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0351421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7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继电保护》(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 一章 绪 论一 , 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 不正常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可能发生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最常见同时也是最危险的故障是各种类型的短路 .发生短路时可能产生以下后果:1) 通过故障点的短路电流和所燃起的电弧使故障设备或线路损坏.2) 短路电流通过非故障设备时, 由于发热和电动力的作用 , 引起电气设备损伤或损坏, 导致使用寿命大大缩减.3) 电力系统中部分地区的电压大大降低, 破坏用户工作的稳定性或影响产品的质量.4) 破坏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引起系统振荡, 甚至导致整个系统瓦解 .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任务是:1) 自动地 ,迅速地和有选

2、择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 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 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 )而动作于信号的装置.二 ,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其组成1,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 工频电气量变化的主要特征是:1) 电流增大 . 短路时故障点与电源之间的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上的电流将由负荷电流增大至大大超过负荷电流 .2) 电压降低 . 当发生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故障时,系统各点的相间电压或相电压值下降,且越靠近短路点 , 电压越低 .3) 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改变. 正常运行时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位角

3、是负荷的功率因数角,一般约为20 ;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是由线路的阻抗角决定,一般为60。85 ;而在保护反方向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限额将则是180 +(6085 ).4) 不对称短路时, 出现相序分量, 如单相接地短路及两相接地短路时, 出现负序和零序电流和电压分量 . 这些分量在正 常运行时是不出现的 .利用短路故障时电气量的变化 , 便可构成各种原理的继电保护. 例如 , 据短路故障时电流的增大, 可构成 过电流保护 ; 据短路故障时电压的降低 ,可构成 电压保护 ; 据短路故障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相角的变化 ,可构成功率方向保护; 据电压 与电流比值的变化 ,可构成

4、距离保护 ; 据故障时被保护元件两端电流相位和大小的变化 , 可构成 差动保护 ; 据不对称短路故障时出现的电流 , 电压相序分量 , 可构成零序电流保护, 负序电流保护和负序功率方向保护等.2, 继电保护的组成及分类模拟型继电保护装置的种类很多 ,它们都由测量回路 ,逻辑回路和执行回路 三个主要部分组成.3, 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l) , 选择性选择性就是指当电力系统中的设备或线路发生短路时, 其继电保护仅将故障的设备或线路从电力系统中切除 , 当故障设 备或线路的保护或断路器拒绝动作时, 应由相邻设备或线路的保护将故障切除.(2), 速动性速动性就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应能尽快地切除故障.

5、 对于反应短路故障的继电保护, 要求快速动作的主要理由和必要性在于1 ) 快速切除故障可以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2 ) 快速切除故障可以减少发电厂厂用电及用户电压降低的时间 , 加速恢复正常运行的过程 . 保证厂用电及 用户工作的稳定性.3 ) 快速切除故障可以减轻电气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 .4 ) 快速切除故障可以防止故障的扩大, 提高自动重合问和备用电源或设备自动投人的成功率 .对于反应不正常运行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 , 一般不要求快速动作, 而应按照选择性的条件, 带延时地发出信号3 , 灵敏性灵敏性是指电气设备或线路在被保护范围内发生短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情况时,保护装置的反应能力

6、 .所谓系统 最大运行方式, 就是在被保护线路末端短路时, 系统等效阻抗最小 , 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的运行 方式 ; 系统 最小运行方式, 就是在同样的短路故障情况下, 系统等效阻抗为最大 , 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小的运行方式 .保护装置的灵敏性用灵敏系数来衡量.灵敏系数表示式为 :l ) 对于反应故障参数量增加 ( 如过电流 ) 的保护装置:保护区末端金属性短路时故障参数的最小计算值2 ) 对于反应故障参数量降低 ( 如低电压 ) 的保护装置:保护区末端金属性短路时故障参数的最小计算值4, 可靠性可靠性是指在保护范围内发生了故障该保护应动作时, 不应由于它本身的缺陷而拒动作;

7、 而在不属于它动作的任何情况下,则应可靠地不动作 .以上四个基本要求是设计, 配置和维护继电器保护的依据, 又是分析评价继电保护的基础. 这四个基本要求之间,是相 互联系的 ,但往往又存在着矛盾. 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电网的结构和用户的性质 ,辩证地进行统一 . 第二章 , 电网的电流保护 一 , 单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 输电线路发生相间短路时, 电流会突然增大, 故障相间的电压会降低. 利用电流会这一特征, 就可以构成电流保护 .电流保护装置的中心环节是反应于电流增大而动作的电流继电器.电流继电器是反应于一个电器量而电阻的简单继电器的典型.1, 继电器(1) 电磁型继电器电磁

8、继电器的基本结构形式有螺管线圈式, 吸引衔铁式和转动舌片式三种 , 如图 2.1 所示 . 电流继电器在电流保护中用作测量和起动元件, 它是反应电流超过一整定值而动作的继电器 . 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原理工作的 , 以吸引 衔铁式继电器例进行分析, 在线圈 1 中通以电流 , 则产生与其成正比的磁通, 通过由铁心 , 空气隙和可动舌片而成的磁路, 使舌片磁化于铁心的磁极产生电磁吸力 , 其大小于 成正比 , 这样由电磁吸引力作用到舌片上的电磁转距可表示为( 2.1 ) 式中 比例常数 ; 电磁铁与可动铁心之间的气隙.( a ) 螺管线圈式; (b) 吸引衔铁式; (c) 转动舌片式图 2.1

