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监控系统若干问题处理方法及系统接地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028068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防监控系统若干问题处理方法及系统接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安防监控系统若干问题处理方法及系统接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安防监控系统若干问题处理方法及系统接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安防监控系统若干问题处理方法及系统接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防监控系统若干问题处理方法及系统接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防监控系统若干问题处理方法及系统接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监控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施工时接地的方法1.视频传输中,最常见的故障现象表现在监视器的画面上出现一条黑杠或白杠,并且或向上或向下慢慢滚动。因此,在分析这类故障现象时,要分清产生故障的两种不同原因。要分清是电源的问题还是地环路的问题,一种简易的方法是,在控制主机上,就近只接入一台电源没有问题的摄像机输出信号,如果在监视器上没有出现上述的干扰现象,则说明控制主机无问题。接下来可用一台便携式监视器就近接在前端摄像机的视频输出端,并逐个检查每台摄像机。如有,则进行处理。如无,则干扰是由地环路等其它原因造成的。2.监视器上出现木纹状的干扰。这种干扰的出现,轻微时不会淹没正常图像,而严重时图像就无法观看了

2、(甚至破坏同步)。这种故障现象产生的原因较多也较复杂。大致有如下几种原因:视频传输线的质量不好,特别是屏蔽性能差(屏蔽网不是质量很好的铜线网,或屏蔽网过稀而起不到屏蔽作用)。与此同时,这类视频线的线电阻过大,因而造成信号产生较大衰减也是加重故障的原因。此外,这类视频线的特性阻抗不是75以及参数超出规定也是产生故障的原因之一。由于产生上述的干扰现象不一定就是视频线不良而产生的故障,因此这种故障原因在判断时要准确和慎重。只有当排除了其它可能后,才能从视频线不良的角度去考虑。若真是电缆质量问题,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把所有的这种电缆全部换掉,换成符合要求的电缆,这是彻底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由于供电系统的

3、电源不“洁净”而引起的。这里所指的电源不“洁净”,是指在正常的电源(50周的正弦波)上叠加有干扰信号。而这种电源上的干扰信号,多来自本电网中使用可控硅的设备。特别是大电流、高电压的可控硅设备,对电网的污染非常严重,这就导致了同一电网中的电源不“洁净”。比如本电网中有大功率可控硅调频调速装置、可控硅整流装置、可控硅交直流变换装置等等,都会对电源产生污染。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法比较简单,只要对整个系统采用净化电源或在线UPS供电就基本上可以得到解决。 系统附近有很强的干扰源。这可以通过调查和了解而加以判断。如果属于这种原因,解决的办法是加强摄像机的屏蔽,以及对视频电缆线的管道进行接地处理等。3.由于视

4、频电缆线的芯线与屏蔽网短路、断路造成的故障。这种故障的表现形式是在监视器上产生较深较乱的大面积网纹干扰,以至图像全部被破坏,形不成图像和同步信号。这种情况多出现在BNC接头或其它类型的视频接头上。即这种故障现象出现时,往往不会是整个系统的各路信号均出问题,而仅仅出现在那些接头不好的路数上。只要认真逐个检查这些接头,就可以解决。4.由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不匹配引起的故障现象。这种现象的表现形式是在监视器的画面上产生若干条间距相等的竖条干扰,干扰信号的频率基本上是行频的整数倍。这是由于视频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不是75而导致阻抗失配造成的。也可以说,产生这种干扰现象是由视频电缆的特性阻抗和分布参数都不符合

5、要求综合引起的。解决的方法一般靠“始端串接电阻”或“终端并接电阻”的方法去解决。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视频传输距离很短时(一般为 150米以内),使用上述阻抗失配和分布参数过大的视频电缆不一定会出现上述的干扰现象。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在选购视频电缆时,一定要保证质量。必要时应对电缆进行抽样检测。5.由传输线引入的空间辐射干扰。这种干扰现象的产生,多数是因为在传输系统、系统前端或中心控制室附近有较强的、频率较高的空间辐射源。这种情况的解决办法一个是在系统建立时,应对周边环境有所了解,尽量设法避开或远离辐射源;另一个办法是当无法避开辐射源时,对前端及中心设备加强屏蔽,对传输线的管路采用钢管并良

6、好接地.其实什么接地都一样、接地只是一种手段的问题、就看你的接地到底要拿来做什么、因此不要不加条件得就乱下接地的接法问题、否则将会犯下很多严重的错误、首先就一般电路设计的眼光来看、接地是没有电位的、接地是稳定的、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电路在实际制作时常因接地不干净导致误差发生、就一般而言、低频电路常采行单点接地法而高频电路常采用多点接地法、但有一不得不注意那就是高频接地大多为大面积接地、为什么呢?首先、低频电路接地理论本来就跟高频接地理论是不一样的、君不见音响电路有一不变的法则、那就是单点接地、君不见若没依此要领制作换来的就是低频哼声、所谓点就是一截面积趋近于零的区域、音响电路尤其是后级常因没有

