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颂教学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033353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颂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竹颂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竹颂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颂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竹颂教学设计张姝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物体,抓住特点描摹竹子“形”和“神”的方法;体会作者感情,理解课文主旨;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 2、学习竹子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自学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学习劲竹的精神。体会课文多种表现手法,并尝试运用。教学过程:一、 欣赏引路,激发期待古人说:竹之为物,非丝非木,它不同于凡草,又不同于俗木。它是中华民族品格和情操的象征。修竹千竿,牵挂历代文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爱竹作家管桦的文章中去感悟竹之韵。(PPT显示竹子图片,伴随音乐和画外音导入,将学生带入情境)二、 感悟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章题为竹颂,你认为它赞颂了竹子的什么精神?(P

2、PT显示:感悟)师:依据学生回答,适时引导学生背诵郑板桥的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PPT显示郑板桥的诗句)师:同学们有了对文章内容的初步了解,请你圈点勾画你认为好的词或句子谈谈感受。师:依据学生回答,PPT适时显示竹石中的诗句:“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三、 质疑师:通过对文章词语和句子的分析,我们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那么,品读后,你还有哪些疑问,可以现在组内交流,解决不了的,归纳到题板上,我们共同研究。(PPT显示:质疑)生:把疑难问题,归纳到题板上。师:现场把共性的三个问题打入PPT中,让学生自由作答。根据学生回答,适时点击PPT以显示课前准备好的资料,帮助

3、学生理解。PPT显示:作者管桦生前接受采访时谈到自己喜爱竹的原因时的一段话。师:如何理解“在那春之宫殿,同粉蝶追欢取乐的桃花,攀附他物而自下而上的紫罗兰。”的含义?(边说边用PPT显示象征定义图示)同学们,这是不是意味着今后提到桃花、紫罗兰,就是一种不好的象征呢?(PPT显示歌曲牡丹之歌,诗歌桃花颂.、阳光下的紫罗兰,让学生明白,作者在文中为了突显所要描绘的事物,才从另一角度用其他食物加以衬托,并不是事物本身代表不好的品质。)师:我们在座有多少同学去过竹林,请谈一下自己的感受。(PPT显示:蜀南竹海的风光片,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那份恬静和自然。)四、 总结师:正因为竹的自然风情和独特品格能给人以哲学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宋朝文学家苏轼曾对竹发表了感慨(PPT显示:苏轼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这堂课,我们不仅发现了问题,而且自己解决了问题。(PPT显示板书)板书: 外形坚韧顽强 气节虚心有节 颜色纯洁朴素五、 作业请依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试为本文拟一道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