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份2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0308608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份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份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份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份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份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份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份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份2学习目标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叙述顺序。学习课文8、9、10自然段,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会贝多芬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了解月光曲所表现的意境与贝多芬的情感变化的关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学习重点学习课文8、9、10自然段,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学习难点了解月光曲所表现的意境与贝多芬的情感变化的关系。学习过程在背景音乐月光曲的旋律中进入本课的学习。一、复习字词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词语,我相信大家已经储存在记忆的仓库中,请同学们在括

2、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看谁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正确。学生写后同位互判,投影反馈,自我评价。(画月亮。)二、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叙述顺序。1、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谁来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贝多芬为盲姑娘演奏了第一支曲子,又激情创作了月光曲。)2、上节课,我们还研读了贝多芬为盲姑娘演奏第一支曲子的段落,请同学们快速默读2;一;7自然段,想想这部分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板书:听看弹)三、学习课文8-10自然段师:贝多芬饱含深情的为盲姑娘弹奏了第一支曲子,出于对穷苦人的同情和爱,对盲姑娘这位特殊知音的感慨万千,贝多芬又即兴演奏、激情创作了月光曲,这正

3、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段落8-10自然段。1、默读8-10自然段。a、由学生说一说默读的要求:不指读、不动唇、不动喉b、默读思考:这一部分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2、指读课文第8自然段a、思考:在课文中找出一个词,来概括贝多芬弹奏月光曲时的情景。b、理解词语:清幽(幽雅、宁静、光亮)c、练习朗读教师创设情境:多美的月夜啊!谁能把我们带入那个月光如水,轻轻泻入茅屋的情景之中,把我们带到钢琴边,带到贝多芬的身边。3、学习第9自然段a、自读课文,想想可以运用平时的哪些方法来学习这一段?b、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提示:每个小组的学习都要先读懂课文再合作完成。l设计板书组提示:这一段是写兄

4、妹俩听到贝多芬的乐曲所联想到的情景。写了哪些景物的变化你试着用四字词语来概括景物的变化l质疑解答组提示:帮助学生筛选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如:什么样的旋律才能让兄妹俩想到大海和月光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月光照耀下的大海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l品评语言组提示:你认为哪些词语用的好(用笔画出来)想想为什么用得好c、指导交流汇报l板书设计你认为这样的板书设计可以吗(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评价)l读读画画他们画得怎么样l质疑解答引导学生将第一层中贝多芬的感情变化与月光曲的旋律联系起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月光曲旋律的变化就是贝多芬与兄妹接触中内心感受的变化。这是一首有感于知音,借情于月光的优美的钢琴曲。l品评语言在

5、学生汇报过程中指导朗读,使学生进一步感悟语言美、意境美。重点品读的语言:微波粼粼:水清,联系月光理解撒遍:每一个角落一缕一缕:天空的清晰、明朗,云朵的形状。轻纱似的微云:轻柔、透明、轻薄l配乐朗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l背诵积累指导学生掌握背诵的方法:看板书、板画、插图、想像4、教学第10自然段四、总结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知道了,在那月轮初生、银光遍撒的环境中,贝多芬为遇到知音而激情满腔,他借着清幽的月光弹琴抒怀,一首有感于知音,寄情于月光的优美的钢琴曲就这样诞生了,它的所想所作表现了他卓越的才华,也说明了他是一位关心同情劳动人民的伟大的音乐家。五、作业向同学们推荐一首诗;一;一;月光曲,这是一位母亲听女儿弹奏贝多芬的月光曲时的内心感受。读后与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感受。六、板书设计15、月光曲听触动;一;一;月亮升起微波粼粼看感动;一;一;月亮升高风卷浪涌弹激动;一;一;月光照耀波涛汹涌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