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政府发展指数报告(2022年)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0311417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60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数字政府发展指数报告(2022年)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国数字政府发展指数报告(2022年)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国数字政府发展指数报告(2022年)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中国数字政府发展指数报告(2022年)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中国数字政府发展指数报告(2022年)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数字政府发展指数报告(2022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数字政府发展指数报告(2022年)(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中国数字政府发展指数报告2023年4月一、引言:加强数字政府建设1二、数字政府发展指数指标体系4()贝Ij4(二)指标的内涵与阐释5三、研究过程与方法应用9(二)数据收集9(三)数据核实10(25)i11四、省级数字政府发展指数评估结果13(一)省级排名13(二)发展梯度13(三)类别分析16五、市级数字政府发展指数评估结果21(一)城市排名21()24(三)类别分析210后记一、引言: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当前,新兴数字技术正在型塑着国家治理的形态与意涵,技术的快速迭代正在加速推进全社会数字化进程。其中,政府数字化转型程度直接关系我国国家治理能力的实现与治理现代化进程,在数字生态建设中具有

2、引领作用。鉴于此,清华大学数据治理研究中心结合治理理论和我国治理实践,在借鉴国内外数字政府相关指标体系基础上,原创性提出数字政府发展指标评估体系,于2020年首次开展实证评估,并持续追踪进行年度更新,发布2020数字政府发展指数报告。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为政府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明确提出要“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十四五”规划提出数字政府的三个建设方向,即“加强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推动政务信息化共建

3、共用”“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三者共同构成了当前我国数字政府发展的任务要求,推动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为此,本报告在指标体系设计时,将数据开放、平台管理与政务服务等指标纳入治理能力一级指标中,对数字政府的能力建设进行针对性考量。2022年6月2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主动型的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与因应型的数字化发展战略共同形塑并融合于数字政府建设的转型战略。意见明确了“两步走”战略:一是到2025年,在顶层设计更加完善、统筹协调机制更加健全基础上,基本形成数字政府五大体系框架一一数字化履职能力、安全保障、制度规则、初g资源、平台支撑

4、等数字政府体系框架;二是到2035年,在数字政府体系框架更加成熟完备基础上,通过实现数字政府的五大属性-整体协同、敏捷高效、智能精准、开放透明、公平普惠,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清华大学数据治理研究中心研发的我国数字政府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将意见中所指出的数字政府五大体系框架与五大属性战略要素予以融合体现。首先,通过制度体系、治理能力等一级指标予以侧重评估,将安全保障、数据资源与平台支撑嵌入数据安全政策、数据中心及平台管理等二三级指标中给予重点考量。与此同时,意见所提出的数字政府五大属性,指标体系均以三级指标的细化设置予以融合体现。譬如,一是通过以“党政机构”主导下协同“社会组织”的

5、组织机构一级指标,以及通过“数字政府”引领“数字生态”的制度体系一级指标来体现意见意旨的数字政府“整体协同”现状;二是通过“政务云”、多元“网络平台”与“数字化共性应用”的平台与技术支撑体系,为意见中提及的“智能精准”属性呈现省市建设实际进展;三是通过“数据开放平台”“政民互动”应用渠道与能力等,为“开放透明”属性提供依据;四是通过数字政府应用及平台使用主体的覆盖度、普惠度、回应度等治理效果类指标,为意见提及的“公平普惠”民生服务提供数据依据。在中央顶层设计指引下,各地政府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之路,形成了相互借鉴、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探索出诸多独具特色、交口称誉的创新经验和优秀成果,如北京、上海

6、、浙江、广东已形成具有在地特色的数字政府发展模式。与此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我国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仍存在差序化格局与非均衡问题,譬如部分地区基础信息化建设水平仍较落后、数字政府制度体系建设进展缓慢、政府回应市民诉求的质量欠佳、政务数据汇聚共享水平不足等。本报告对2022年我国31个省级和333个地级市数字政府发展水平进行实证评估,力求以严谨、扎实、全面的科学研究为系统评估我国数字政府发展现状提供坚实的经验依据,并为我国各地政府推进政府治理数字化和现代化转型提供实践参考和发展方向。本次评估力求实现五大目标:一是为数字政府发展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各地加紧推进数字政府发展。数字政府

7、发展指数是评估中央决策落实情况的重要参考,为中央下一阶段统筹规划全国数字政府发展重点任务提供依据。二是为未来数字政府发展提供路径参照。数字政府发展指数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从应然角度构建数字政府理想形态,并以此为标尺,衡量和审视现实中数字政府发展的成绩和不足,为政府数字化转型长远规划指明方向。三是为扩散先进的数字政府发展地方实践提供支撑,数字政府发展指数有效识别出若干数字政府发展先驱省份和城市,凸显出归纳和总结先进治理实践的必要性,为扩散成功经验做法提供支持。四是为缩小区域发展不平衡提供靶向支撑,各地由于数字治理的基础和资源存在差异,数字政府发展进度参差不齐。数字政府发展指数以赋分形式清晰呈现各省

