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考复习基础知识要点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0352256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基础知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基础知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基础知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基础知识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基础知识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基础知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中考复习基础知识要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化学中考复习基础知识要点 一、熟练运用下列知识1、前二十号元素名称及符号1氢(H) 2氦(He) 3 锂(Li) 4铍(Be) 5硼(B) 6碳(C) 7氮(N) 8氧(O) 9氟(F) 10氖(Ne)11钠(Na) 12镁(Mg) 13铝(Al) 14硅(Si) 15磷(P) 16硫(S) 17氯(Cl) 18氩(Ar) 19钾(K) 20钙(Ca) (1)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必须大写。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2)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微观: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注意:金属元素、固态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 素的符号除了有以上两种意义

2、,还有第三种意义,表示该元素的单质。2、化合价口诀(化合价一定背会并掌握)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氯负一价最常见,通常氧是负二价;铜有正二铝正三,铁有正二和正三;碳有正二和正四,硫有负二正四六;金正非负单质零, 左正右负要记清; 为零归则牢记住,未知价数快速求。 3、常见的原子团(一正四负)OH- 氢氧根离子 CO3 2- 碳酸根离子 SO4 2-硫酸根离子 NO3 - 硝酸根离子 NH4+ 铵根离子4、离子与化合价的关系 阳离子显正价,阴离子显负价,阴阳离子的电荷数目等于化合价数。5、根据化学式判断某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1)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为零规则” 即

3、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2)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正价左负价右, 化合价标上头; 先约简后交叉, 代数和必为零。注意:写完化学式定要用为零规则判断是否正确!6、常见的几种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盐:白色沉淀: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不溶于稀HNO3) 等碱:蓝色沉淀:Cu(OH)2 红褐色沉淀:Fe(OH)3 白色沉淀:Mg(OH)2等弱碱7、金属性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谐音记忆:嫁给那美女 新帖喜钱轻 统共赢百斤应用: 金属位置越靠前,化学性质越活泼。【应用可判

4、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活泼金属在氢前,放入酸中可得氢(H2 )。 金属之间前置后,反应需在溶液中。混合盐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 注意: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为2价的亚铁。8、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

5、(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双原子分子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 Cl2(氯气)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氧化物:读成“氧化某”, 如 MgO 氧化镁 Al2O3 氧化铝 Fe2O3氧化铁酸 H+ + 酸根离子(C1、SO42、CO32、NO3 )“某酸”如HCl(盐酸) H2SO4(硫酸) HNO3(硝酸)H2CO3 (碳酸)碱 金属离子(或NH4+) + OH “氢氧化某”如NaOH KOH Ba(OH)2 Ca(OH)2 四种强碱, 弱碱都要是难溶物(NH4OH除外)盐 金属离子(或NH4

6、+)+ 酸根离子 “某酸某”如NaCl、BaSO4、KNO3 、NH4Cl、NaHCO39、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属于原子;属于离子;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属于同种元素;属于金属元素。10、几个重要的概念混合物:含多种物质 纯净物:只含一种物质(能写出化学式的)单质:由一种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酸:解离出氢离子和酸根离子 碱:解离出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盐: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氧化物: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 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有机物:大多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包括CO CO2 H2CO3 碳酸盐)11、其他缺维生素A夜盲症 缺维生

7、素C坏血病 缺维生素D佝偻病缺铁元素贫血 缺碘元素甲状腺 老年人缺钙元素骨质疏松二 素符号或化学式周围数字的意义 1、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元素符号上方的数字表示化合价数。3、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的电荷数。4、离子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5、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6、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小数字表示某物质个分子中某原子的个数。注意:“1” 的正确使用,只有在表示化合价时“1” 才写出!三 中化学各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左反应右生成 中间写两横,写完化学式 接着就配平,条件挨等号 气沉要注明。2、酸、碱、盐、单质、氧化物的主要化学性质(1

8、)酸 + 活泼金属 盐 + 氢气 Zn + H2SO4 = ZnSO4 + H2 Fe + 2HCl= FeCl2 + H2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的氢气与化合价/Mr有关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反应后,溶液质量变重,金属变轻。(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Fe + CuSO4 =FeSO4 + Cu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重,金属变轻。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轻,金属变重。(3)金属氧化物 +

9、 酸 盐 + 水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4)非金属氧化物 + 碱 盐 + 水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5)酸 + 碱 盐 + 水( 中和反应 )HCl + NaOH = NaCl +H2O (6)酸 + 盐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CaCO3+2HCl= CaCl2+H2O+CO2 (7)碱 + 盐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Ca(OH)2 + Na2CO3= 2NaOH + CaCO3 (8)盐 + 盐 两种新盐 NaCl + AgNO3 = AgCl+ NaNO3 3、初中化学重要化学方程式(按基本反应类型归纳)()化合反

10、应 A+B CC + O2 点燃 CO2 3Fe + 2O2 点 燃 Fe3O42H2 + O2 点燃 2H2O CO2+C高温2CO()分解反应 A B+C2H2O2 MnO2 2H2O+ O2 H2CO3 =H2O + CO2 2H2O 通电 2H2+ O2 CaCO3 高温 CaO + CO2 2KClO3 MnO2 2KCl+3O2 2KMnO4 K2MnO4 + MnO2 + O2()置换反应A+BC B+AC 氢气和碳还原金属氧化物 金属性活动顺序表的应用两类方程Fe + 2HCl = FeCl2 + H2 H2 + CuO= Cu + H2O()复分解反应AB+CD AD+CB酸

11、碱盐 双交换 价不变 气水淀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Fe2O3+6HCl=2FeCl3+3H2O()其它反应(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Fe2O3 + 3CO 高温 2Fe + 3CO2四、化学计算归纳(基本要求) 1、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百分比()。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是什么。

12、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关系。解题步骤(18字):设未知 写方程 找关系 列比例 求结果 写答案。牢记:根据方程式 已知一种物 其余都可求。 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算; 不纯物的计算; 注意: 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配平。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要准确。在计算时,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要相乘。 相关物质质量比一定要准确。3、有关溶液的计算 在有关溶液的计算中,要准确分析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其质量关系是: 溶液质量 = 溶剂质量 + 溶质质量注意,溶质质量不包括在溶液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主要题型有: 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

13、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已知溶液的质量和它的质量分数,求溶液里所含溶质和溶剂的质量。(配制溶液) 有关溶液的稀释或浓缩的计算。关键:稀释(或浓缩)前后溶质质量相等。题型:对已知浓度的溶液,求变化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加一定量的水稀释。b. 蒸发一定量的水。c. 加一定量固体溶质。 有关溶液质量、密度、体积之间的换算。与溶解度相关的计算(溶液最浓为饱和)。与化学方程式有关的综合计算。a.求某一反应物(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求某一反应物(固体且含杂质)中某成分的纯度(如石灰石中CaCO3的纯度)。c. 求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注意:凡是与溶液有关的计算,首先要找准溶液,再求溶质和溶液

14、质量,最后代入浓度公式进行计算。五、重要的实验及注意事项1、熟悉常用化学实验仪器。(1)、能给固体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等(2)、能给液体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烧杯(要垫石棉网)和烧瓶(要垫石棉网)等。(3)、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等。(4)、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2、熟练掌握 O2和CO2的实验室制取装置(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固体,加热型,如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如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制O2的发生装置。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