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0312504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11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11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11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11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欢迎访问大家论坛,所有学习资料免费下载!2011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2011河北)9.环境、能源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 B.大多数铁矿石中的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 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会增强温室效应 D.太阳能、风能是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解题思路】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自然界中铁矿石中的铁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没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铁,所以选B【答案】B【点评】考查人知识点较多。(2011河北)27.2011年3月1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冷却系统的故障,导致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引起了全世界

2、的关注。(1)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 (选填“裂变”或“聚变”)释放能量来发电的。(2)下面是核能发电中能量转化的过程,请将其补充完整。(3)“福岛核泄漏”事件引发了广泛的争议。请你对发展核电简述自己的观点。 【解题思路】(1)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裂变释放能量来发电的,氢弹的爆炸才是核的聚变。(2)原子核发生裂变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加热水,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被送到汽轮机,带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所以能量的转化过程是: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3)从开发新能源、节约化石能源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核废料处理等一方面说明即可。【答案】(1)裂变 (2)内能 (3)说明:只要从开发新能源、节约化石能源以

3、及存在的安全隐患、核废料处理等一方面说明即可。【点评】该题从社会的热点问题为情景,考查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科技的意识,(2011河北)28.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图12所示实验,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从蒸气中移开,火柴燃着了。(1)A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则烧瓶内沸水的温度应(2)B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所起的作用是:(3)火柴为什么移离蒸气才能燃烧?【解题思路】(1)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是100。C,因为A处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故此处高于100。C(2) B处水蒸气的温度很高对点燃火柴所

4、起的作用是加热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3)可燃物的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移离蒸气能保证有充足的氧气。【答案】(1)高于100。C(2)加热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 (3)移离蒸气能保证有充足的氧气【点评】该题设置的情景新颖,(2011大连485)48.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1)石油加热炼制得到的产品中,常用作气成燃料的是(写一种即可) 。(2)煤燃烧时排放出 、 等污染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它燃烧时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 能。【思路解析】化石燃料是人类应用的主要能源物质,答好本题要充分了解三大化石燃料的组成、利用及对环境的影响。石油加热炼制得到的汽油、煤油、

5、柴油等都可用作燃料。酸雨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导致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答案】(1)汽油(其他合理即可) (2)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3) 甲烷,热【点评】本题考查化石燃料的组成、利用及对环境的影响,难度较小。(2011大连524)52.用右图装置做硫燃烧的实验。(1)硫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的原因是: 。(2)观察到实验现象后,为尽量减少二氧化硫逸散到空气中,要使燃烧的硫立即熄灭,应采取的措施是 。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 。【思路解析】(1)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或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空气中氧气浓度没有纯氧中高,所以硫在空

6、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2)为减少二氧化硫逸散到空气中,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伸入溶液中起到降温和隔绝氧气的作用,从而使火熄灭。【答案】(1)空气中氧气浓度比纯氧中浓度低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降温, 隔绝氧气【点评】考查了燃烧及灭火的措施,难度中等。(2011佛山市42)43月27日晚8:30,佛山积极响应关爱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倡导节能减排,过低碳生活。以下不属于我市“节能减排”理念或做法的是选用公共交通出行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做好金属制品的防锈 使用太阳能系列产品4.【思路解析】该题考查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低碳指的是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做好金属制品的防锈虽然可以节约金属,但是

7、与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无关。故选C。【答案】C【点评】该题考查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化学变化、物理变化。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征。试题难度较小。(2011佛山市5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制作防火涂料的新工艺。该涂料是用含有淀粉的植物性废料加工成的无色糊状物。发生火灾时,这种涂在房屋楼板表面的涂料就会转变成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的作用。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能防火的原因是( )A.隔绝了氧气 B.可以燃烧C.改变了楼板的着火点 D.清除了可燃物【解题思路】:仔细审题,题目的背景是“发生火灾时”“防火的原因”,因此,我们得联想灭火的原理,灭火的原理有三:一是隔绝可燃物与