9、电磁型继电器的结构原理 1 线圈 ; 2 可动衔铁 ; 3 电磁铁 ; 4 止挡 ; 5 接点 ; 6 反作用弹簧 正常工作情况下, 线圈中流入负荷电流, 继电器不工作, 这是由于弹簧对应于空气隙产生一个初始力矩 . 由于弹簧的张力与伸长量成正比, 因此 , 当空气长度由 减小到 时,弹簧产生的反作用力矩为式中 比例常数 .另外 , 在可动舌片转动的过程中 , 还必须克服摩擦力力矩. 因此1 ) 继电器动作的条件. 为使继电器动作, 必须增大电流 , 通过增大电流来增大电磁电磁转矩 , 使其满足关系式:2 ) 动作电流 . 能够满足上述条件,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值称为继电器的动作电流(起动电

10、流 ), 记作 .3 ) 继电器的返回条件. 继电器动作后, 当 减小时 , 继电器在弹簧的作用下将返回 . 为使继电器返回, 弹簧的作用力矩 必须大于电磁力矩及摩擦力矩 之和 , 即或4 ) 返回电流 . 满足上述条件,使继电器返回原位的最大值电流称为继电器的返回电流,记为 ,5 ) 返回系数 . 返回电流和起动电流的比值成为继电器的返回系数 , 可表示为6 )动作电流的调整方法:改善继电器线圈的匝数;改变弹簧的张力 ;改变初始空气隙的长度.7 ) 剩余力矩 . 在继电器的动作过程和返回过程中,随着气隙 的变化 ,都将出现一个剩余力矩 ,从而使继电器的动作过程和返回过程都雪崩式的进行,继电器

11、要么动作, 要么返回 ,它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中间状态,具有明显的 继电特性 . 同时 , 该力矩还有利于继电器的触点可靠的接触与断开.2, 几个基本概念1 ) 系统最大运行方式在被保护线末端发生短路时,系统等值阻抗最小,而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的运行方式.2 ) 最小运行方式在同样短路条件下,系统等值阻抗最大,而通过保护装置的电流为最小的运行方式.系统等值阻抗的大小与投入运行的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多少等有关.3 ) 最小短路电流与最大短路电流在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时通过保护装置的电流为最大, 称之为最大短路电流. 而在最小运行方式下两相短路时 , 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小 , 称之为最

12、小短路电流.4 ) 保护装置的起动值对因电流升高而动作的电流保护来讲 ,使起动保护装置的最小电流值称为保护装置的起动电流,记作. 保护装置的起动值是用电力系统的一次侧参数表示的 , 当一次侧的短路电流达到这个数值时, 安装在该处的这套保护装置就能够起动.5 ) 保护装置的整定所谓整定就是根据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确定保护装置的起动值( 一般情况下是指电力系统一次侧的参数), 灵敏性 ,动作时限等过程.3,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根据对保护速动性的要求, 在满足可靠性和保护选择性的前提下, 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 , 原则上总是越快越好因此 , 各种电气元件应力求装设快速动作的继电保护. 仅反应电流增大

13、而能瞬时动作切除故障的保护 , 称为电流速断保护, 也称为无时限流速断保护.(1), 工作原理无时限速断保护是为了保证其动作的选择性, 一般情况下速断保护只保护被保护线路的一部分,具体工作原来如图 2.6 所示 .对于单侧电源供电线路,在每回电源侧均装有电流速断保护.在输电线上发生短路时,流过保护安装地点的短路电流可用下式计算( 2.4 )图 2.06 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特性分析i一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电流;n 最小运行方式下两相短路电流由式 ( 2.4 )和( 2.5 )可看出 ,流过保护安装地点的短路电流值随短路点的位置而变化 ,且与系统的运行方式和短路类型有关.和 与 的关系如图2.6

14、中的曲线I和II所示.从图可看出,短路点距保护安装点愈远, 流过保护安装地点的短路电流愈小 .(2), 整定计算1 ) 动作电流为了保证选择性, 保护装置的起动电流应按躲开下一条线路出口处( 如 点即 B 变电所短路时, 通过保护的最大保护电流( 最大运行下的三相短路电流) 来整定 . 即可靠系数对保护 1 ( 2.6 )把起动电流标于图 2.6 中,可见在交点M 与保护 2 安装处的一段线路上短路对 2 能够动作 .在交点 M以后的线路上的短路时,保护 2 不动作 . 因此,一般情况下, 电流速断保护只能保护本条线路的一部分 ,而不能保护全线路 .2 ) 保护范围( 灵敏度) 计算 ( 校验

15、 )规程规定 ,在最小运行方式下, 速断保护范围的相对值 为 15%20%,即式中 最小保护范围 ;当系统为最大运行方式时, 三相短路时保护范围最大; 当系统为最小运行方式时, 两相短路时保护范围最小.求保护范围时考虑后者 . 由图 2.6 可知( 2.7 )其中 , 代入式 ( 2.7 ) 整理得( 2.8 )3 3) 动作时限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没有人为延时, 只考虑继电保护固有动作时间 . 考虑到线路中管型避雷器放电时间为 0.040.06s,在避雷器放电时速断保护不应该动作 ,为此在速断保护装置中加装一个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一方面扩大接点的容量和数量, 另一方面躲过管型避雷器的放电时间 , 防止误动作 . 由于动作时间较小, 可认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