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及附表填表说明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0351972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及附表填表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及附表填表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及附表填表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及附表填表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及附表填表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及附表填表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及附表填表说明(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按税收规定进展清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居民企业纳税人( 以下简称纳税人) 申报。二、填报依据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计算填报。三、有关工程填报说明一表头工程1. “清算期间:填报纳税人实际生产经营终止次日至办理完毕清算事务之日止期间。2. “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机关统一核发税务登记证所载纳税人全称。3. “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统一核发税务登记证号码。二行次说明1. 第 1 行“资产处置损益:填报纳税人全部资产按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扣除其计税根底后确认资产处置所得或损失金额。本行通过附表一

2、?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计算填报。“负债清偿损益:填报纳税人全部负债按计税根底减除其清偿金额后确认负债清偿所得或损失金额。本行通过附表二?负债清偿损益明细表?计算填报。“清算费用: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发生与清算业务有关费用支出,包括清算组组成人员报酬,清算财产管理、变卖及分配所需评估费、咨询费等费用,清算过程中支付诉讼费用、仲裁费用及公告费用,以及为维护债权人和股东合法权益支付其他费用。“清算税金及附加: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发生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增值税以外各项税金及其附加。“其他所得或支出: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取得其他所得或发生其他支出。其中,其他支出以“ - 号负数填列。“清算所得:填报纳

3、税人全部资产按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减除其计税根底、清算费用、相关税费,加上债务清偿损益等后余额。“免税收入: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取得按税收规定免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取得按税收规定不征税收入。“其他免税所得: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取得按税收规定免税所得。“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报纳税人按税收规定可在税前弥补以前纳税年度尚未弥补亏损额。金额等于本表第 6-7-8-9-10 行。 本行按照上述顺序计算结果为负数,本行金额填零。“税率:填报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税率25%。“应纳所得税额:金额等于本表第11X12行。“减免企业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按税收规定准予减免企业所得税额。“境外应补所

4、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按税收规定在清算期间发生境外所得应在境内补缴企业所得税额。“境内外实际应纳所得税额:金额等于本表第 13-14 15行。“以前纳税年度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因以前纳税年度损益调整、汇算清缴多缴、 欠税等在清算期间应补 退 企业所得税额。 其中, 应退企业所得税额以 “- 号 负 数填列。“实际应补退所得税额:金额=本表第 16+17行。四、表内及表间关系1 .第1行=附表一第32行“资产处置损益4列总计数。2 .第2行=附表二第23行“负债清偿损益4列总计数。3 .第6行=本表第1+2-3-4+5行。4 .第11行=本表第6-7-8-9-10 行。5 .第13行=本表第1

5、1X12行。6 .第16行=本表第13-14+ 15行。7 .第18行=本表第16+17行。附表一 ? 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表?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按税收规定进展清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居民企业纳税人( 以下简称纳税人) 申报。二、填报依据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计算填报。三、有关工程填报说明1. 标有 *行次由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纳税人填报; 标有行次由执行企业会计准那么纳税人填报;其他行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那么纳税人均填报。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那么以外纳税人,按照本表行次内容根据其资产情况分析填报。2. “账面价值1列:填报纳税人按

6、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确定清算开场日各项资产账面价值金额。3. “计税根底2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确定清算开场日各项资产计税根底金额,即取得资产时确定计税根底减除在清算开场日以前纳税年度内按照税收规定已在税前扣除折旧、摊销、准备金等余额。4. “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 3列: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各项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金额。5. “资产处置损益4列:填报纳税人各项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减除其计税根底余额。四、表内及表间关系1.“资产处置损益4列=本表”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计税根底2 列“账面价值1列总计=本表”账面价值1列第1 + -+31行总计。“计税根底2列总计=本表”计税根

7、底2列第1 +31行总计。4 .第32行“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总计=本表”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 列第1 + -+31行总计。5 .第32行“资产处置损益4列总计=本表第32行“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3列总计本表第32行“计税根底2列总计二本表“资产处置损益4列第1 +31行总计。6 .第32行“资产处置损益4列总计=主表第1行。附表二 ? 负债清偿损益明细表?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按税收规定进展清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居民企业纳税人( 以下简称纳税人) 申报。二、填报依据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计算填报。三、有关工程填报说明1. 标有 *行次由

8、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纳税人填报; 标有行次由执行企业会计准那么纳税人填报;其他行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那么纳税人均填报。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那么以外纳税人,按照本表行次内容根据其负债情况分析填报。2. “账面价值 1列: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确定清算开场日各项负债账面价值金额。3. “计税根底2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确定清算开场日各项负债计税根底金额,即负债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收规定予以扣除金额余额。4. “清偿金额3列: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各项负债清偿金额。5. “负债清偿损益 4 列:填报纳税人各项负债计税根底减除其清偿金额余额。四、表内

9、及表间关系1.“负债清偿损益4列=本表“计税根底2列“清偿金额3列“账面价值1列总计=本表”账面价值1列第1 + -+22行总计。“计税根底2列总计=本表”计税根底2列第1 +22行总计。“清偿金额3列总计=本表”清偿金额3列第1 + -+22行总计。“负债清偿损益4列总计=本表第23行“计税根底2列总计本表第23行“清偿金额3列总计二本表“负债清偿损益4列第1 +22行总计。“负债清偿损益列总计=主表第2行。附表三 ?剩余财产计算明细表?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按税收规定进展清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居民企业纳税人( 以下简称纳税人) 申报。二、填报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

10、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计算填报。三、有关工程填报说明1. 第 1 行“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填报纳税人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金额。“清算费用: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发生与清算业务有关费用支出,包括清算组组成人员报酬,清算财产管理、变卖及分配所需评估费、咨询费等费用,清算过程中支付诉讼费用、仲裁费用及公告费用,以及为维护债权人和股东合法权益支付其他费用。“职工工资: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归还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归还欠缴各种社会保险费用。“法定补偿金: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按照有关规定支付法定补偿金。“清算税金及附加: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发生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

11、增值税以外各项税金及其附加。“清算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应缴清算企业所得税金额。“以前年度欠税额:填报纳税人以前年度欠缴各项税金及其附加。“其他债务:填报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归还其他债务。“剩余财产: 填报纳税人全部资产按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减除清算费用、 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法定补偿金、清算税费、清算所得税额、以前年度欠税和企业其他债务后余额。“其中:累计盈余公积:填报纳税人截止开场分配剩余财产时累计从净利润提取盈余公积金额。“其中: 累计未分配利润: 填报纳税人截止开场分配剩余财产时累计未分配利润金额。13. 第 13 17 行“股东名称列:填报清算企业各股东名称。14. 第 13

12、 17 行“持有清算企业权益性投资比例列:填报清算企业各股东持有清算企业权益性投资比例。15. 第 13 17 行“投资额列:填报清算企业各股东向清算企业进展权益性投资总额。16. 第 13 17 行“分配财产金额列:填报清算企业各股东从清算企业剩余财产中按照其持有清算企业权益性投资比例分得财产金额。17第13 17 行“其中确认为股息金额列:填报清算企业各股东从清算企业剩余财产分得财产中,相当于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照其持有清算企业权益性投资比例计算确认局部。清算企业非企业所得税纳税人股东不填此列。四、表内及表间关系1 .第10行=本表第1-2-9行。2 .第2行=主表第3行。3 .第6行=主表第4行。4 .第7行=主表第16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