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极惊世佛门公案三十则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0351992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皇极惊世佛门公案三十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皇极惊世佛门公案三十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皇极惊世佛门公案三十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皇极惊世佛门公案三十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皇极惊世佛门公案三十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皇极惊世佛门公案三十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皇极惊世佛门公案三十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皇极惊世:佛门公案三十则 佛门公案三十则 李建民 (编辑) 题记: 悟道悟什么?就是悟金刚心!金刚心又叫如来藏、阿赖耶识、阿陀那识、道、真心、本来面目,等等。自古以来,求悟之禅子都孜孜不倦地寻找自己的真心如来藏,以亲证金刚心为最后之目的!找到并现观如来藏之中道性,现观金刚心之能生能显世间、出世间的一切法,由此了知法界体性之真实相,有如是悟道之智慧者,方得名为证得般若智慧的现世菩萨!一般来说,禅宗悟道的菩萨均有各自的“公案”流传于世,以供后世禅子效仿、参研。余自悟道后,得闲暇整顿编辑了禅门公案三十则,其中最后三则是余自己的公案,仅供求悟佛子参照。 第一则,拈花微笑:世尊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

2、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第二则,惠明求法:惠明追踪六祖惠能大师,找到六祖惠能大师本来是故意要害她,成果想到能大师真的是得道之人,念头一转,向能大师求法。能大师只教她:“不思善、不思恶;正与末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第三则,慧可安心:神光慧可禅师拜谒达摩祖师,求开示。达摩说:“诸佛求道为法忘形,你今断臂,求又何在?” 神光答道:“弟子心未安,请祖师为我安心!”达摩道:“把心拿来,我为你安!”神光愕然对曰:“心实不可得!”达摩道:“我已经为汝安心。”慧可大悟。 第四则,道吾低头:龙

3、潭崇信禅师侍奉天皇道吾禅师数年,一日问日:“某自到来,不蒙批示心要。”道吾云:“自汝到来,吾未尝不批示心要。”崇信日:“何处批示?”道吾日:“汝擎茶来,吾为汝接;汝行食来,吾为汝受;汝和南时,吾便低头。何处不批示心要?”崇信低头良久。道吾日:“见则直下便见,拟思便差。”崇信当下开解。 第五则,龙牙过板:龙牙居遁禅师问翠微无学禅师:“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翠微云:“与我过禅板来。”龙牙过禅板与翠微,翠微接得便打。龙牙后又问临济:“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临济云:“与我过蒲团来。”龙牙取蒲团过与临济,济接得便打。 第六则,灵照歌舞:僧问: “草童能歌舞,未审今时尚有无?”灵照禅师下座作舞,云:“沙弥会吗

4、?”僧日:“不会。”灵照云:“山僧踏曲子,也不会。” 第七则,庞公喝责:马祖法嗣则川和尚庞居士来看师,师云:还记得初见石头时道理否?居士云:犹得阿师重举在。师云:情知久参事慢。居士云:阿师老耄,不啻庞翁。师云:二彼同步,又争几许?居士云:庞翁鲜健,且胜阿师。师云:不是胜。我只欠尔一种朴头。居士拈下朴头云:恰与师相似。师大笑而已。 师入茶园摘茶次,庞居士云:法界不容身,师还见我否?师云:不是教师怕答公话。居士云:有问有答,盖是寻常。师乃摘茶不听,居士云:莫怪适来容易借问。师亦不顾,居士喝云:遮无礼仪老汉,待我一一举向明眼人在!师乃抛却茶篮子。便入方丈。 第八则,香严上树:邓州香严智闲禅师师一日谓

