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033082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学习总结这学期我学习了冯恩洪老师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感触颇深。书中冯老师围绕如何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从各方面实行了阐述并引入了很多实例,使我在工作中有很大的收获:1、冯老师用一句教育金言引入:走进21世纪,最好的教育是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听到这句话,我开始反省自己,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是让学生接受、忍受还是享受呢?恐怕接受甚至忍受的成分更多吧,“胸中有书,目中无人”,每堂课,我们都精心的准备,不过我们的备课,更多的只停留在备教材的层面上,忽略了备学生,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不但要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学生。“书是一样的,人是有差异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也会面临

2、一些问题,如水准好的学生能很快完成学案,甚至能自己总结出本节课的重点问题,不过也有一部分学生,总是出现慢半拍甚至慢多拍的现象,如此,一节课慢一点,一节课慢一点,时间长了,积少成多,我想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落下来的。所以,备学生与备教材应是同等重要的。2、教学中“老师不要讲学生自己能弄懂的东西,老师不要给学生讲讲了也不懂的东西”。新老师经常犯的错误就是生怕学生听不懂,于是一直讲,反复讲,持续地讲,一言堂难以避免,填鸭式时常出现。但是当我们走到学生中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很多东西,就算老师不讲,学生也能够弄懂,而有些老师认为不是重点的内容,学生却弄不懂了,这就出现了一种矛盾,老师认

3、为是重点的内容和学生理解水准存有差别的矛盾。所以,“教育不能埋怨差异,要包容差异,善待差异”。3、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这样四种水平:学习水平、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识别信息的水平和人际交往水平。当我们更多的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教给学生生活水平的时候,学生高分低能成为教师的悲哀。这四种水平不但是教师应该教给学生的知识,更是以后步入社会的筹码,有了这些筹码,不论学习成绩好坏,都能成为一个能立足于社会的人。4、当前很多地方都在大力推广合作学习,这的确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好的方式,冯老师也就这个问题提出了“合作学习五步”:一、教师要增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二、导学案的编制应更合理;三、学习小组的组织和

4、对组长的培训应更加有效;四、教师团队的培养;五、改变评价方法。这五步是使合作学习有效、高效的重要方法,在我们课堂上,我们的合作学习所缺少的也正是这些,这对我们今后更好的展开合作学习提供了协助。学习了冯老师的教育智慧,我想,我最敬佩他的地方应该是他的“实效德育”,不但实效,而且人性化。“要提升学生,首先要满足学生,教育,就是要满足学生。”我想这句话也许不是完全准确的,但至少提供给我们一个有效信息,德育不但是规范学生,更多的应该是满足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不好意思不规范”。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要学会反思”,做最好的老师。我们要看到人的个别差异,准确对待,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好书,育好人。孔子教育学生成效卓著,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对颜回、子路等学生的性格特长、思想状况了如指掌,在知人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才使得他们成才。综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师,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知人之明,能洞察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能触摸到学生感情的脉搏,他们的心和被教育者相通相印,只有这样的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是一种幸福和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