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简答问答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033626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医学简答问答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社会医学简答问答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社会医学简答问答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社会医学简答问答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社会医学简答问答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医学简答问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医学简答问答(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医学: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体级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研究影响人群的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和现代

2、医学模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3,制定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4,开展健康弱势人群保健和社会病控制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 6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关注高危险人群和高危因素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决定作用的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医学模式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健康观和疾病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本质概括。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亚健康状态: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成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这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

3、亦称“第三状态”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从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思考,以及处理健康和疾病相关问题的医学观和方法论。1、医学模式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的演变过程?2、历史上人类社会经历了哪几种医学模式。5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机械论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 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疾病谱和死因谱的转变医学的社会化健康需求的提高。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和外部交叉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从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思考,以及处理健康和疾病相关问题的医学观和方法论。基本内涵:1,恢复了心理,社会因素在医学研究系统中应有的位置2,更加

4、准确地肯定了生物因素的含义和生物医学的价值 3,全方位探求影响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因果关系对医学实践的指导意义5对临床工作的影响对预防对卫生服务对医学目的对医学教育文化的类型智能文化,主要通过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作用于人群健康;规范文化,主要通过支配人类的行为生活方式来影响人群健康;思想文化,主要通过影响人们的心理过程和精神生活作用于人群健康。文化的基本特征:历史性 现实性 渗透性 继承性社会性亚文化: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是非全社会性的思想文化的泛称。反文化:一种锁代表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站到了主文化的对立面的亚文化,岁现存的社会思想文化持敌对态

5、度的人的某些思想行为。社会支持: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情感、物资和生活上的帮助。医疗保健制度:是指医疗保健费用的负担形式以及相应的卫生服务组织、管理方式和实施过程。1、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规律性。泛影响性。恒常性积累性交互作用非特异性2、社会经济发展在促进人类健康水平提高的同时,对健康也产生了不利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6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社会病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突显负性社会事件增多。人口特征的剧烈变化3、文化影响健康的特征。无形性本源性软约束稳定性民族性4、文化因素影响健康的途径。教育道德规范风俗习惯:民族习俗、地区习俗宗教:宗教的精神力量、宗教对行为的影响。非主流

6、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5、人口数量与健康的之间的关系。一定的人口规模和数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要素。人口数量过多和增长过快,对人类的健康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加重社会负担,影响人群生活质量。加重教育及卫生事业负担,影响人口质量。加重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活质量指数 PQLI: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的营养,卫生保健和教育水平的综合指标,突出强调了卫生和教育质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弥补了GDP的不足。大于80为高素质,小于60为低素质PQLI(婴儿死亡率指数岁的期望寿命指数识字率指数)生活事件:是指日常生活中引起人的心理平衡失调的事件,包括在童年起家庭教养和境遇、青年起学校教育和社会活动、成年期社

7、会环境和生活环境中发生的各种事件。应激:生物体能接受外界刺激,并有能力对周围的环境变化做出主动的合乎自己利益的反应,趋利避害健康相关行为:指个体或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中获得的支持和帮助,包括客观、实际的物质和主观的、精神上的支持两方面。1.有哪些主要的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密切相关?促进健康的行为(2分)积极的休息和睡眠、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积极的应付方式、体育锻炼等。危害健康的行为(2分)吸烟、酗酒、吸毒、性乱等性格与健康A型性格具有敌意,匆忙和竞争等特点,容易得冠心病C型性格与肿瘤发生有关,并表现为果味的顺畅,忍让和自我克制,情绪压抑,爱生闷气。行为心里问题

8、的干预政策干预社会工程设施干预大众媒体干预社区干预组织干预1.定量研究:通过调查收集人群发生某种事件的数量指标,如患病率、就诊率、生长发育标准等,或者探讨各种因素与疾病和健康的数量依存关系的研究。2.问卷调查:现场定量研究主要采用问卷作为收集资料的工具,所以又称之为问卷调查。3.定性研究:是一种在自然的情境下,从整体角度深入探讨和阐述事物的特点及其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4.调查表:即问卷,在定量调查中用于收集资料的一种测量工具,是由一组问题和相应答案所构成的表格。5.信度:是指所得结果的可靠程度,通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及一致性来判断。6.效度:指测量结果与试图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接

