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精读引领课策略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0349152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年级精读引领课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年级精读引领课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年级精读引领课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年级精读引领课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年级精读引领课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年级精读引领课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年级精读引领课策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年级精读引领课教学策略 一、精读引领课教学的意义和目标:1、意义: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为什么要确定 “精读引领课”这样一种课型呢?首先我们来看其中的关键词:一个是精读,一个是引领。精读,咱们可以解读为两层意思,一是指我们人教版教材中的精读课例,一是指利用教材中的精读课例进行深入细致的精心研读。引领,我们可以理解为引导、领路的意思。单元主题教学下的精读引领课就是从教材的每个单元中挑选一篇富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精讲精练,挖掘一个或多个语言文字训练点,然后围绕重点,大胆取舍,做到一课一得,“以例悟法”。设计这种课型的意义,就是通过精读课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学习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并把

2、学生在本课学习的方法迁移到教材、语文主题丛书或者是语文课外读本以及其他课外读物的阅读中,从而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效益。2、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这种综合素养的形成主要依赖于精读课中得意、学言、习法。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规律,我们把中年级精读引领课的目标确立为: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3、领悟、总结学习方法和写作方法,学会迁移运用。4、培养大量阅读的兴趣,并主动进行语文实践,提升语文素养。二、中年级精读引领课基本流程

3、检查预习以学定教精讲点拨随文得法拓展阅读学法迁移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1、检查预习,以学定教 学习目标:巩固字词书写,回顾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预习中的疑难问题,了解学情, 以学定教。操作要领:听写本课生词,交流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学生提出的不明白的问题,确定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的教学,因为是30分钟,我们就把听写生词环节省略了,对于质疑问难环节,可根据具体的课文进行灵活安排,如果老师在预习指导课中已经把握了学情,了解了学生的疑难困惑,此环节也可以省略。在刘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中就把这两个环节都省略了,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整体回顾直接切入重点段

4、落的学习。2、精讲点拨,随文得法学习目标:挖掘语言训练点,品析重点语段,感悟文章蕴含的情感,领会基本的表达方法。操作要领:深入解读文本,挖掘恰当的语言训练点,大胆取舍教材,选择含有语言训练点的语料,精品细读,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揣摩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对表情达意的作用。此环节的设计要注意:语言文字训练点的确定需要以课标目标、年段目标、单元目标为依据,再根据文本教材特点,确定出恰当的语言训练点。例如: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语言训练点确定为“体会举例子、做比较的说明方法的作用”,所以在教学时,就直奔主题,精选了包含这一语言训练点的3、4自然段,引导学生在精读深悟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出这两种

5、说明方法,并引导学生体会这两种说明方法对表情达意的作用。3、拓展阅读,学法迁移学习目标:总结学习方法和作者的表达方法,课内拓展阅读主题丛书等课外读物,实现教材与课外读物双主题的融合,达到反三归一,巩固课上习得的方法。操作要领:师生共同回顾总结教材的表达方法,并且在教师通读整个单元的教材和主题丛书的基础上,选择含有与课文相同或相近的语言文字训练点的语料,或者是同样表达方法特点的文章,引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实现反三归一,进一步巩固课上习得的方法。例如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学习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方法及好处后,就引导孩子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奇异的激光一文,找到文中运用举例子和作比较的地方,说说感受。

6、本文很长,由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大的尺三部分组成,因是科普性的说明文,孩子读起来比较费劲儿,在30分钟的课堂上,我们只有基于学情,选择了一部分让学生阅读,其他的部分可灵活放在以后的课时中或者课下阅读,如果是40分钟的课堂,就可以放在这儿一起学完了。4、巩固延伸,学以致用学习目标:继续推荐课下阅读,巩固语用主题,渗透内容情感主题。适时练笔,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操作要领:在课内拓展阅读之后,可以设置说话、写话训练,可以用上习得的写法,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有时也可以把练笔放到课下进行。继续推荐课下阅读主题丛书、课外读本以及其他读物中的材料,来巩固语用主题,渗透内容情感主题。例如:

7、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课后练习有个小练笔:我要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别的长辈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写一写科技发展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可以运用学到的两种说明方法写一个片段。这个小练笔,如果是40分钟的课堂,我们就可以放在课内进行。为了持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多读书,教师要布置学生课下继续阅读丛书、课外读本中的相关主题的文章。三、精读引领课教学中注意的问题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主要凭借。精读引领课的教学是进行语文单元主题学习的保障,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因此,重视精读引领课的教学研究,是语文主

8、题学习实验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1、学科性质要明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学科本性的特点和功能。语文课“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因此,精读引领课的教学,要求教师首先要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重视课例中语言文字训练点的挖掘,带领学生真正学到属于语文的知识。2、语用选择要准确在一篇课例中,可能会有好多处语言文字训练点,在有限的课堂上不可能全部训练到位,那么如何选择恰当的语用点,带领孩子高效阅读、习得方法呢?一要根据课标中的年段目标来确定。如,中年级阅读目标中有一条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在呼

9、风唤雨的世纪一课中对于“发现”和“发明”两个词的理解就有所体现。二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确定。如,学习写景状物的文章,要学习写景物的顺序和表达方法,学习写人记事的文章,要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等等。三要根据教材中的导语、课后练习题、泡泡语、园地中的习作要求等来确定。例如:三年级上册赵州桥一课,有这样一句话“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在旁边的泡泡语是“这句话这样写,好在哪儿呢?”我们可以选择 “不但而且”这个关联词语引导孩子练习说话,并启发孩子把这种过渡句运用在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去。3、选点训练要扎实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刻意追求

10、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因此,精读引领课的教学不一定面面俱到,而是抓住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花力气下功夫训练到位,或者把词语训练抓实,或者写法抓实,或把语感抓实等等,做到一课一得。得什么?一本教科书,一个单元,一篇课文,有许多内容、训练点可以选择,当老师智慧的筛选出最有价值的语料和恰当的语言训练点后,就要引导孩子通过朗读、品味,体会语言表达的情感,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之妙,鼓励学生迁移运用到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去。例如: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文,要引导学生学习排比句的表达特点,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习用同样的句式练笔。对于一课一得有三个层面:一课一得,课课有得,螺旋发展。“一课”指的是一篇课文;“课课”指的是每节语文课;“发展”包括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式的发展,学生情感的陶冶,习惯的养成等等。 “一得”的多了,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就会渐渐形成。4、实践运用要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界定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标中也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为了更好地巩固语用主题,充盈内容情感主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教师就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设计适宜的实践形式,如读、写、说、演等,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扩大阅读积累,感悟表达方法、迁移运用写法,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