5、众曰:如人在千尺悬崖,口衔树枝,脚无所踏,手无所攀;忽有人问:如何是西来意?若开口答,即丧身失命;若不答,又违她所问;当恁么时,作么生?时有虎头招上座出曰:上树时即不问,未上树时如何?师哈哈大笑,为其印证。第九则,雪窦划一:明州雪窦重显禅师师初住翠峰,后迁雪窦。开堂日,于法座前顾视大众云:若论本分相见,不必高升法座。遂以手划一划曰:诸人随山僧手看,无量诸佛国土一时现前,诸人随山僧手看。 第十则,忻州打地:忻州打地和尚 打地和尚自江西马大师处领得真旨,自晦其名。凡学者致问,惟以棒打地示之,时人谓之打地和尚,久之不称法名。一日,被僧藏却棒,然后致问,师但张其口。有僧来参,问其门人曰:只如和尚每有人

6、问,便打地。意旨如何?门人即于灶底取柴一片,掷在釜中。 第十一则,宝寿打钉:镇州宝寿昭和尚有僧上参:万里无片云时如何。师曰:青天亦须吃棒。一日,胡钉铰来参,师问:汝莫是胡钉铰?曰:不敢!师曰:还解钉得虚空否?曰:请和尚折破,某甲与钉。师以拄杖打之。胡曰:和尚莫错打某甲。师曰:向后有多口阿师,与汝点破在。 后时赵州闻云:只这一缝,尚不奈何。又云:且钉这一缝。 第十二则,鹅湖点空:信州鹅湖大义禅师唐宪宗召师与诸师论义。有大法师问云:欲界无禅,禅居色界。此土凭何立禅?师云:法师只知欲界无禅,不知禅界无欲。大法师云:如何是禅?师以手点空,大法师无对。帝云:法师讲无穷经论,只这一点,尚不奈何! 第十三则

7、,庞蕴举托:襄州庞蕴居士松山和尚一日请庞蕴居士吃茶,居士举起托子云:人人尽有分,因什么道不得?松山云:只为人人尽有,因此道不得。居士云:阿兄为什么却道得?松山云:不可言无也。居士云:灼然!灼然!松山便吃茶,居士云:阿兄吃茶,何不揖客?松山云:谁?居士云:庞翁。松山云:何必更揖? 后丹霞闻云:若不是松山,几被个老翁作乱一上。居士闻之,乃令人传语丹霞云:何不会取举起托子时?第十四则,投子推胡:舒州投子山 大同禅师有僧问: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如何是我?师云:推倒这老胡,有什么过? 第十五则,投子舍杖:舒州投子山 大同禅师有僧问:那咤太子析骨还父,析肉还母,如何是那咤本来身?师放下手中杖子。 第十六则,

8、俱胝一指:金华山俱胝和尚师初住庵,有尼名实际者到庵,戴笠执锡,绕师三匝云:道得即拈下笠子。三问,师皆无对。尼便去,师曰:日势稍晚,且留一宿。尼曰:道得即宿。师又无对。尼出后,师叹曰:我虽丈夫之形,而无丈夫之气。拟弃庵往诸方参寻知识。其夜山神告曰:不须离此山,将有大菩萨来为和尚说法也。旬日,天龙和尚到庵,师乃迎礼,具陈前事。天龙竖一指而示之,师当下大悟。自此凡有参学僧到,师唯举一指,无别倡导。 有一童子于外被人诘曰:和尚说何法要?童子竖起指头。归举似师,师以刀断其指头,童子叫唤走出,师召一声,童子回眸,师却竖起指头,童子豁然领解。 第十七则,不思善恶: 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阿哪个是

9、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将军大悟。第十八则,道吾添水:潭州道吾山圆智禅师石霜庆诸禅师来参,问云:如何是触目菩提?师唤沙弥,沙弥应诺,师曰:添却净瓶水着。师良久,却问石霜:适来问什么?石霜再举,师便起去,石霜惺觉。 第十九则,归宗不闻:庐山归宗寺智常禅师僧云:岂无以便,令学人得入?师云: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僧问:如何是观音妙智力?师敲鼎盖三下云:子还闻否?僧云:闻。师云:我何不闻?僧无语,师以棒赶下。第二十则,霍山礼拜:晋州霍山景通禅师有行者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乃礼拜。行者曰:和尚为什么礼俗人?师曰:汝不见道:尊重弟子? 第二十一则,麻谷翘足:蒲州麻谷山宝彻禅师有僧问:十二分教,某甲不疑,如何