7、实行单点接地导致哼声四起、回路电流听过吧、导线电阻听过吧、你能保证你用的金属零阻抗吗不能的话、那你就必须接受一个事实:接地其实是有电位差的、有电位差就有电流、就是哼声来源点、其实就是一个流动范围极小的电流区域、但这里有一个现象就是你的大面积接地是在机壳上、若采行单点接地输出的接地、电流便较不会影响到输入的接地、电流哼声便可免除不会因为接地电流从机壳中影响但这只是一种手段而已、接地方法有很多、单点只是其中一种、而低频电路利用导线将各单元电路接地连接至机壳上的一点便不会有一大回路产生、没有大回路便没有大的回路电流、没有大回路电流输入与输出便各自相安无事、但高频电路呢?高频电路的接地理论深受集肤效应

8、影响、何谓集肤效应呢、集肤效应指在一高频操作环境下导线的电流分布将会呈现密集于金属表面的情形、这代表你的导线将更不像导线、它将成为十足的电抗、频率愈高导线的电抗愈严重、这样你还能用导线去接地吗?别傻了、当天线还差不多、这样你还想用导线吗?如果电路的单元很多、你分成许多电路方块每个单元用条导线连接其接地、那你干脆拿个电阻连接较快、电阻还比较容易被我们掌握呢、导线呢那就复杂了、因此高频电路的接地常是避免是用导线的、电路单元都各自找最近的大面积接地、直接以最短路径连接、多点因而产生、而高频对于接地材更是十分讲究、但原则上是面积要够大、机壳够大了吧、但其实这里有件事必须先声明那就是你的连接必须是愈短愈

9、好、记住就近接最好多点还要保证每一点都接在同一平面上才有效喔、但还是老话一句这只是手段之一而已、高频接地的方法甚多目的皆不相同、这可是需要研究的哦、这篇文章不错,我也谈一点自己的看法。1、线缆选择很重要,所以选择一些大品牌,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的厂家生产的电缆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目前很多品牌的电缆都还是非常不错的,也用在很多监控方面的工程上,如爱谱,帝一,贝典,天诚等所生产的SYV-75-5质量都不错,用下来都非常不错,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同类SYV-75-5型号下面有3个不同的型号,分别代表64匝,96匝,128匝,当然匝数越大越好,当然匝数越高,价格也越贵,目前常用的为96匝。2、目前出现干

10、扰最多的是低频信号干扰,220V 50HZ的频率窜入视频信号,表现为画面上有滚动的双条纹,测试方法如下文(前文已述,这里不再详述)解决方法有两种,视频走线管道要求采用铁管走线,防止附近的灯,风机的低频信号窜入,同时要求铁管之间很好的连接。另外可以使用UPS,UPS设计要考虑到余量,一般对监控要求不高的地方,UPS断电坚持时间为15分钟左右即可,UPS一个用途是虑波,防止一些非正常信号窜入,另外一个用途为稳压作用,在以前的工程中我曾遇到国因为电压不稳定造成监控主机频繁重启的故障。3、接地方面一般都由装修完成,接地本身没有问题,关键是有时有过多的设备采用了同一个接地,造成相互信号干扰,另外正如下文

11、所说,虽然大地是一个等电位的载体,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其实这个载体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等电位,它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电压差,虽然很小,但是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视频信号,因此注意:监控系统近可能单点接地,另外若单点接地还不能解决问题,还有一个办法可以试一试,就是不解地,众所周知,干扰信号需要窜进来,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一旦不解地,干扰信号形成不了回路,就不会干扰监控信号了(当然不接地这种方法一般尽可能不要用,系统若存在漏电或者有大电流窜入,容易发生设备损害以及电击事故)4、出现黑白双间的干扰信号时,要注意摄像机变压器的问题,有两种情况会出现(我都在工程中遇到过),一、当电压过低时,比方说一个变压器

12、拖了过多的摄像机,造成变压器过热,内部期间工作不稳定,造成干扰,二、变压器滤波出现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滤波出现问题必须使用示波器才能够发现,用普通的万用表并不能检查出滤波的问题,以上两种解决方法就是用一个好的变压器单独接入,就可以判断出问题。5、若以上方法还不能解决问题,那么目前市场上还有一种视频隔离器,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将低频信号在前端调制到高频,然后到了后端再调成低频,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无法解决的干扰或者前端有强烈的干扰源,如变电站等大型用电设备的场所。以上为我个人在施工中遇到的各种干扰情况,坦白的讲,监控系统难做很大程度在于干扰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每一个工程出现干扰问题都似乎与众不同,因此需要根据现场情况检测,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我所说的也是我曾经遇到过并解决了的问题,还有很多种问题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去解决,若表述不清楚,请大家原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