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13年江宁九年级语文二模试卷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0349537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2013年江宁九年级语文二模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南京市2013年江宁九年级语文二模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南京市2013年江宁九年级语文二模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南京市2013年江宁九年级语文二模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南京市2013年江宁九年级语文二模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市2013年江宁九年级语文二模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2013年江宁九年级语文二模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九年级语文学业水平调研卷(二)2013.05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4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卷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2请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答案写在答卷纸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一(24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1)见贤思齐焉, 。(十则)(2)洛阳亲友如相问,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3)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5)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6)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7)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8

2、)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9)“酒”是古代诗文中一种常见的意象。醉翁亭记中的 “ ,在乎山水之间也”透出了作者寄情山水的快乐,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明月几时有? ”显示出他豪放的性格与非凡的气魄。 2.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 ) (2分)A歼灭 纤细 阡陌 芊芊细草 B玷污 沾染 贴切 拈轻怕重 C嘹亮 缭绕 官僚 穷困潦倒 D无暇 蒹葭 瑕疵 冥思遐想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诱惑 油腻腻 敷衍 无动于衷B庸碌 金銮店 辐射 恃才放旷C震憾 文绉绉 提炼 断壁残垣D寒暄 假惺惺 迁徙 慢不经心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光盘行动

3、是一个传统文化与时代风气相衔接的话题,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B.中国自鸦片战争开始。一次次梦碎,又一次次筑梦,一次次失望,又一次次仰望。C.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引发热议,你是去看电影呢,还是看原著小说?D.重建灾后雅安让我想到了“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这句名言。班级开展“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成语来源】5. 下面是第一小组搜集、整理材料后的发言稿,请完成下面题目。 (4分)汉语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我们搜集了很多汉语成语并进行了探究,发现它们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文人作品、外来文化。如成语“

4、逼上梁山”就出自于施耐庵的水浒传,我们也搜集到了一幅图画(见右图)。(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图画内容,必须带上人物绰 号。(3分) (2)图画中人物的性格是 。(1分) 【成语运用】6下面是第二小组运用成语写的四个句子,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今年春,义愤填膺的H7N9禽流感病毒在人群中悄悄蔓延并危机生命着实让人害怕。B.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画面与声音相得益彰,真是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C. 改革正当时,国家相形见绌地撤销了铁道部,不仅是体制的优化,更是思想的蜕变。D.“高富帅”、“真奇葩”等不规范的网络词语出现在中学生作文中,真令人叹为观止。【成语文化】7下面是第三小组有趣的发

5、现,请从备选成语中选择两个成语将对联补充完整。(2分)成语是语言宝库中的精华,也是文化积淀。成语涉及文学艺术、礼仪习俗在成语中,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品质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我们拟写了一副对联:上联:齐心协力不屈不挠彰显民族精神下联: 折射国人品质 备选成语:可歌可泣 光明磊落 临危不惧 同甘共苦 浩然正气二(42分)(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3题。(15分)【古诗阅读】8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4分) 乡村四月(宋) 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1)“蚕桑”与“ ”相呼应,描绘了树木葱郁的山坡田野绿意盎然;“插田”与“ ”相映照,写出了涨满的河流与汪

6、洋的水田泛出一片白色的特有景象。(2分)(2)“子规声里雨如烟”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赏析。(2分) 【古文阅读】唐玉辂沈括大驾玉辂,唐高宗时造,至今进御。自唐至今,凡三至泰山登封,其他巡幸,莫记其数,至今完壮。乘之安若山岳,措杯水其上而不摇。庆历中,尝别造玉辂,极天下良工为之,乘之动摇不安,竟废不用。元丰中,复造一辂,尤极工巧,未经进御,方陈于大庭,车屋适坏遂压而碎只用唐辂。其稳利坚久,历世不能窥其法。世传有神物护之,若行诸辂之后,则隐然有声。(选自梦溪笔谈)注释大驾:古代皇帝车辆的专称。玉辂(l):用玉石装饰的大车。秦汉以后亦成为皇帝专车的称呼。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7、)(1)凡三至泰山登封 (2)方陈于大庭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于”与“方陈于大庭”中的“于”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B.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C.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童趣)D.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乘之安若山岳,措杯水其上而不摇。 翻译: 12. 用斜线()为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车 屋 适 坏 遂 压 而 碎 只 用 唐 辂13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选择其中一种,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4分)这孩子将来会是个人物金红信