8、氧气的接触;二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三是清除可燃物。又依据题意“这种涂在房屋楼板表面的涂料就会转变成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的作用”,依据生活常识可以看出房屋的“楼板”为可燃物,而产生的黑色物质就“覆盖在楼板表面”,该黑色可燃物的灭火原理自然是A。再分析,“楼板”仍然在不可能是D,着火点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没有改变,不可能是C,若该物质能够燃烧,则覆盖在楼板上起不到防火的作用,不可能是B【答案】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化学与生活中的燃烧及灭火,课标上对此部分的要求是“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此部分知识因与生活比较接近,因而,基本的要点不难掌握,难就难在在具体的生

9、活情景中应用这些知识和分析具体原因,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因此,此题应该算中等偏易的题。限于学生的思维水平,此题易错选D。(2011湖北武汉)29(4分)甲烷、乙醇都是生活中常用的燃料。植物的残体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就会产生甲烷;而乙醇主要靠人类利用高粱、玉米和薯类发酵等方法制造。据报道,科学家已经找到利用甲烷与其他物质反应制造乙醇的新途径。(1)甲烷和乙醇都属于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2)乙醇的化学式为_;(3)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解题思路】:(1)根据甲烷(CH4)和乙醇(C2H5OH)的化学式,并结合有机物、无机物的概念与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可以判断它

10、们都属于有机物。(2)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这是化学用语中要记忆的内容。(3)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答案】有机物 C2H5OH【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无机物的概念及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以及写乙醇的化学式,写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写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时易忘配平或漏写反应条件,或二氧化碳后面标气体符号而导致因细节而失分。本题难度较小。(2011江苏苏州)12011年1月27日上午10点“国际化学年”启动大会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召开。大会以“化学人类的生活,人类的未来”为主题,鼓励青年人热爱化学,庆祝国际化学联合会和居里夫人在化学领域

11、为人类文明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下列安排不属于本次“国际化学年”系列活动的是A纪念居里夫人诺 贝尔奖100周年的庆祝活动B庆贺国际化学联合会成立恰逢100周年的活动C开展多种形式鼓励青年人热爱化学的宣传活动D消除将掺杂使假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怪罪于化学的偏见【解题思路】快速读题,抓住题中的关键字眼:“庆祝国际化学联合会和居里夫人在化学领域为人类文明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故A、B正确;“鼓励青年人热爱化学”,故C正确。D选项主要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叙述完全正确,但与活动主题没有密切关系。【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时事热点问题,解题关键是瞄准题眼,揭开给予信息的神秘面纱,洞察有用信息。(试题难度“难度较

12、小”)(2011江苏苏州)10今年3月苏州日报报导:“太仓奥特斯维能源等一批大项目建成后,我市光伏电池产电功率突破7000兆瓦。”下列有关“光伏电池”能量形式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风能转化为电能【解题思路】抓住题眼“光伏电池”这一信息分析,可联想到该电池是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所以只有C正确。【答案】C【点评】本题考查能量利用及其转化的知识,解题关键是了解能量的常见转化形式。(试题难度 “难度中等”)(2011盐城)1今年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下列做法违背该主题的是( )A利用秸杆、垃圾发电 B利用太阳能

13、、地热能等清洁能源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D大量开采、使用化石燃料【解题思路】根据地球日主题“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可知,应该合理开采地球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寻找可替代的资源,所以ABC都符合该主题,而D会使会使化石燃料枯竭,不符合主题。【答案】D【点评】本题借助地球日主题,考查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等问题,掌握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该类题目难度较小。(2011盐城)9镁不但能在空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B燃烧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C镁等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D镁在空气、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都是放热反应【解题思路】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有氧气参加;既然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所以镁等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燃烧都放出热量;不论是镁在空气中的燃烧还是镁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都是镁与氧元素反应生成了氧化镁属于氧化反应。所以A错误。【答案】A【点评】本题借助新知识,考查燃烧灭火的相关知识,属于信息类题目。解题的关键是结合题目给出的信息对燃烧、灭火的知识进行重新的认识,注意我们初中学习的燃烧是一个狭义的燃烧定义。本题的难度适中。(2011江西,21题,4分)下表是混有甲烷的空气在有限空间内点火时的现象:混合气体中甲烷的体积分数2.0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