,师德素养才会有所提高。第三,我们要坚持学习,不断丰富开展本人的精神世界。师德不是靠讲出来的,而是靠内心世界的丰富、文化底蕴的提升、人格素养的完善。所谓德者,得也。老师师德的提升,关键还在于文化、艺术、心理、社会等诸多精神营养的植入。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要以陶行知先生“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守住心灵的宁静,建立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精神家园,不仅做为人民效劳的老师,而且做让人民满意的老师,让我们一起携手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