8、我们家门口有一棵很大的枣树和一口井。整个村子的生活用水都来源于那口井,所以人们要经常出入我家。邻居们都称我家是“秀才的家”。我们村位于仁川的边缘地区,而我的三个哥哥却相继考进了仁川最好的中学,邻居们这么说也有一定的道理。而在这样的“光荣之家”却有一个总是垫底的小弟,三个哥哥自然很不平衡。放假那天是我最痛苦的日子,因为学校会公布成绩。看到成绩单的哥哥们都会反复念叨“真是一颗老鼠屎”。我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这时在我身后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孩子们,算啦,这孩子将来会是个人物呢。”是父亲。他微笑着说:“成默是个心志很强的孩子。”极度自卑的我听到父亲的话,瞬间有了力量。有一次大哥反驳道:“什么人物啊,

9、我看他将来能成个人就很不错了。”另两个哥哥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我和父亲没有笑。我是因为羞愧,而父亲鼓励的眼神似乎在告诉我:“我相信你。”父亲很慈爱。每次考试都考鸭蛋的我,有次得了十分。头一次得到分数,我兴奋地跑去跟父亲叫嚷:“父亲,我得了十分!”父亲微笑着问道:“你得十分有这么高兴吗?”不懂事的我以为父亲也很高兴,接着说:“在这旁边加上一个零,那就是一百分啦!”要是其他的父母,估计都快笑破肚皮了。幸好父亲当时没有那样,才不让我觉得自卑。我总是对自己说:“我是因为喜欢运动,成绩才不好的,只要我学,就一定能学好。父亲肯定理解我。”到了六年级,我的想法改变了。我想好好学习,考进好的中学。我决定放弃最

10、爱的棒球。那天,我跟父亲说:“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学习。”父亲依旧微笑着说:“我就知道你会这样的。”但我已不知道从何学起,于是拜托父亲替我请辅导老师。当时上辅导课的地方在墓地附近,到那里要经过一个废旧仓库和溪流,需要走一个小时。生性胆小的我晚上都不敢自己去厕所,但为了学习,我都风雨无阻地去上辅导课。十二点停电后,我会点上蜡烛,一直学到凌晨两三点。每当我想放弃时,耳边就会回响起父亲的话:“这孩子将来会是个人物。”我最终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毕业,进入了哥哥们所在的仁川最好的中学。六个月之后,我得到假期马上奔回仁川。刚走进大门我就大声喊道:“父亲,我回来了!”母亲表情凝重地握住了我的手,可父亲却一直没从

11、房里出来。那一瞬间我明白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我飞奔进房里,大声喊道:“父亲,我回来了!”但父亲依旧没有说话。这时母亲才说,父亲给我写信后不久就因为高血压而病倒了,当时已是半身不遂的状态,丧失了语言能力。我强忍住眼泪,望着父亲。这时,他忽然抬起左手朝前方指了指。顺着他指的方向,我看到了几个本子。在打开它们的那一瞬间,我感动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每页纸上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我的名字。这就是父亲给我写的回信,也是他对我的爱,对我的信任,对我的期待。看着这些用左手写下的歪歪斜斜的名字,我的耳边再次回响起小学时父亲常微笑着说的那句话:“这孩子将来会是个人物。”父亲没有给我留下经济遗产,但我很尊敬他。因为每当

12、我遭遇责难时,他总会站出来说:“这孩子将来会是个人物,他是个心志很强的孩子。”是父亲成就了今天的我,我永远尊敬他,爱他。(选自意林2013年第3期)14文中多次提到“这孩子将来会是个人物”。请结合上下文,揣摩语句,体会“我”的情感,完成下表。(3分)段落 语句 “我”的情感第节“孩子们,算啦,这孩子将来会是个人物呢。”自卑的“我”听了父亲的话后产生了自信。第节每当我想放弃时,耳边就会回响起父亲的话:“这孩子将来会是个人物。” 第节我的耳边再次回响起小学时父亲常微笑着说的那句话:“这孩子将来会是个人物。” 第节因为每当我遭遇责难时,他总会站出来说:“这孩子将来会是个人物,他是个心志很强的孩子。” 15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事件作简要分析。(3分) 16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5分)(1)分析第节中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2分)到了六年级,我的想法改变了。 (2)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