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圆柱与圆锥.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028024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圆柱与圆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圆柱与圆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圆柱与圆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圆柱与圆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圆柱与圆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圆柱与圆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圆柱与圆锥.doc(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圆柱与圆锥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圆柱与圆锥。圆柱与圆锥单元目的: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单元重点:掌握圆柱的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单元难点: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1、圆柱(1)圆柱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2页圆柱的认识,练习二的第14题.教学目的: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局部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

2、柱侧面的展开图。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才能和一定的空间想像才能。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教学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教学过程:一、复习1.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学生答复,使学生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2r或C=d)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老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学生答复,其他学生评判答案是否正确)(1)半径是1米(2)直径是3厘米(3)半径是2分米(4)直径是5分米二、认识圆柱特征1.整体感知圆柱(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美观、实用、平安、可滚动)(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2.圆柱的外表(1)摸摸圆柱

3、。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外表,说说发现了什么?(2)指导看书: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一样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3.圆柱的高(1)课件显示: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考虑:药水水柱的上下和水柱的什么有关?(2)引导小结:水柱的上下和水柱的高有关.(3)结合课本答复什么叫圆柱的高。(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间隔 叫做高。)(4)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课件显示:装满牙签的塑料盒,问:这些牙签是圆柱的高吗?假设牙签细一些,再细一些,能装多少根?初步感知:面对圆柱的高,你想说些什么?

4、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深化感知:面对这数不清的高,测量哪一条最为简便?老师引导学生操作分析p ,得出测量圆柱边上的这条高最为简便,同时课件上的圆柱体闪烁边上的一条高.4.圆柱的侧面展开(例2)(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翻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反应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长方形板书:沿高剪斜着剪: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强调:我们先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2)寻求发现.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复原成

5、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学生再观察电脑演示上述过程.(用彩色线条突出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转化成长方形长和宽的过程。)同学交流后说出自己的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讨论:平行四边形能否通过什么方法转化成长方形?课件显示: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转变成长方形,再复原成圆柱侧面的动画过程。想一想:当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引导小结:不管侧面怎样剪,得到各种图形,都能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三、稳固练习1.做第11页“做一做”的第2题。2.做第15页练

6、习二的第3题。老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3.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4题。四、布置作业完成一课三练p15的1、2题。板书:长方形沿高剪斜着剪: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圆柱的底面周长 长方形的长圆柱的高 长方形的宽【以下为赠送相关文档】教案扩展阅读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与圆锥之圆柱的外表积教案单元目的: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单元重点:掌握圆柱的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的

7、计算公式。单元难点: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第二课时圆柱的外表积教学内容:圆柱的外表积教学目的:1、在初步认识圆柱的根底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外表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外表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外表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才能。3、通过理论操作,在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外表的含义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解才能和探究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和外表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2口头答复下面问题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2长方形的面积

8、怎样计算?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二、新课1圆柱的侧面积。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2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侧面积练习:练习七第5题1学生审题,答复下面的问题这两道题分别什么,求什么?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2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老师行间巡视,注意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3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

9、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3. 理解圆柱外表积的含义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外表由哪几个局部组成?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外表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2圆柱的外表积是指圆柱外表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公式:圆柱的外表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4教学例41出例如3。学生读题,明确条件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求外表积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3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展计算老师行间巡视,注意观察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做

10、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答复自己在计算时,最后的得数是怎样获得的。由此指出: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这道题要保存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底面积:3.142022_平方厘米 外表积:1758.4_2072.42080平方厘米5小结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外表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局部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

11、材料够用三、稳固练习1做第14页“做一做”。求外表积包括哪些局部?2. 练习七第6题。板书设计: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圆柱的外表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例4: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底面积:3.142022_平方厘米 外表积:1758.4_2072.42080平方厘米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教案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圆柱体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讨论等数学活动过程,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讨论问题,体验转化和极限的思想。3、在图形的变换中,培养学生的迁移才能、逻辑思维才能,并进一步开展其空间观念,领悟学习

12、数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浸透事物是普遍联络的唯物辨证思想。教学重点、难点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应用。2、借助教具演示,弄清圆柱与长方体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圆柱形容器假设干个;学生准备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用学具。教学设想 圆柱的体积 是学生在有了圆柱、圆和长方体的相关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在知识与技能上,通过对圆柱的详细研究,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在方法的选择上,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络,通过想象、课件演示、理论操作,从经历和体验中考虑,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解决问题,表达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去”的理念

1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究,擅长探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疑引入“水是生命之!”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前两天,老师家的水龙头出了问题,拧上阀门之后,还是不停的滴水,你们看,一刻钟就滴了这么多的水。1、出示装了水的圆柱容器。1启发考虑:容器里面的水形成了什么形状?圆柱你能知道这些水的体积?2讨论后汇报:生1:用量筒或量杯直接量出它的体积;生2:用秤称出水的重量,然后进一步知道体积;生3:把它倒入长方体容器中,从里面量出长、宽和水面的高后再计算。师:如今老师只有这些工具圆柱形容器,长方形容器,半圆形容器和其他不规那么容器,你怎么办?生1:把水到入长方体

14、容器中生2:我们学过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只要量出长、宽、高就行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给学生创设一个生活中的情境,提出问题,学习身边的数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需要浸透圆柱体新问题和长方体的知识联络为所学内容作了铺垫的准备2、创设问题情境。师:课件显示假如要求某些建筑中圆柱形柱子的体积,或是求压路机圆柱形大前轮的体积,能用同学们想出来的方法吗?设计意图:进一步从实际需要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从问题中考虑寻求一种更广泛的方法来解决圆柱体积的问题的欲望师:今天,就让我们来研究解决任意圆柱体积的方法。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二、经历体验,探究新知1、回忆旧知,帮助迁移1老师首先提出详细问题:圆柱体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几何图形有联络?生1: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是圆形生2:侧面展开是长方形生3:说明圆柱和我们学过的圆和长方形有联络师:请同学们想想圆柱的体积与什么有关?生1:可能与它的大小有关生2:不是吧,应该与它的高有关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引出了新知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新知。2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将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圆面积公式的。配合学生答复演示课件。设计意图:通过想象,进一步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由“形”到“体”;同时使学生感悟圆柱的体积与它的底面积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