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课文《鸟的天堂》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0339209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课文《鸟的天堂》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课文《鸟的天堂》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课文《鸟的天堂》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课文《鸟的天堂》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课文《鸟的天堂》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课文《鸟的天堂》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课文《鸟的天堂》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课文鸟的天堂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贡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则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课文?鸟的天堂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生字:梢暇恋。2新词:留恋不禁展示颤抖南国应接不暇。3理解重点句:1我有时机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抖。3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确实是鸟的天堂啊!二能力训练点:1训练学生

2、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2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引导学生体会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静态,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察看能力和作文能力。三德育渗透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办法。二难点文中有些句子含义较深。详见“素质教育目标3。三教学时通过重点读,反复读,品析、勾划重点词句来解决。三、课时安顿三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1答复文中设计的问题,勾划重点词句。2同位讨论、小组交流、理解重点句。3察看投影片上的图,发挥想象,进行语言

3、叙述能力训练。4质疑问难。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3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二整体感知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色?三重点、难点及目标完成过程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读准字音:email protected“簇读c“隙读emailprotected理解词语: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不禁:不由自主地。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南国:指我国的南部。颤抖: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应接不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2用“ 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来读一读、细体会。3自由读

4、课文,质疑问难。2揭题弓赎,学生自悟:1板书课题。“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2默读全文思考: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傍晚鸟都栖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才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泼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3小组讨论: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第一段14自然段:黄昏,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第二段59自然段:写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大榕树。第三段1013自然

5、:写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情景。第四段14自然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第二课时一明确目标1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初步了解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办法。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目标完成过程1学习第一段。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1作者吃过晚饭,傍晚时,在河边与朋友乘船出游。从“吃过晚饭、“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向河中心移去可以体会到,当时环境十分幽静。从“没有波浪、“平静地移动、“听见了水声体会到的。2练习朗读,体会作者游玩时愉悦的心情。2学习第二段:1出示投影片文中插图。着

6、图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独木成林,枝繁叶茂,充斥生机与活力,郁郁葱葱2默读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主要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用线划出来。3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这一段描写了榕树“大“美的特点。描写“大的语句:“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描写“美的语句:“一簇簇树叶真绿得可爱。“有许多根垂到地上卧在水面上。“则多的绿叶新的生命在颤抖。4图文对照“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理解重点句:出示投影片1:这两句话写出了这株大榕树的真面目。

7、树木的特点是“枝上又生根。枝上生的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之后就成了树干,这就是这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5指导朗读,培养学生体验“美、观赏“美的能力。6小结:这一段作者由“远及“近地对榕树的大小,它的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这是静态描写。3学习第三段: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这一段主要写了作者和朋友们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2再读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再读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众鸟纷飞的活动情景的?标出有关语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作者用排比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写出了鸟形、鸟色及

8、鸟的姿态。用这样相同或相似的句式来写,读起来节奏感强,非常上口。作者用了拟人句“树上就变得热闹了。“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写出了鸟儿们在“天堂里活跃、自由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3感情朗读,体会这一段作者是怎样描写的。4小结: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鸟的活动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动态的鸟,构成了一幅“百鸟图。是对事物变化活动的描述,这是动态描写。4学习第四段:1自由读第四段。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读懂了什么。由“回头看、“我感到一点儿留恋、“那鸟的天堂确实是鸟的天堂啊!体会到作者的心情是愉快的,感到留恋。3感情朗读、深化理解要读出留恋、赞美之情。三课后作业1有感情地

9、朗读课文2背诵课文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第三课时一明确目标围绕重点,学习叙述二目标完成过程1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篇课文按游览路线写了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两天的记游,重点不同,办法也有别。则作者是怎样来写所见所闻的,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2投影出示自学提纲:默读思考集中交流、整理1时间不同:第一次去是在黄昏,第二次去是在早晨。第一次去没有看到鸟,因为天晚了,鸟儿们已经在树上栖息了;第二次去看到了很多很多的鸟儿,因为早晨,鸟儿开始活动了。2因为这棵榕树很大,而且枝繁叶茂、土地湿润、环境安宁,正适合鸟儿做巢生活、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

10、得到了爱护,便于鸟类的繁殖,因此它成了鸟儿生活的“天堂。3再读课文,讨论交流。1文中哪些地方是静态描写?哪些地方是动态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大榕树是静止不动的,文中作者从根、干、枝、叶等部位逐项来写,这就是对榕树的静态描写。如“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抖。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主要写了鸟的活动,是动态描写。如:“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写文章时,注意动态描写和静

11、态描写,就能把内容写得更具体、更准确,动静结合,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4朗读课文,深化理解。三总结扩展:1总结全文,归纳中心。本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及被称作“鸟的天堂是名不虚传的。叙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答案不是唯一的,可让学生畅所欲言。可以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本文的写作办法或热爱鸟类,爱护环境等某一方面来谈。如:学了这篇课文,我懂了察看事物不但要注意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位置等,而且还要注意事物在不同的时间里静态、动态的变化。四布置作业1摘抄佳句。2用“ 线画出短文中静态描写的

12、句子,用“线画出短文中动态描写的句子这只青蛙,两只大眼睛鼓得高高的,像两颗晶莹的玻璃球,可机灵了。我把它刚放在水盆里,那长蹼的后腿向后一划,“唰地一下,就蹿出好远,还溅起点点水花。六、参考资料1榕树:常绿乔木,树干分枝多,树冠大,叶子椭圆形或卵形,花黄色或淡红色,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多年生的榕树,树枝可长出黑色的根须直垂地下,当它扎入土中时,又成为树干。榕树叶、根、树皮可入药。2广东省新会县郊外有一条河叫天马河,河心有一棵巨大的榕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其覆盖面积之广,世罕其匹;远远望去,就像漂在水面上的一大片树林,引来无数鸟儿栖息其上。当地人称它为“鸟的天堂。3画眉鸟:身体棕褐色,腹部灰白色,头后颈和背部有黑色斑纹,有白色的眼圈,叫的声音很好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