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及处置预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0339923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及处置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及处置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及处置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及处置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及处置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及处置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及处置预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相关制度及SOP2020年01月制定Xx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责任制文件编号:SHXDYRMYY-GK-032制度部门:感染管理科批准者: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执行时间:2020.02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及控制感染暴发事件,规范感染暴发事件的 卫生应急处置工作,此制度规定了感染暴发控制的管理要 求及报告、责任等要求。二 成立领导小组及职责1. 为加强对感染防控的组织领导,明确相关职责,成立感 染防控应急领导小组。具体名单见我院感染防控应急处置 领导小组及专家组名单。2. 相关工作职责:感染防控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并 制定感染防控预案;发生感染流行时对应急处置进行统筹 安排及指导

2、;对感染病例实施医疗救治,提出相应的预防 控制措施;统筹协调相关科室、部门开展工作;督促应急 处置的安全防护;按有关要求向上级报告情况。三 责任追究1. 感染暴发报告及应急处置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 究制。2. 领导小组对感染暴发应及时调查核实,及时部署防控措 施,按要求上报市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主管院长为感染 暴发报告管理的第一责任人。3. 各科室上报感染病例,科主任为报告本科感染暴发和防 控的第一责任人,主管医生为直接责任人。4. 科室和个人对感染不得瞒报、缓报和谎报。若因为瞒 报、缓报及漏报而导致感染暴发,根据相关感染管理法律 法规的规定,承担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5.

3、各临床科室要对感染暴发的调查、处置工作予以配合, 不得拒绝、阻碍,不得提供虚假材料。相关科室要认真落 实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措施。如发生阻碍、推诿处置的现 象,除在院内通报批评外,还要承担法律责任。7年10月制定20咗年年月第一建修订Xx医院感染暴发监测报告制度、处预案 及 SOP文件编号:SHXDYRMYY-GK-033制度部门:感染管理科批准者:医院感染理委员会执行时间:2020.02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及控制感染暴发事件,规范感染暴发事件的 卫生应急处置工作,此制度规定了感染暴发控制的管理、 流行病学调查、控制及效果评价、调查的总结与报告等要 求。二 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监测与报告1.

4、各临床科室、检验科等相关科室应积极配合医院感染管 理科做好医院感染病例及突发事件的监测工作,从多种途 径及时发现感染暴发或突发事件。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1.1. 医院感染监控系统的预警信息及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核 查时发现。1.2. 微生物实验室的阳性标本信息等。1.3. 临床医务人员的主动发现。2. 各科室在诊疗过程中发现短时间内出现3例或以上临床症 状相同或相近的感染病例,尤其是病例间可能存在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共同暴露因素或者共同感染来源时,无论有无病原体同种同源检测的结果或检测回报结果如何,都应 及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人报告,医院感染监 控小组负责人立即电话报告感染管理科和医务处。

5、3. 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接到通知后,应立刻到达病区,对 感染病例进行核查、确认,并根据情况逐级汇报。4. 发生以下情况时,感染管理科应在2小时内上报分管院长 并在12小时内向泗洪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宿迁市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报告:4.1. 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4.2. 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4.3.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4.4. 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5. 发生以下情形时,应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 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感染管理科在2 小时内进行报告给泗洪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宿迁市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报告:5.1. 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

6、件。5.2. 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5.3. 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6. 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 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三 感染暴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1. 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后,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配合感染管 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感染暴发的控制处置工作,并从 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2. 在感染暴发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由感染防控应 急处理专家负责感染防控救治工作。名单见我院感染防 控领导小组及应急处理专家组名单。3. 临床科室发生疑似感染暴发或者感染暴发应当及时采取 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

7、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4. 医务处、护理部等部门积极配合感染管理科组织开展下 列工作:4.1. 核实感染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患者基础情 况、临床表现、诊疗情况及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4.2. 对感染患者、接触者、可疑感染源环境及物体表面、 医务人员、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测,必要时可以留菌 株与相关机构联系进行病原体同源性检测。4.3. 完成初步的调查: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 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查找可能的危险因素, 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5. 感染暴发的控制处置措施:5.1. 控制感染源:对疑似及已确诊感染患者应积极进行治 疗,并进行必要的隔离。5.2. 切断感染途径

8、:在确定感染暴发的感染途径,如空气 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之后,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5.3. 易感人群实施保护性隔离措施:对同病区其他的易感 人群实施必要的隔离及防护措施。5.4. 如为不明原因病原体,或特殊感染病原体、新发病原 体的感染时,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措施,积极查找病原 体,加强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明确病原体 后,立即按照该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实施相应的消毒隔离措 施,确保不发生新的医院感染病例。5.5. 必要时考虑暂停接受新患者或关闭病房,同时严格监 测新发病例。6. 应急处理过程中各相关部门职责:6.1. 临床科室:积极开展感染暴发的控制工作,积极救治 患者;配合感染管理

