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基础知识部分笔试大纲和内容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035124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基础知识部分笔试大纲和内容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环境基础知识部分笔试大纲和内容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环境基础知识部分笔试大纲和内容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环境基础知识部分笔试大纲和内容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环境基础知识部分笔试大纲和内容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基础知识部分笔试大纲和内容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基础知识部分笔试大纲和内容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基础知识部分笔试大纲和内容答案3.1 范围(注册准则)a个人素质: 有道德,即公正、可靠、忠诚、诚实和谨慎; 思想开明,即愿意考虑不同意见或观点; 善于交往,即灵活地与人交往; 善于观察,即主动地认识周围环境和活动; 有感知力,即能本能地了解和理解环境; 适应力强,即容易适应不同情况; 坚忍不拔,即对实现目的坚持不懈; 明断,即根据逻辑推理和分析及时得出结论; 自立,即在同其他人有效交往中独立工作并发挥作用。b个人审核能力 A阅读理解能力 B 观察感知能力,C分析判断能力,D逻辑推理能力c环境管理体系 理解GB/T24001标准每项条款的内容和要求;理解GB/T24001标准中的术语;理解

2、环境管理原则及其应用;理解环境管理体系在不同组织中的应用;认识引用文件之间的区别及优先顺序,及引用文件在不同审核情况下的应用;了解用于文件、数据和记录的授权、安全、发放、控制的信息系统和技术;了解环境科学技术的应用: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环境介质(如:空气、水、土壤);自然资源的管理(如:环境因素和(或)环境影响评价、生命周期评价、环境表现评价);评价组织环境管理体系识别出的重大环境影响和活动的风险;评价环境控制方法的有效性。d法律法规理解环境法律、法规的应用、其他与管理体系和审核活动有关要求的应用;了解国家认证认可法规、规章的要求;了解相关的国家条约和公约、合同和协议等

3、;了解组织遵守的其他要求;了解CCAA审核员行为规范要求。3.2 内容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发展概况a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发展概况ISOTC207从1993年6月成立开始,到1996年10月1日,先后制定并经ISO颁布了5个属于环境管理体系(EMS)和环境审核(EA)方面的标准。这5个标准已等同转化为国家标准,ISO/TC 207成立后,最先着手制定的标准就是ISO 14001标准。它是ISO l4000系列标准中最重要也是最关健的一个标准。它不仅是对环境管理体系EMS进行建立和审核、评审的依据,而且也是制定ISO l4000系列其他标准的依据。ISO 14001标准奠定了ISO 14000系列标准

4、的基础。经过8年来审核实践,2004年11月15日ISO/TC207委员会又进行ISO14001标准换版,即发布ISO14001:2004版。b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有利于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2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遵法、守法意识,有利于环境法规的贯彻实施; 3. 调动企业防治环境污染的主动性,促进企业通过建立自律机制,制定并实施预防为主、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控制的管理措施,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一套同依法治理相辅相成的科学管理方法,为人类社会解决环境问题开辟了新的思路; 4ISO 14000标准把治理环境污染同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同时并重,视

5、为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从而能有力地推动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实现其合理利用,对保护地球上的不可再生和稀缺资源也会起到重要作用; 5 ISO14000标准意在保护环境,不排斥发展,它是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之上,贯彻这一标准,有利于经济与环境协调统一,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6实施统一国际环境标准,有利于实现各国问环境认证的双边和多边互认,有利于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 7环境管理是一项综合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必定促进和带动整个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由消耗高、浪费大、效率低、效益差的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 GB/t24001-2004标准1 范围a GB/t24

6、001-2004标准的目的及特点 目的:本标准旨在为组织规定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的要素,这些要素可以与法律法规和它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以及并依据识别重要环境因素的信息,制定和实施环境方针与目标。依据本标准建立、实施、保持环境管理体系,使组织的环境绩效得到不断改进。这些标准不是用来制造非关税贸易壁垒,也不增加或改变组织的法律责任。本标准2004版修订重点是更加明确的表达1996版的内容,同时考虑与GB/T19001标准的兼容性,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 特点:自愿原则、广泛通用牲、灵活牲、兼容牲、全过程预防、持续改进。则b GB/t24001-2004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并适

7、用于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即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通过下列方式证实对本标准的符合 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寻求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对其符合性的确认;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或注册)。本标准旨在使其所有要求都纳入任何一个环境管理体系,其应用程度取决于诸组织的环境方针、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运行场所和条件等因素。2 规范性引用文件无规范性引用文件。保留本章是为了使本版中的章条号和前一版(GB/T24001-1996)保持一致。3术语1) 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

