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生物复习仿真模拟预测试题 (二)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0330443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考生物复习仿真模拟预测试题 (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年高考生物复习仿真模拟预测试题 (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年高考生物复习仿真模拟预测试题 (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年高考生物复习仿真模拟预测试题 (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年高考生物复习仿真模拟预测试题 (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高考生物复习仿真模拟预测试题 (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高考生物复习仿真模拟预测试题 (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届高考生物复习仿真模拟预测试题 (二)(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如图表示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与植物周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关系。图示中,CE段是增大了光照强度后测得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体鲜重的增加量是光合作用强度的重要指标B出现BC段的限制因素主要是温度C叶绿体内的三碳化合物含量,C点时大于B点D在E点后再次增大光照强度,曲线有可能为EG答案D解析植物体鲜重的增加主要是水分,不能代表光合作用的强度,A错误;在C点增

2、加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强度增加,说明出现BC段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B错误;BC段光合作用强度基本不变,C点和B点时三碳化合物含量维持动态平衡,C错误;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但超过一定范围之后,光合速率的增加转慢,当达到某一光照强度时,光合速率就不再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光饱和现象,因而在E点后再次增大光照强度,曲线有可能为EG,D正确。2下列是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组织液是组织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代谢的主要场所BHIV在人体内环境中不能增殖,但能破坏人体体液免疫过程C激素在体液的运输下到达各组织细胞并发挥调节作用D内环境成分影响细胞代谢,但细

3、胞代谢不影响内环境成分答案B解析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病毒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HIV能攻击人体T细胞,破坏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B正确;激素在体液的运输下,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或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C错误;内环境会影响细胞代谢,细胞代谢产物也会导致内环境成分的改变,D错误。3赤霉素可以通过提高生长素的含量间接促进植物生长。图1是为了验证这一观点的实验方法,图2是生长素合成与分解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1中放在两个相同琼脂块上的幼苗尖端的数量应该相等B若对1号幼苗施加了赤霉素,则放置琼脂块的去尖端胚芽鞘会向右弯曲生长C若继续探究赤霉素提高生长素含量的机

4、理,则可以提出以下假设:赤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赤霉素抑制生长素的分解、赤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同时抑制生长素的分解D若赤霉素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来提高生长素的浓度,则可以提出假设:赤霉素通过促进生长素基因的转录,从而翻译出更多的生长素答案D解析图1中幼苗尖端的数量是实验的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该相同,A正确;根据题意,赤霉素能提高生长素的含量,若对1号幼苗施加了赤霉素,则1号幼苗尖端生长素含量多于2号幼苗,将接受1号和2号幼苗尖端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左侧和右侧后,左侧生长较快,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正确;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不能经转录、翻译形成,D错误。4关于生命科学研究

5、中所选择的技术(或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来分离新鲜绿叶中的色素B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和新鲜肝脏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低的单基因遗传病来调查其发病率D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应先向计数室滴加培养液,后放置盖玻片答案A解析干燥处理定性滤纸是为了让层析液能够更快地上升,使色素更好地分离;温度也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来调查遗传发病率;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放置盖玻片,然后使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5将某小型天然湖泊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肉食性鱼类。5年后,藻类爆发,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

6、死亡,水体发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导致水草死亡最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是缺少阳光B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的污染,这属于反馈调节C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有利于该湖泊的生态恢复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答案D解析藻类爆发,在鱼塘水面疯狂繁殖,引起水华现象,水草等沉水植物因为无法吸收到足够的光能,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导致死亡;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微生物加速分解有机物,则鱼塘中的氧气继续减少,属于反馈调节;可采用生态治理的方法,如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有利于生态恢复;流经该生态系统(人工鱼塘)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为投放的饵料的能量总和。6某植物的花色有蓝花和

7、白花两种,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下表是两组纯合植株杂交实验的统计结果,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亲本组合F1株数F2株数蓝花白花蓝花白花蓝花白花263075249蓝花白花84021271A控制花色的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第组F2中纯合蓝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C第组蓝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D白花植株与第组F1蓝花植株杂交,后代开蓝花和白花植株的比例为31答案D解析第组F2中两种类型植株的比例为151,明显是9331的变形,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从第组F2的结果可以看出,双显与单显都是蓝花,所以F2中纯合蓝花植株有3种基因型,B正确;从