9、近程度。7.分层抽样: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照某种特征或标志(性别、年龄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用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社会医学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实验研究,评价研究,德尔菲法,文献研究社会医学研究的步骤选择课题,陈述假设。(2)制定研究方案(3)收集资料(4)整理和分析(5)解释结果定性研究方法深入访谈法专题小组谈论法选题小组讨论法观察法问卷,在定量调查中用于收集资料的一种测量工具,是由一组问题和相应答案所构成的表格。类型:自填问卷,访谈问卷调查表的结构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1) 封面信 (2)指导语(3

10、)问题和答案 (4)编码问卷设计的原则:目的性,反向性,实用性调查表的设计包括哪些步骤?(1)明确研究目的、(2)建立问题库(3)设计调查表初稿(4)初稿修改(试用和修改) 和/或(5)效度和信度检验。答案设计的格式有哪几种。(1)填空式(2)二项选择式(3)多项选择式(4)图表式(5)排序式问题设计的常见错误。(1)双重装填(2)含糊不清(3)抽象的问题(4)诱导性的问题(5)敏感性的问题问卷中问题的排列应遵循的原则。(1)先排列容易回答的,无反感的问题(2)先排列封闭式问题,后开放式问题。(3)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4)检验信度的问题需要分隔开来。卫生服务研究的内容社会因素对卫生系统的影

11、响评价人群的医疗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卫生系统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卫生系统的经济分析卫生服务效果评价卫生服务要求:反应居民要求预防保健,增进健康,摆脱疾病,减少致残的主观愿望,不完全是自身实际健康状况决定的卫生服务需要:主要取决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是依据人民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服务的客观需要,包括隔热察觉到的需要和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两者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卫生服务需求:从经济和价值观念出发,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上人民愿意且有能力消费的卫生服务量。卫生服务利用:需求者实际利用卫生服务的数量,是人群

12、卫生服务需要量和卫生资源供给量相互制约的结果,直接反映了卫生系统为居民健康提供卫生服务的数量和工作效率。反映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量水平的指标: 婴儿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 Rate,IMR) 孕产妇死亡率(Maternal Mortality Rate) 平均期望寿命(Life expectancy)影响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的因素有哪些?人口数量及其年龄性别构成社会经济因素文化教育程度卫生服务质量及设施医疗保健制度气候地理条件行为心理婚姻与家庭生命质量(QOL):又称生活质量、生存质量。WHO定义,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于他们的生活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事情有关的生

13、活状态的体验,包括个体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独立能力、社会关系、个人信仰和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在疾病、意外损伤及医疗干预的影响下,测定与个人生活事件相联系的主观健康状态和个体满意度。研究对象主要是病人,也包括健康者;研究内容是个人生活事件(确定因素)与主观健康状态和满意度(变化因素)之间的关系。生命质量评价:指具有一定生命数量的人在一定时点上的生命质量表现。SF-36:简明健康调查问卷,包括36个条目,评价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8个维度,适用于普通人群的生命质量测量、临床实验研究、卫生政策评价等。1.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包括哪些内容?(1)生理状态 (2)心理状态 (3)社会

14、功能状态 (4)主观判断与满意度()其他2.生命质量评价的应用。(1)人群健康状况的评定(2)疾病负担的评估(3)卫生服务效果的评价(4)卫生服务方案的选择(5)卫生自愿配置与利用的决策()健康影线因素与防治重点的选择3. SF-36健康调查量表的8个维度有哪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总体健康1、社会卫生状况:指人群的健康,以及影响人群健康的社会环境状况。2、 平均期望寿命:是指同时出生的一代人平均每人能活到的平均年数。3、减寿人年数PYLL:某一人群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目标生存年龄(通常为70岁或出生期望)以内死亡所造成的寿命减少的总人年数。无残疾期望寿命LEFD:以残疾作为观察终点,代替普通寿命表中以死亡为观察终点。它运用现实寿命表的计算原理,通过扣除处于残疾状态下所消耗的平均寿命,从而得到无残疾状态下的预期平均生存年数。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疾病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与疾病伤残损失健康生命年相结合的指标,是生命数量和生活质量以时间为单位的综合性指标。活动期望寿命ALE:以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丧失作为观察重点,代替普通寿命表中的死亡,指的是人们能维持良好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年限卫生政策: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为保障公众健康和实现特定卫生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案和行动依据,主要包括卫生发展的目标,法法律,法规等以社会健康为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