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预控实施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0349213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风险预控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全风险预控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全风险预控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全风险预控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全风险预控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风险预控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风险预控实施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风险预控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学习贯彻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的通知,依据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1093-20XX)(以下简称规范),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安全管理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贯彻当前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围绕“事故防范在于落实预防在先”这一中心,强化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和安全生产风险控制,规避安全生产风险,实现超前预控,有效防范各类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组织机构 为

2、加强我矿安全风险预控的组织领导,有效防范我矿安全生产事故,特成立安全风险预控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 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相关业务工作。 三、目的和意义 (一)有利于实现煤矿企业风险超前预控管理。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通过对煤矿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估,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依据其属 性特征规律,设计风险评估方法、风险预警流程,预警信号设臵,及信号传递方式等,做到跟踪管控,实现风险超前防范,体现了风险预控要求。 (二)有利于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自主防范能力。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主要控制系统性危

3、险源和岗位危险源管控。通过危险源的辨识确定安全管理的对象,制定相应的管理途径和控制策略,制定人员准入及上岗培训考核机制,制定人员激励与奖惩机制、制定人员不安全行为校正制度等,最终达到员工自主管理的目的,切实解决煤矿安全管理“管什么”和“如何管”的根本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自主防范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使煤矿安全生产做到可防可控。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推行,进一步优化了安全管理方式,实现了由注重结果向以控制过程转变,变事后处理为超前预防、变临时处理为系统管理、变经验管理为科学管理、变干部管安全为全员抓安全,切实推动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工作目标

4、 通过危险源辨识、安全风险评估、预警防控,使安全隐患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杜绝一般事故,遏制重伤事故,防范轻伤事故。 五、方法和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10月20日至11月20日) 1、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领导小组成员,负责组织对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的培训学习,组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安全管控标准的制订以及对体系运用的考核评审等日常管理工作。 2.组织培训学习。各职能部门要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制定规 范的培训学习计划,根据不同对象,编制不同的培训教材,对管理干部进行集中培训,使其成为体系的指导者和监督者;对区队长、班组长、技术员进行座谈和现场指导,使其成为体系的传播者和推行者;对一线员

5、工进行个人辅导,使其成为体系的应用者和管控者。采用多种形式、分层次开展风险预控培训工作,使员工熟知本岗位的危险源和掌握相关管控要求。 (二)建立体系阶段 1.危险源辨识。采取从下至上的原则,根据各我矿实际,发动全体员工对自己工作场所和责任区域内的危险源进行逐一排查和登记,确保危险源无遗漏,明确安全管控对象。 2.风险评估。对辨识出来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分级,将危险源分为5个等级(特别重大风险,重大风险,中等风险,一般风险,低类风险),4大类别(人、机、环、管),既有轻重缓急之分,又有目标责任,清晰可查可控、可追溯,确定风险等级,明确安全管控的重点。 3.制定风险管控标准及措施。针对危险源辨识和评

6、估结果,制定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解决每个危险源“如何管”和“如何管得有效”的问题。按照规范的要求制定相应的不同类别、不同级别危险源管控标准和措施,确定相关责任人、监管部门以及监管人员,明确安全管控依据,落实安全管控责任。 (三)试运行阶段(20XX年11月20日至12月10日) 1.风险监测。建立危险源监测的管理办法,保证危险源监测方法适宜、设备灵敏可靠、信息传递畅通、及时,通过监测危险源以确定其是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管控标准和管理措施执行的效果,实现事故隐患动态排查。 2.风险预警。针对不同级别、类别的危险源和不同程度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预警方法,建立完备的信息流通渠道,使预警信息传递畅通、及

7、时,确保对危险源产生的风险进行分级预警,使管理层和责任人能够及时获取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3.风险控制。建立风险控制的管理办法,对危险源及其风险的控制遵循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联锁、警示的原则,按照pdca(计划、执行、检查、行动)的运行模式,根据危险源的预警警级,现场责任人根据相应的管控标准,迅速采取相应的整改和控制措施,将不安全隐患有效地消除或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实现对风险的预控管理。 4.检查、审核和评审。各业务部门要制定反映本单位全面风险预控管理绩效的考核评价标准,并对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管,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评价和考核,以确保管理体系能够达到煤矿安全管理的要求。同

8、时,找出本单位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不断完善安全管理系统,不断杜绝由于人为的、已知规律的、可控的因素而导致的事故,实现煤矿安全管理。 (四)改进提高阶段(20XX年12月20日) 在实际的生产经营中,按照持续改进的科学管理思想和pdca的闭环式煤矿安全管理模式,各部门针对管控标准、管理措施、风险预警体系或管理制度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通过危险源监测及时排查隐患,落实整改责任,形成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消除的闭环管理的 长效机制,最终形成闭环式安全管理运行体系,保障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持续改进和有效运行。通过加强同其他先进企业的交流合作,借鉴先进

9、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地完善自身安全管理。 六、工作要求 1、全矿所有职工要认清目前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 2、领导小组要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制定方案,明确风险预警的目的,形成长效机制,确保我矿安全生产。 3、牢固树立“煤矿事故是可防可控”的理念,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排查(自检自查、回返复查、阶段检查、日常检查等)。 4、针对排查出的隐患和问题,按照专业进行梳理、认真思考,形成定期的安全状态分析制度。 5、每月召开一次针对瓦斯治理、水害防治等有可能诱发事故的大隐患专题会议,做到提前风险预警、消除事故隐患。 内容总结(1)安全风险预控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学习贯彻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的通知,依据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1093-20XX)(以下简称规范),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2)(二)建立体系阶段 1.危险源辨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