8、第组F2的结果来看,表现型蓝花植株白花植株为31,说明蓝花亲本基因型为aaBB或AAbb,C正确;白花植株与第组F1蓝花植株杂交就是测交,后代开蓝花和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1,D错误。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7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图甲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载玻片的位置、光圈及反光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Ba条件下视野

9、的亮度比d条件下大C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D由d条件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答案CD解析从低倍镜下移到高倍镜下应先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故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才能使物像处于视野中央。8普氏野马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马。据兰州晨报报道,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精心挑选出了两个家族的25匹普氏野马,将其放归到保护区中。有人预计,数年后这些野马将发展成为一个野生种群。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野外的普氏野马的基因突变频率将不断增加B野外的普氏野马有助于增强保护区的抵抗力稳定性C野外的普氏野马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种群中某些基因的频率可能会发生

10、变化D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因环境不同而产生了生殖隔离答案BC解析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和低频性,不能确定野外的普氏野马的基因突变频率是否将不断增加;放归普氏野马,增加了生物的种类,保护区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不适应环境的普氏野马被淘汰,导致某些基因的频率发生改变;根据题干信息不能判断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之间是否产生了生殖隔离。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4分。按题目要求做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9(16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研究某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光照强

11、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得到下图所示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表明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有_;当光照强度为5 klx时,与25 相比,15 条件下叶绿体产生O2的速率_。(2)在25 条件下,AB段光合作用较弱是由于_,导致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_不足,从而限制了暗反应的进行。(3)为探究叶绿体在光下利用ADP和Pi合成ATP的动力,科学家在黑暗条件下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的目的是_。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叶绿体中形成ATP的动力来自_。答案(1)光照强度、温度小(2)光照强度较低H和ATP(3)避免光照对ATP合成的影响类囊体膜两侧的pH差(或类囊体膜内侧pH小于外侧)解析

12、(1)由图可知,光照强度、温度是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光照强度为0时,25 比15 条件下吸收的O2多,因此在光照强度为5 klx时,25 比15 条件下总光合速率大,叶绿体产生的O2较多。(2)曲线AB段,由于光照强度低,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ATP不足,导致植株的光合速率较低。(3)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ADP和Pi合成ATP的动力,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是为了避免光照对ATP合成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叶绿体中形成ATP的动力来自类囊体膜两侧的pH差。10(16分)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图2)。前者指效应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类

13、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1)人体内的效应T细胞可以来自_的增殖、分化,细胞免疫就是依靠效应T细胞来杀伤靶细胞的。人体的另一种特异性免疫在杀伤病原体时,主要依靠_细胞分泌_。(2)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效应T细胞产生并以_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_(流入/ 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3)图2中的FasL又称死亡因子,Fas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它们都是由细胞合成并定位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一般来说,控制Fas的基因能在各种细胞内表达,而控制Fas

14、L的基因只在效应T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内表达。Fas和FasL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_功能,控制合成Fas和FasL的基因_(能/ 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中。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够调节Fas和FasL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使自己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此时,肿瘤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情况是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免疫排斥是器官移植的一个主要障碍。目前,应对排斥的做法主要是使用一些免疫抑制剂。请根据Fas和FasL的相互关系,提供一种解决免疫的思路。_。答案(1)T细胞或记忆细胞浆抗体(2)胞吐流出(3)信息交流能降低降低移植器官Fas基因的表达水平解析(1)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由T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体液免疫依赖浆细胞产生抗体来抵御外来病原体。(2)穿孔素属于大分子蛋白质,由效应T细胞产生并以胞吐的方式释放。(3)Fas和FasL都是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二者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控制两种物质合成的基因同时存在于人体细胞中,但在不同的细胞中进行选择性表达。癌细胞为不死的细胞,Fas基因的表达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