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学生打造有效课堂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0255849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课堂还给学生打造有效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把课堂还给学生打造有效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把课堂还给学生打造有效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课堂还给学生打造有效课堂(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课堂还给学生 打造有效课堂摘要: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加强课前预习,精心设计导课,明确学习目标,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使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关键词:课前预习 设计导课 学习目标 课堂氛围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就是为了达到不教。新课程改革以来,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最需要解决和最难解决的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如何通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这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愉快有趣,使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呢?我想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加强课前预习,做到有的放矢 新课程中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2、。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必须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主动而积极自觉地学习,即自主学习。课前预习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第一步,有人这样形容预习的重要性:“预习是决战前的火力侦察”、“预习是摘取金牌前的预赛”。它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新课的内容,课堂上讲课要涉及的重难点,加强听课的针对性,激起课堂上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上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方向、有目标,也就有了兴趣。当然,学生在预习时,老师要有明确的预习要求,学生也要做好预习笔记,才能让预习真正发挥作用。 二、精心设计导课,达到先声夺人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先导。所谓万事开头难,开好了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学导课就好

3、比小提琴上弦、唱歌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见能否抓好上课的开始环节,即能否在一上课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对一堂课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导入的方法有很多,温故导课、释题导课、设疑导课、故事导课、机变导课、幽默导课等等。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单元、不同的体裁采用不同的导课方法。比如我在上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一文时,本来设计好了导入法,但前一晚看电视的时候,我正好看到了这样一个情节:地下党的领导在劝一名地下党员放弃自己的女友,然后这位领导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连生命都可以放弃,还有什么不能放弃?”这句话让我很有感触,我觉得一个人放弃生命不是太难,但

4、有时选择活着却要承受很大的压力。由此我想到了司马迁没有选择放弃生命而是选择接受腐刑从而去完成史记,这中间他付出的勇气,承受的压力远远比放弃生命大得多。可司马迁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呢?由此可引导学生理解司马迁对于生命价值的看法。第二天上课我就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不再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积极主动地去解读,思考。结果,我上课读文章时,李刚同学给我指出了一处错误:“受榜箠”一句中的“榜”,在这里不读“bng”,而读做“png”。我拿来古汉语词典一查,果然是,当场就对学生提出了表扬。这也激发了其他同学的探究兴趣。三、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努力方向 教师导入要讲的内容后,结合预习内

5、容马上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有的放矢,让学生做到自主学习。这时教师要明确地向学生提出自主学习时应注意哪些问题、采用什么方法、用多长时间等注意事项。另外,学习目标的展示要分好层、定好向,不仅仅是知识能力的目标的展示,要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统一,同时要保证优等生学活、中等生学好,学困生学会。比如,我们在学习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一文的时候设计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速读课文理出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过程,明白小说脱离史学独立,这是关键性的进步。时间大约十分钟,理出之后再结合实例研讨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规律,明白小说继承史专文学的优秀

6、传统,这是关键性的规律。这样指导之下,学生就把握住了本文关键性的知识点。这篇文章有一定的难度,容易让学生产生疑问,但思源于疑,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理出文章的大体脉络,标出了自己不能解决或全部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再协作学习,来共同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也不是彻底放手,而是要巡回指导,主动参与,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并指导学生自己解决,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在我查看学生理出的小说发展阶段时就发现好多同学写到小说发展的明清阶段就到了“终点”,而课本中明确标注是“顶点”。我就提醒学生在认真读课文,找出

7、书中的词语,并比较二者的区别,学生不仅找到了准确的词语,还区分了近义词,体验了获取知识的快乐。 四、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会避免课堂纪律问题的出现,并且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老师的印象有很大关系。古语说,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学生只有喜欢你,才会认真听你的课。从我们的教学实践不难看出,学生哪一门功课好,往往就是从喜欢这个老师开始的。学会让学生喜欢你,与之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所以教师要善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尊重、热爱、信任学生,避免偏向于学习好的、守纪律的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与学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8、,相互合作,自然就形成了积极的课堂气氛。 我们要注意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作为语文教师还需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让学生尊敬与信任自己。每一节课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有教学热情,用愉快高兴的情感教学。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会表现出兴致勃勃的情绪,大胆思维的神态,跃跃欲试的举止。师生感情融洽,配合默契,自然会提高课堂的效率。在学习子路、曾稀、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时,学生在自己翻译文言文、整理出文言现象之后,赵国辉同学在思考之后问道:“一般文章,题目的顺序就是文章写作的顺序,为什么这篇文章题目是子路、曾稀、冉有、公西华,而文中却不是按题目中的名字为顺序让人物出场的?”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大家在讨论后,都大胆发言,最终根据孔子生活的时代特点确定在这样一个讲“礼”的时代,题目的排序是按照长幼尊卑排列的,而课文是按照回答老师提问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在这一过程中,因为有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大家都能积极思考,畅所欲言,最终自己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微浅的看法。“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随着教学的深入,我们越发现需要充实的内容很多。成功源于积累,效率就是生命,在教学实践与摸索中,不断积累经验,一定会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