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033566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一:工作人员要求1.工作人员入室前换专用工作服换鞋洗手或手消毒。非本室人员不得随便进入。2.对患儿实行保护性隔离,工作人员患有呼吸道感染肠炎痢疾肝炎或皮肤感染应调离新生儿室,防止交叉感染。3.工作人员进行各项操作前后洗手,严守无菌操作规程。二:环境与物品消毒要求1.坚持每日清洁制度,定时开窗通风,室内空气每日用空气消毒机消毒_次。2.地面每日湿拖_次,遇污染时用含氯消毒剂消毒。3.保持桌面窗台婴儿床监护仪等仪器表面的清洁,每日擦拭,必要时进行消毒。4.体温计一人一用一消毒,用75酒精或_mg/l含氯消毒剂浸泡_min。5.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应每日更换消毒,早产

2、儿暖箱的湿化液每日更换,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用灭菌水。6.连续使用的新生儿暖箱内表面每日用_酒精或含氯消毒液消毒,患儿出院后进行终末消毒处理。7.哺乳用具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专人专用,用后消毒。隔离新生儿用具专用。8.新生儿用眼药水,粉扑,油膏,沐浴液,浴巾,浴垫,治疗用具等,一人一用。9.空调过滤网每周清洗一次,空气消毒机过滤网每月清洗一次并有记录。三:病人管理1.根据患儿疾病合理安排病室,感染性疾病患儿给于床边隔离,必要时置隔离病室。2.对特殊感染(_气性_破伤风)或高度耐药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万古霉素金葡菌vrsa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的患儿,应严密隔离。四医院感

3、染监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标志清楚.新生儿室消毒隔离制度1.儿科重症监护室应相对独立,分设新生儿监护区,一般患儿监护室区、沐浴区、医生办公室(更衣间)、配奶间等,严格分区管理。2.布局要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各区域标示明确。3.工作人员进入重症监护室必须佩戴口罩、帽子、穿专用的洁净工作服、更鞋入室。4.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入内。因工作需要,必须穿专用工作服,戴口罩、帽子、穿鞋套入室。5.每日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二次,每次一小时,必要时随时消毒,并纪录;天气情况较好时,必须每日定时开窗换气,上下午各一次,每次半小时。每月对空气,物体表面以及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监测一次;如有异

4、常及时分析,查找原因,整改,直至合格。6.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接触新生儿前后均按要求洗手或用消毒液消毒双手。7.每天用消毒液擦拭所有用具1_次(温箱,床头柜,桌凳等);地面每天湿式清扫三次,有污染时及时用消毒液擦拭;患儿出院后,其床单,温箱应及时进行终末消毒。8.新生儿所用尿布(最好使用一次性纸尿裤),衣服、被单等,应用消毒灭菌的棉织品,使用前消毒,设专柜存放。9.哺乳用具、眼药水、扑粉、浴巾等,必须分人编号存放,严格做到一婴一用一消毒,隔离婴儿用具单独使用,双消毒。10.为确保婴儿饮食卫生和食品安全,重症监护室同意提供辅奶辅食,拒收家属提供的_,辅奶和其它辅食。代乳品(辅奶,辅食)必须

5、建立完善索证制度和出入登记制度。11.新生儿奶具(奶瓶等)严格执行”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五保洁”工作程序。12.患皮肤化脓性及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暂停与婴儿接触。新生儿患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如脓疱疹、新生儿眼炎、鹅口疮等及时转出picu室并及时隔离治疗。需床边隔离者,床栏应挂标记。13.消毒用碘酊,碘伏及酒精应注明消毒液浓度,酒精每天更换,碘伏,碘酒使用时间不超过三天。瓶子加盖,并每周灭菌二次。14.新生儿沐浴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5左右,拆褓和包褓应严格分台,避免交叉,洗浴垫应隔水。遇有医院感染时,应严格执行分组护理的隔离技术。15.尿布,污物用后切勿随意抛落地面,及时放入黄色污物袋内,污物袋满3_

6、时应及时更换。_室内使用的抹布、拖把,必须专间专用,每次使用后必须及时采用消毒液浸泡_分钟后,清水清洗、晾干备用。17.严格探视制度,凡探视人员必须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穿鞋套、洗手或消毒双手后,方可接触婴儿。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每次探视结束后,应及时开窗通风换气,并进行相应的清洁消毒。新生儿科加强消毒隔离制度众所周知,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由于各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免疫力低下,极易发生感染而危及其生命。所以在新生儿科,消毒隔离是每一位医务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点。消毒隔离意识的培养与建立,是新生儿科上至管理人员,下至每一个医生护士都必须重视且自觉

7、参与提高的。一是制定全面且具体可行的消毒隔离制度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一整套具体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新生儿科近几年来在工作中不断补充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nicu预防院内感染消毒隔离制度,呼吸机清洁消毒与保养制度,监护仪清洁与保养制度,呼吸机监护仪操作流程,配奶工作流程,奶具消毒流程,暖箱终末消毒,出入院流程及各专科操作流程,并和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常用药物配制使用等,一起成册,使各级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有章可循,在不知如何操作时,能随手翻看,以便规范自身操作行为。二是提高思想认识,重视消毒隔离首要任务是提高每一个医人员对消毒隔离重要性的认识,让医务人员了解院感知识,掌握消毒隔离的基本原则。