8、、各城市当前发展状况,为激励和帮扶部分省市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发展提供靶向对策C五是为讲好“数字中国”故事提供客观数据。数字政府发展指数充分借鉴吸收相关领域国际评估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国际可比性和对话点。评估结果全面展示我国数字政府发展在组织、制度、能力、效果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向世界讲好政府引领之下的“数字中国”故事提供扎实的数据依据。二、数字政府发展指数指标体系数字政府建设具有时代必要性和议程重要性,清华大学数据治理研究中心以学科理论研究为基础,紧密遵照中央有关政策精神,综合吸收国内外相关评估指标体系精华,在2020年首轮和2021年第二轮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指标体系。(一)指标选取原

9、则评估指标体系是数字政府发展的“标杆向导”。为更好发挥“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需构建科学合理、健全有效的数字政府评估指标体系。本报告在指标设计时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国际化与本土性原则。数字政府发展对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模式产生深刻冲击的同时,还成为推动“数字中国”建设、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和重要引擎。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我国数字政府发展面临崭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求相应的指标体系建构符合国际趋势和我国国情,紧扣数字治理的时代命题。第二,全面性与代表性原则C数字政府发展是一场全方位的变革,涉及理念、制度、机制、手段、技术等全链条领域。以往的评估指标大多侧重

10、数字政府的功能或效果层面,较少关注组织层面和体制机制的问题,如联合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EGDI)政府标杆评估指数(EUeGovBe)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政府网站评估等。本指标体系试图弥补这一不足,建立全面涵盖上述维度的指标体系,并合理分析借鉴既有指标体系,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来反映数字政府发展的各方面情况。第三,可靠性与可操作性原则C为保证评估的信度和效度,本报告不仅选取能够反映宏观社会运行情况的客观统计指标,还选取具有较好可得性和时效性的数据。在指标数据的搜集环节,课题组对数据采集人员进行了严格的技能培训,编制详实的操作手册,确保任何一项指标都有两组人员进行评估,从而实现对评估

11、结果进行交叉比对。(二)指标的内涵与阐释通过系统分析政府数字化转型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指标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我国数字政府发展的实际情况,课题组从组织机构、制度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效果四个维度构建数字政府发展指数的一级指标。表21数字政府发展指数的设计框架一级指标设置目标指标内涵与意见内容的对应关系1.组织机构衡量数字政府发展过程中不同类型组织的发展水平与完备程度与数字政府发展相关的党的领导机构、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等加强党对数字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2.制度体系衡量数字政府不同领域政策法规的发展水平与完备程度与数字政府发展相关的政府治理、数据治理、经济治理、民生服务等领

12、域的政策法规构建科学规范的建设制度规则体系:构建数字政府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3.治理能力衡量政府数字化转型驱动治理能力全方位提升的状况政府数字化转型对信息汲取、数据治理、平台治理、政民互动、政务服务等能力提升的情况协同高效的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构建开放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构建智能集约的平台支撑体系4.治理效果衡量数字政府促进治理现代化的成效数字政府促进治理现代化、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果的情况,以及相应的公众评价在此框架下,数字政府发展指标评估体系依照如下思路建构:首先,从理论角度出发,系统评估数字政府发展现状,尤其关注数字政府发展的重点领域和现实特征,将组织机构、制度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效果

13、四个维度分解、细化,形成相对应的二级指标。其次,针对每个二级指标,考察能够集中展现数字政府发展现实水平的主要表征,结合数据可靠性、评估可操作性等具体条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级指标。具体指标设置及阐释如下:1 .组织机构组织机构维度侧重评估数字政府发展的参与主体,是数字政府发展的组织保障。在我国的制度框架之下,党政机构和社会组织共同构成数字治理的组织基础,因此设置两个二级指标。组织机构满分15分,其中党政机构满分10分、社会组织满分5分。数字政府发展必然要求专门成立统一、权威、高效的政府职能部门和领导小组,以配置行政资源、发挥统筹职能、切实推进发展。对此,意见也提出要加强党和政府对数字政府建设的

14、组织领导。因此,党政机构指标考察的相关主体,既包含与数字政府发展相关的各类办公室和部门,即电子政务办、“互联网+”政务办、智慧城市办、数字政府办,以及大数据管理局等;又考察为推动数字政府发展而成立的领导小组和管理部门网站。在党政系统之外,以数字技术为业务领域的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促进会等,为推动数字政府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基础和技术支撑。基于此,在社会组织指标中考察互联网协会、电子政务协会、智慧城市协会、大数据行业协会、人工智能协会五类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2 .制度体系制度体系维度侧重评估数字政府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是数字政府发展的规则基础。意见强调要构建科学规范的数字政府建设制度规则体系,保

15、障数字政府建设和运行整体协同、智能高效、平稳有序。本报告搜集和考察各类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从政策涉及的内容出发,设置数字政府政策和数字生态政策两项二级指标,前者重点关注以数字技术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政策法规建设,后者重点关注促进数字技术、数字产业、数字社会发展的政策法规建设。制度体系满分15分,其中数字政府政策满分7.5分、数字生态政策满分7.5分。数字政府政策指标中包含六个三级指标,考察数字政府的总体性政策和数据管理、数据标准、数据安全、互联网监管、“互联网+”政务等各方面的政策颁布情况。从文件类别上,包含规划计划(如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方案通知(如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总体方案)、法规条例(如大数据开发应用条例)等各类文件。数字生态政策指标涉及新兴业态、共享经济、数字经济、智慧社会等各领域的政策法规建设,共包含六个三级指标,分别是数字经济、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大数据发展、“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民生方面政策,以呈现地方政府通过颁布政策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