9、科做好相关环境卫生学和流行病学调 查,根据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防止医院感 染暴发事件进一步扩大。6.2. 医院感染管理科:在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应到达现场 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积极开展相应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 指导临床科室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督查临床消毒隔离措施 执行情况,与临床一起做好感染诊断、治疗、检测样本采 集等,负责该事件的信息收集、汇总、分析和整理报告工 作。6.3. 微生物实验室:承担感染暴发事件中各项病原微生物 学检测工作,必要时保留菌株行同源性鉴定分析。6.4. 医务处:负责组织协调相关科室专家对感染病例的确 认、诊疗方案的制定、医疗救治等工作,并根据感染暴发 情况,必要

10、时调度全院医疗人员。6.5. 护理部:配合医务处、感染管理科做好临床科室的消 毒隔离措施落实,制定相应护理方案,对相关临床科室的 护理措施进行检查,发现薄弱环节督促立即整改,积极协 助做好感染的原因调查、标本采集等工作。6.6. 药剂科、总务处、设备处等其他职能部门:负责做好 感染暴发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医疗救护药品及器械、消毒药 械、个人防护用品贮备供给,以保障此次卫生应急工作的 顺利进行。7. 应急响应终止7.1. 终止条件:A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事件的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被消除。A最后一例感染传染事件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未再出现 新发病例。7.2. 终止程序:A根据感染暴发事件情况,由上级卫生

11、主管部门及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委员会成员组织专家对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评估后,提出终止此次应急的建议。由感染管理科在调查结束后,尽快将调查处置过程整理成书面材料,记录暴发经过,调查步骤和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效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分析此次调查处置过程, 制定今后的防范措施。附录A:感染暴发、处置流程附录B感染暴发流行病学调查操作流程附录 C (疑似)感染病例个案调查1 一般情况1.1 患者姓名:家长姓名(若是儿童,请填写):1.2 患者住院号:1.3性别:男女1.4 年龄:岁(月)2 发现 / 报告情况2.1 发病序号:2.2 发生感染时所在科室:2.3 曾住过科室:2.4 发病日期:年月日2.5 发

12、现时间:年月日2.6 感染诊断及部位:3 发病与就诊经过3.1 入院日期:年月日3.2 可能的感染原因:3.3 原发疾病:4 临床表现4.1 临床症状:4.2 临床体征:4.3 微生物送检结果及日期:5 高危因素及暴露情况5.1病室环境:口1类口11类口111类5.2 医护情况:主管护士日常护理护士主管医生每次接触患者前后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是否医务人员出勤情况5.3周围患者是否有类似临床症状、体征是否5.4患者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使用前后口5.5近期环境抽查结果:空气:物表:工作人员手:5.6 有无可疑的使用中消毒液:批号:5.7 有无可疑的静脉注射液体:批号:5.8 本组共有患者例,本患

13、者为第例患者感染源可能来自:患者自身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医疗器械医院环境食物药物探视 者陪护者感染源不明其它5.9 患者易感因素的调查见表1。表1 患者易感因素手术名称:急诊:是否手术日期:参与手术人员:手术持续时间:小时分手术植入物:口有口无手术切口类型:清洁清洁一污染污染 感染口麻醉(ASA)评分I级口11级口111级口 IV级麻醉:全硬膜外麻腰麻 V级口糖尿病口免疫缺陷口泌尿道插管时间()肿瘤口免疫抑制剂口动静脉插管时间()昏迷口低蛋白血症口引流管部位()时间()肝硬化口WBC 1.5X10 激素及使用方法()放疗、化疗口气管切开是否时间()上呼吸机是否时间()哮喘口冠心病肾病口慢性支气管炎

14、口其它慢性肺部疾病口其它慢性疾病口6 患者生活习惯、既往健康史6.1饭前洗手:每次均饭前洗手偶尔洗手从不洗手其它6.2本次感染前是否有其它部位是否感染部位:7 患者发病前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品种:药品名称: 天数/使用起止日期8 实验室检查8.1 感染相关指标:血常规;CRP ; PCT: ; 其他:;8.2 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的调查见表2。表2 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 标本类型采样时间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单位其他 注:标本类型包括咽拭子、痰、血、尿、粪便、分泌物等与该感染相关的临床 标本9 转归与最终诊断情况9.1最终诊断: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排除:9.2 诊断单位:9.3转归:痊愈,出院日期:月日死亡,死亡日期:_月_日死亡原因:其它10 其他需记载事项 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个案表内容,例如:若怀疑与麻醉剂、消毒剂有 关,应记录麻醉剂、消毒剂的相关信息,以及封存剩余麻醉剂、消毒剂进行检测的 后续情况;若怀疑与植入物有关,应记录植入物以及对同批号植入物进行检测 的相关信息;若怀疑与消毒供应中心(CSSD)处置有关,贝V应追溯相关信息 等。11 调查单位、人员和时间11.1 调查单位:11.2 调查者签名:11.3 调查时间:月日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