8、尤其对新来护理工作人员,她们所做的喂养、更换尿片、消毒配奶等基础护理工作,接触患儿最多,带教老师要经常强调消毒隔离的重要性,工作中放手不放眼,每周进行基础理论及操作培训,帮助她们正确掌握各项操作规程,正确对待消毒隔离措施,从而提高她们的消毒隔离意识,自觉遵守各项消毒隔离制度。三是加强病房管理nicu严格分区管理。nicui分为早产儿区、重症监护区、隔离区等,_楼nicuii按院内、院外及病种不同分为高胆、肺炎、重症感染、隔离病区等。收治病人时严格区分,不得混放。对梅毒、乙肝、艾滋等传染性较强的病种,患儿都有专门的床边隔离措施,每个患儿床边都有免洗的消毒液。病房每日空气消毒,每月空气监测,每周工

9、作人员的手、咽拭、冲调的奶、_、物表、暖箱湿化水都进行培养,尤其是工作人员的手冲调的奶随时抽查,对培养有问题的结果进行分析寻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持续监测。每层楼都设有消毒隔离质控护士,以督促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消毒隔离是一项持之以恒、常抓不怠的工作。2022年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二)一、建筑布局和设施管理1、周围环境应清洁、无污染源,区域相对独立。2、放置病床的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染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应相对独立。3、气流_:(1)普通icu: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自然通风不良时应_辅助通风设施。(2)洁净icu:1)气流_应为上送风下回风。2)当洁净icu

10、为正压时,压差梯度设计成病房洁净走廊(缓冲间)外界,病房大于走廊0.1pa以上,走廊大于外界10p以上。3)当洁净icu为负压时,有两种气压设计。洁净走廊或缓冲间为负压设计,走廊大于病房0.1pa以上,走廊小于外界8pa以上;洁净走廊或缓冲间设计为正压时,走廊大于病房8pa以上,走廊大于外界10pa以上。4、装饰必须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防静电、容易清洁的原则。5、有合理的人员和物品流程,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设置不同的进出通道。6、医疗区域:(1)设置病床数量不宜过多,以8_张为宜。(2)新建或改建icu应设置为单间或分隔式病房,条件许可时设置正压和负压单间病房各一个。(3)每张病

11、床使用面积大于等于_,床间距大于等于_m;单间病房使用面积大于等于_。(4)温度应维持在2225,湿度应维持在_%_%。7、手卫生设施:(1)洗手设施应符合以下要求。流动水、非手接触式水龙头开关、洗手液、干手纸,应尽量使用抗菌皂液。(2)洗手设施,单间每床一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_床_套。(3)每张病床均应配备卫生手消毒剂。8、在人员流动通道上不应设空气吹淋室。二、环境管理1、基本要求(1)污染的环境,应先去污,彻底清洁,再消毒。(2)清洁工具应标识清楚、分区使用,使用后清洗、消毒、晾干、分类放置。(3)清洗消毒人员应接受消毒隔离基本知识培训。(4)清洗消毒人员工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2、空气(1

12、)普通icu1)保持空气清新,每天应开窗换气2_次,每次不少于_min。2)不建议对空气进行常规消毒。自然通风受限时,有人情况下应使用对人体无毒无害,且可连续消毒的方法;无人情况下可选用紫外线照射消毒。(2)洁净icu1)使用中应每日自检正负压1_次,方法:在门缝处采用烟柱、飘带,观察其气流方向,吸入烟雾的房间为负压。但精确的压差应采用仪器检测。2)使用中应每日监测温度、湿度1_次。3)定期对空气细菌菌落总数进行监测,每季度不少于_次。3、墙面和门窗定期使用清水湿式,保持清洁、干燥。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先去除污染,再清洁、消毒。4、物体表面应使用消毒剂对卫生间、污物处置间、洗手

13、池等台面进行清洁消毒,每日至少一次。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再清洁、消毒。5、地面所有地面,包括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区域等,应使用清水或清洁剂湿式擦拭,每日至少_次。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污染时,先去除污染,再清洁、消毒。有多重耐药菌等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时,应使用消毒剂擦拭,每班不少于_次。6、不适宜的做法(1)在室内摆放干花和鲜花、盆栽植物(2)在室内及走廊铺设地毯(3)在入口处放置消毒剂的脚踏垫。(4)在门把手上缠绕喷洒消毒剂的织物。三、人员管理1、医务人员(1)应根据床位设置配备足够数量的医生和护士,医生人数和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达到0

14、.8:1和3:1以上。(2)医护人员上岗前应接受消毒隔离、常见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等基本知识培训,工勤人员上岗前应接受消毒隔离等基本知识培训。上岗后每年应接受医院感染继续教育培训。(3)疑有呼吸道感染综合征、腹泻等可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时,应避免接触患者。(4)上岗前应接种乙肝疫苗,每年宜注射流感疫苗。(5)进入工作区应着清洁的工作服、洗手或卫生手消毒2、患者(1)经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的感染患者应与其他患者分开安置。(2)经空气传播的感染患者应收治在单间负压;条件受限时,单间普通病室与病区走廊之间应有缓冲间。(3)经飞沫传播的感染患者应收治在单间病室,病室与病区走廊之间应有缓冲间;条件受限

15、时,病室与病区走廊之间应有实际屏障。(4)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或定植患者应收治在单间病室;条件受限时,宜收治在相对独立的区域,病床间距大于等于_m,并拉上病床边的围帘。3、探视人员(1)应以宣传栏、小册子等多种形式,向探视人员介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知识,如手卫生、呼吸卫生(咳嗽)礼仪。(2)应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探视,疑有呼吸道感染综合征、腹泻等可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或为婴、幼儿童,以及在社区感染性疾病暴发期间应谢绝探视。(3)应指导探视人员探视前后洗手或卫生手消毒,必要时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指导采取额外的防护措施。四、icu物品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1、基本原则:(1)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_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完整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2)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除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后再消毒或灭菌。(3)各种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终末清洁消毒,使用中定期清洁消毒,污染时随时清洁消毒。(4)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消毒处理。(5)应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