10、是祖师西来意?师乃起立,以杖绕身一转,翘一足云:会么?僧无对,师打之。 第二十二则,马祖看水:蒲州麻谷山宝彻禅师师一日随马祖行次,问云:如何是大涅盘?祖云:急!师云:急个什么?祖云:看水! 第二十三则,赵州洗钵:赵州从谂禅师有僧问:学人迷昧,乞师批示。师云:吃粥也未?僧云:吃粥了。师云:洗钵去!其僧忽然省悟。 第二十四则,丹霞戏尼:尼姑问道于丹霞禅师:“如何是道?”丹霞禅师上前用手在女尼屁股上轻轻掐了一下。女尼脸红怒骂:“本来你心里尚有那个!”“不是我有,是你有!道不远人,人自远道。” 第二十五则,大觉付箭:大觉禅师临终时谓众曰:我有一箭要付与人。时有一僧出云:请和尚箭。师云:汝唤甚麽作箭?僧

11、便喝,师打数下,便归方丈,却唤其僧入室,问云:汝适来会麽?僧云:不会。师又打数下,掷却柱杖云:以後遇明眼人,分明举似。便告寂灭。 第二十六则,投子勿说:舒州投子山大同禅师。菜头入方丈室请益。师曰:且去,待无人时来,为闍黎说。菜头明日伺得无人,又来请和尚说。师曰:进前来。菜头进前。师曰:辄不得举似於人。 第二十七则,玄则求火:玄则禅师初参青峰禅师,问曰:“如何是学人自己?”青峰说:“丙丁童子来求火。”后玄则到法眼禅师座下参学,把青峰禅师的话告诉她。法眼说:“你怎么理解的呢?”玄则说:“丙丁属火,而更求火,就是自己求自己了。”法眼说:“几乎错认汝为悟!你再问我。”玄则问到:“如何是学人自己?”法眼

12、说:“丙丁童子来求火。”玄则禅师于是大悟。第二十八则,失牛勿说:皇极经世与一佛友电话上曾有交流。一日,据说其在某寺院打过“禅三”,便有心试其一试。发短信询问:师兄,可否讲讲大乘佛法之要义? 佛友答非所问:昨夜栏中牛失却,该如何? 呵,这老兄却反来试探我!未悟之人固然不知其真实义何在,碰见此问,怕要露馅了。但余却明白该如何应对。 余立即发短信:嘘,嘘!莫声张,保密! 回短信:哈哈哈! 余短信:呵呵呵! 诸佛子,佛友的“昨夜栏中牛失却”,是啥意思?余之回答“嘘,嘘!莫声张,保密!”又是啥意思?还懂么?(读懂就算悟道了!) 第二十九则,剑斩虚空:皇极惊世近年前去深山古寺,拜谒受戒于少林寺的老方丈。问

13、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对曰:老衲皓首穷经苦参至今,尚未有幸得窥宗宝。 如今,不知老和尚与否健在?倘若有缘,余将褪却在家白衣,着我前世僧袍,斜披木绵袈裟,顶礼人天三宝!复次,缓步拾阶灵鹫山清净台,续燃无尽灯,上香佛祖前,偏袒右肩胡跪合掌,空身空心空性空法;请出文殊菩萨倚天金刚宝剑,悄然划破无尽虚空,从辽远的十方净土取回珍藏太久、辉耀万古的宗门宝珠,恭恭敬敬呈上:施主,请接摩尼至宝!(此为余之公案,选自拙作:禅意自古高难问) 第三十则,读毕上述公案余再问:祖师西来意如何? (自答: 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 (上述30则禅门公案,埋伏有几则错误公案,就看慧眼能否识破。读懂公案、挖出“地雷”,余则恭喜你悟道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