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0255259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 页数:179 大小:109.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79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79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79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79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1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全册教案设计 清风染绿叶 学期教学规划 一、状况分析 从上学期学习状况来看,由于本班两极分化较大,有个别学生承受学问的力量相对较弱,学习根底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抱负,如戴嘉欣、卢子云等同学成绩太偏低,比拟马虎,马虎,而且学习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拟大的难度。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经受观看、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熟悉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推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把握圆柱的外表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展计算。 2、使学生熟悉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初步学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的数据,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展简洁的分析和推断。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会解比例; 熟悉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展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推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学问解答比拟简单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稳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学问,更好地培育比拟合理的、敏捷的计算力量,进展思维力量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的力量。 三、教学重点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学问,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 3、使

3、学生把握圆柱、圆锥的特征,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 4、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并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洁统计表。 6、使学生比拟系统地把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洁方程等根底学问,具有进展四则混合运算的力量。 四、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推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学问解答比拟简单的应用题。 2、使学生熟悉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一些简洁的统计图。 3、使学生会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敏捷地进展计算。 4、使学生坚固地把握所学

4、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较敏捷地运用所学学问 五、教学措施 1、仔细搞好课堂教学讨论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习新的理论学问,在实践中不断探究、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准时反应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沟通,敬重学生民主权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5、采纳“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相互沟通。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评比,培育优生,鼓舞学困生。 6、重视在学生已有学问和生活阅历中学习和理解教学。 7、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进展。 8、改良教学评价方法。 9、仔细落实作

5、业辅导这一环节,准时做好作业状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准时提示,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起讫时间 1-1 一、扇形统计图 3 3.2-3.6 2-4 二、圆柱和圆锥 10 3.9-3.25 4-5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3 3.26-3.31 5-7 四、比例 4.1-4.16 面积的变化 7-8 五、确定位置 3 4.17-4.23 8-10 六、正比例和反比例 4.24-5.5 大树有多高 10-13 七、总复习 1. 数与代数 5.6-5.25 13-14 2.图形与几何 5.26-6.5 15-15 3.统计与可能性 6.8-6.10 15-15 综合与实

6、践 6.11-6.12 第一单元 扇形统计图 本单元内容由两局部组成,第一局部集中教学扇形统计图,其内容主要是扇形统计图的熟悉、用百分数在扇形统计图内表示所要统计的各局部数量、依据扇形统计图供应的信息解决有关问题等。其次局部为统计图的选择和应用,引导学生在观看分析的根底上敏捷选用适宜的统计方式进展数据统计分析,以培育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学问解决一些稍简单的统计问题的力量。 第1课时 熟悉扇形统计图 教材第12页的内容。 1结合生活阅历熟悉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能联系百分数的意义,对扇形统计图的数据作简洁的分析。 2在熟悉扇形统计图的过程中,能依据所给数据作出解释或推断,

7、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进展统计观念。 重点: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从中发觉信息。 难点: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合理推断。 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这些统计图?(学生沟通) 2今日我们一起来熟悉另一种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熟悉扇形统计图) 1(课件展现:在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上消失的扇形统计图) 师:观看这些扇形统计图,你了解到了什么?(学生说一说) 2出例如1:我国陆地地形分布状况统计图 提问:观看这幅扇形统计图,你了解到了什么? 先认真看一看、想一想,然后把你知道的信息在四人小组内沟通。 (小

8、组沟通后全班反应,说说从扇形统计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生:(可能提出)这幅统计图统计的是我国陆地各种地形分布状况。 师:(随即说明)图中整个圆表示我国陆地的总面积。 生:(可能提出)可以看出各种地形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几。 师:让学生详细说说是怎样从图中看出这些信息的。 生:(可能提出)山地面积最大,丘陵面积最小。 师:(让学生说说)是如何比拟出来的?引导发觉既可以依据每一种地形面积的扇形大小进展比拟,也可以依据每一种地形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数进展比拟。 师追问:这样的统计图中,扇形大小是依据什么确定的?(各个数量所占的百分比) 3提问: 通过对扇形统计图的观看与沟通,你能说说扇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数

