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伤口病人焦虑情绪及疼痛的影响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0253699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伤口病人焦虑情绪及疼痛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伤口病人焦虑情绪及疼痛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伤口病人焦虑情绪及疼痛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伤口病人焦虑情绪及疼痛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伤口病人焦虑情绪及疼痛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伤口病人焦虑情绪及疼痛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伤口病人焦虑情绪及疼痛的影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伤口病人焦虑情绪及疼痛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伤口病人焦虑情绪及疼痛的影响。 方法此次研究采取随机盲选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进入我院治疗的 82例慢性伤口患者划分为2组,各组平均为41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及疼痛评分。结果 护 理后,观察组SDS评分与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 意义(PV0.05)。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数据具备统计 学研究意义(PV0.05)。结论 慢性伤口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 有效平复焦虑情绪,减轻疼痛

2、程度,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慢性伤口;焦虑情绪及疼痛临床研究表明:由于机体受伤后,因个人防护意识不足或外界条件过差,极 易于伤口愈合阶段遭受微生物侵袭,进而出现感染的情况1 一旦出现慢性感染 性伤口,则难以于短时间内快速愈合,不仅hi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 还会累及患者的心理状态,进一步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而如 何做好慢性感染性伤口的护理干预工作,加快伤口愈合速度,减轻患者疼痛感及 不适感,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得到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的关注及重视。鉴于 此,本次重点分析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伤口病人焦虑情绪及疼痛的影响,现 将研究结果报告

3、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此次研究纳入82例患者,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所有患 者均符合慢性感染伤口的纳入标准,并且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于知情条件下签署 实验同意书,基本排除失语、合并精神疾病及合并传染性疾病的情况。即:对照 组41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2:19,年龄分布为34岁至72岁,平均年龄为 (41.58 + 1.39)岁;观察组41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3:18,年龄分布为35岁至73岁,平均年龄为(41.59 + 1.38)岁。2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性(P 0.05),具有可比意义。1.2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严格按照常规护理流程执行,处理好护理期

4、间出现的 问题,确保护理工作质量及安全性的提升。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由于慢性感染性伤口呈反复发作的状态,一定程度上延长其愈合时间,极易 造成患者产生紧张及焦虑等负性情绪,客观上要求相关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及其 家属沟通交流,耐心解答患者的内心疑虑,给予患者情感层面的支持及安慰,促 使患者始终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纠正其原本错误的疾病认知,进一步提 高其疾病治疗的依从性。2.伤口反复感染存在导致病灶区域炎性介质大量释放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局部 疼痛感,再者药物自身及换药操作对于伤口存在一定的刺激性,疼痛感过于剧烈 则极易导致患者精神始终处于紧张状态,甚至引发内分泌紊乱,反而不利

5、于伤口 愈合,护理人员换药操作时注重力度轻柔,尽量通过播放音乐或视频的方法,转 移其注意力,有利于减轻其疼痛感。3.护理人员始终遵循“先评估、后操作”的理念进行伤口护理,即根据不同类 型的伤口拟定相应的处理方案,结合伤口长度、类型及严重程度,选择适宜的敷 料,注意维持伤口的湿润度,直至伤口开始愈合后,不断调整其换药频率,有利 于加快其愈合速度,真正意义上做到按时按需清理伤口。4.护理人员全面评估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观察其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食欲减 退等情况,尤其是伤口反复感染或炎性渗出严重的患者,极易出现水、热量及蛋 白质丢失的情况,反而不利于伤口快速愈合,尽量根据患者的机体素质及饮食偏 好,调

6、整其原有的膳食结构,多吃高热量及高蛋白的食物,包括牛肉、牛奶及鸡 蛋等。1.3判定标准根据SDS (焦虑自评量表)、SAS (抑郁自评量表)及VAS (视觉模拟评分 法),分别评估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疼痛程度的改善效果; 分数越低,说明改善效果越好;反之,分数越高,说明改善效果越差。1.4统计学分析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数据,其中计量数据使用(X+S)表示, 并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百分率(%)表示,并用X2检验;PV0.05,表示两组 数据具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对比护理后,观察组SDS评分与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7、2组数据具备统计 学研究意义(PV0.05)。见表1:表1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对比:(X+S) 分组SDS评分SAS评分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对照36.593.8425.863.2635.563.5923.543.34组(n=42)观察36.583.8315.542.7835.573.5815.572.18组(n=42)t1.48310.4191.5878.654P0.050.050.05);护 理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t = 5.178, PV0.05)。3. 讨论慢性伤口多为外科常见的伤口病症,其产生原因相对复杂,临床研究表明与 患者自身存在肿瘤

8、、免疫性疾病、糖尿病及低蛋白血症存在密切联系。再者,伤 口形成后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及处理,也可能加剧伤口的感染程度。由此可 见,慢性伤口的治疗难度相对较大。与此同时,伤口愈合过程复杂且深受多方面 因素的影响,例如日常饮食、外在感染、心理状况及剧烈疼痛等。因此,除采取 常规治疗手段外,势必需要向患者提供心理、饮食及疼痛等方面的综合护理干预 服务,否则难以保证伤口愈合效果3-4。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研究中纳入2组慢性伤口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 照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SDS评分与S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良好,能明显减轻心理负担, 消

9、除紧张及焦虑等负性情绪;此外,大多数慢性伤口患者合并存在长期就诊史及 住院史,而综合护理干预强调创设和谐良好的医疗环境,能耐心解答患者的内心 疑虑,改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原本错误的认知,进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 心,拉近护患关系,预防控制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丘。综上所述:慢性伤口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焦虑情 绪,减轻疼痛程度;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参考文献】1卢少文.伤口护理风险管理对门诊急诊患者伤口愈合及伤口感染的应用效 果J.智慧健康,2020,6(24):113-114.2封红伟,陈丽琴,胡绣华,刘蔚凤.专科护士为主导多学科慢性伤口护理团 队的建立与实践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3):2312-2315.3郑玉琴.护理风险管理在慢性伤口处理中的应用J.智慧健 康,2020,6(18):62-63+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