8、系。2)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3) 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4) 持续改进:不断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强化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对整体环境绩效的改进。5) 污染预防: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而采取(或综合采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牌坊或废弃。 注:污染预防可包括源消减,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源替代,再利用、回收,再循环,再生和处理。6) 环境绩效:组织对其环境因素进行惯例所取得的可测量结果。注:在环境

9、管理体系条件下,可对组织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指标及其其他环境绩效要求对结果进行测量。7) 环境方针:由最高管理者就组织的环境绩效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注:环境方针为采取措施,以及建立环境目标和环境指标提供了一个框架。8) 环境目标: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的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9) 相关方:关注组织的环境绩效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10) 不符合:未满足要求。11)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生不符合,所采取的措施。12)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符合,所采取的措施。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a GB/T24001-2004标准是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依据?是依据标准进

10、行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策划,按照策划要求编制符合标准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并且按照体系文件要求进行实施和保持,按照体系规定要求进行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按体系文件规定进行改进,使组织自我约束和自我改进机制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起来。这样建立、实施、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才能符合标准要求。b确定如何实施这些要求,并形成文件的要求?首先对GB/T24001-2004标准进行学习,准确理解标准要求,制定组织的环境方针,建立组织环境目标,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策划,策划时应考虑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要求,还应考虑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按PDCA编制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4.2 环境方针a组织环境方

11、针在组织环境管理体系中作用?由组织最高管理者在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就组织的环境绩效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环境方针可以为组织为采取措施,以及建立和评价环境目标和环境指标提供了一个框架。b比标准中对环境方针内容的要求? 确定环境方针应在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内容要适合于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必须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对遵守与环境因素有关的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c标准中对环境方针的管理要求? 建立和评价环境目标和环境指标提供了一个框架;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传达到所有位组织工作的人员;可为公众所获取。环境因素a环境因素在环境管理体系建

12、立和实施中的作用? 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时,应考虑重要环境因素控制的要求,来制定适合控制的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由此可以体系实施过程中有的放矢,以便满足组织的环境方针和国家有关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b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和需要考虑的因素?对组织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组织通常考虑和当前及过去或正常和异常的有关活动、产品和服务、纳入计划的或新开发的项目、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以及产品和服务所伴随的投入和产出(无论是期望还是非期望的)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环境因素。向大气排放、向体水排放、向土地排放、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能源使用、能

13、量释放(如热、辐射、振动等)、废物和副产品、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还应考虑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有关因素,如:设计和开发、制造过程、包装和运输、合同方和供方的环境绩效和操作方式、废物管理、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获取和分配、产品的分销、使用和报废、野生动植物和生物多样性等。c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及其控制要求?重要环境因素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没有唯一的方式,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当提供一致的结果,首先要确定评价的方法,评价的人员也应经过培训,评价准则一般包括环境事务、法律法规、内外部相关方的关注等方面的问题,要保存评价的记录。 重要环境因素控制:建立环境目标或和指标,建立组织环境管理体系时应制定

14、控制具体境实施目标或和指标程序、具体方案或措施;定期进行检查落实控制效果,以便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要求。法律法规以及其他要求a法律法规以及其他要求的含义?法律法规:如果国家或国际法律法规要求、省部级的法律法规要求、地方性法律法规要求。其他要求:如与政府机构的协议、与顾客的协议、非法规性质、自愿性环境标志或产品的承诺、行业协会的要求、与社区团体或政府组织的协议、组织或其上级组织对公众的出呢个诺、本组织的要求等。b适用于组织环境因素的含义?依据识别组织环境因素,再进行适用的法律法规识别.这样识别出来适用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才能与组织需要控制的环境因素相关,适用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是测量组织环保达标

15、的尺度。c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的内涵?依据识别组织环境因素,再进行适用的法律法规识别,如固体废物,识别中华人民共和国固废污染防治法相应条款以及其要要求;废水排放要识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相应条款或指标以及其他要求等。目的是与组织识别出的环境因素相关适用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适用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是测量组织环保达标的尺度。把法律法规适用条款转换适宜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a环境目标、指标与环境方针大关系?环境方针是由最高管理者就组织环境绩效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环境目标是组织依据环境方针规定的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环境指标是由环境目标产生,是为了实现环境目标所须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绩效要求,它们可以适用于整个组织或其局部。b建立目标和指标时,应考虑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