9、据的吗?它有什么特点? 在沟通的根底上引导学生明确: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表示总数量,用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个局部的数量;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表示的是各局部数量占整体的百分比,而不是一个详细的数量。因此,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晰的表示出各局部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板书: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晰地表示出各局部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提醒:这样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晰地表示出各局部数量同总数量的关系。 4提问:我国陆地总面积大约是多少? (出示:我国陆地总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 依据例1扇形统计图中各种地形的百分数,你能算出什么? 在学生答复可以算出各种地形的面积后,出示我国各种地形面

10、积的统计表,要求学生用计算器进展计算,并完成课本上的表格。 1完成教材第2页的“练一练”。 出示统计图。 提问:认真观看统计图,你能知道什么? 师:两个圆分别表示世界人口和世界耕地面积; 第一幅扇形统计图表示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9.6%,其次幅扇形统计图表示中国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的9.9%。 提问:通过图中的信息,你能想到些什么? (指名学生答复) 指出:从两幅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数与世界人口数的关系,我国耕地面积与世界耕地面积的关系。我国人口数量在世界上是比拟多的,但耕地面积却相比照较少。让学生明白中国人多地少的实际状况,对学生进展珍惜土地、珍惜资源的训练。 2完成教材第5页练

11、习一第1题。 说出小华家两天消费的各类食物所占的百分比。 沟通:哪天的食物搭配比拟合理?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作出合理点评,相机指出:依据养分学的观点,可以多吃蔬菜和水果,吃油脂类的食物要适量。 3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2题。 先观看拼盘图,并依据花生米大约占了干果拼盘的20%进展估量。 全班反应,指名估量其他几种干果大约各占百分之几,并说说是怎样估量的。 4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3题。 依据统计图,你能知道些什么?依据统计表你又知道了什么? 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熟悉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晰地表示出各局部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在统计教学中,学生已经

12、学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表现形式有一些根本熟悉。但学生没学扇形,却要学习扇形统计图,这就要教师细心的设计教案,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了。 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问现状,从扇形的感性熟悉入手组织教学。在稳固应用中,我在引导学生正确解答的同时,适时对学生进展“珍惜土地”的思想教学,让学生懂得“养分搭配”的生活常识。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也提高了学生参加的乐观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2课时 统计图的选择 教材第24页的内容。 1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把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能依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与统计的

13、目的和数据的特点进展分析,合理选择适宜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信息。 3在学习过程中,培育学生观看比拟,分析推理的力量。 重点: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依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统计图。 难点:能综合分析统计图,精确地提取信息。 教材情境图制成的课件。 1通过复习三种统计图,让学生回忆条形、折线、扇形统计图的特征。 (课件出示三种统计图) 师:这些统计图分别有什么特点? 师生共同小结: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晰地表示出各工程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晰地反映出工程数量的变化状况。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晰地表示出各局部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2导入新课。 今日这节课我们连续来学习有关统计图

14、的学问合理选择统计图。(板书课题:统计图的选择) 1初步理解 出例如2 引导学生观看例2中的3幅统计图,体会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的特点和作用。 提问:小宇为什么用了3幅不同的统计图来进展统计?引发学生思索。 师:统计图1要反响六年级一班同学阅读各种课外书与总量之间的关系,所以要用扇形统计图来统计; 统计图2不仅要反响六年级一班同学下半年每个月阅读课外书的数量,还要表达每个月阅读课外书数量的增减变化状况,因此要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统计图3只要统计六年级一班同学平均每星期课外阅读的时间,所以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 进一步提问:今后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选择适宜的统计图进展统计呢?(结合刚刚的分析,稳固理解依据要把统计的数据的特点和统计图的特点两者结合来选择。) 2分析问题 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