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0253582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教学案例来自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贴近教师工作,与教师有天然的联系。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掌握课文内容,了解.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能仿照课文的第五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精彩”、“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璀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

2、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城市,在他的身上有着一段不平常的历史。早在1842年.被英国占领,直到1997年.才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如今的.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有谁知道.又被人们称为什么?(生答:“东方之珠”)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东方之珠” 2、解释课题:人们把.比做东方的一颗明珠,表示人们对.的喜爱。 3、.为什么值得人们的珍爱呢?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三、教师范读课文(配乐)、学生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的那几个地方? 2、学生回答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 四、学生自读课文

3、 1、出示自读要求: 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按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抽读词语卡片,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重点指导(舒服、观赏、倾听、店、焰火) 指读生词,指点学生从边音、翘舌音、后鼻音方面指导 开火车逐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五、自读课文第一段 1、指读第一段(板书:祖国的南大门) 2、这段告诉我们.有什么?(学生答:有沙滩、公园、街市)师板书沙滩、公园、街市 沙滩是什么样?公园是什么样?街市是什么样?(学生答:迷人著名繁华) 3、指导读第一段。(强调“迷人著名繁华”) 六、教学生字字形 1、开火车认读。 2、同座位讨论自己用什么巧妙

4、的方法记忆生字,学生回答。 3、重点指导倾-耀-焰。 4、指导书写,师范写。 七、作业 1、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习字册上描红、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到美丽的.去游览一番(假想旅行,进行情境) 2、复习生字词。帮助正音、解词。 3、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什么?(生答: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 4、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教学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导入:你知道.的历史吗?(收集到的资料在小小组中交流)派代表介绍.的过去。 你们想知道.的现在是什么样吗?(想)看过之后请用一句话来形容.。(看课件介绍.的

5、录像片) 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的哪几个方面呢(小小组读完后讨论) 生说,并上台板书:沙滩 公园 街市 你们小组最喜欢.的哪里,就把那一个自然段再读一读。 2、你们最想去哪里?(课件随机链接沙滩、公园或街市) 3、第二自然段: 指读。 看课件图片理解“浪平沙细”、“阳光和煦”。 联系实际说说感受: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想象),沐浴着轻柔的海风(感觉),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闭上眼睛听课件中海浪声),体会舒服极了的感觉。 女生齐读。 4、第三自然段: 讨论并划出有几句话。 指导读。(重点是读好句群,并在读中想象情境) 拓展:联系实际,想象动物的表演和游客的反应,感受当时热闹的气氛。 看课件中录像深化

6、。 齐读。 5、第四自然段: 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口之一。(南京的闹市口在哪?) .是世界的经济中心之一,高楼非常的多。学生介绍:楼大约多少,最高多少层? 链接网页,看图片。 书上用一个词来形容楼多-鳞次栉比(读) 闹市口除了楼多,还有什么多?(商品多,理解琳琅满目) 还有什么多?(人多,理解人流如潮) 指读第四自然段。 练习:南京的()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6、齐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三、教学第五自然段 1、.的夜景是什么样的?(板书:夜景) 2、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像。(课件配上音乐) 3、生自读。 4、出示图片。(理解车灯像长河) 5、你觉得那句美就

7、读哪句。 6、再指读第五自然段。(配乐) 四、复习巩固 1、你喜欢.的哪里就把哪个自然段读一读、背一背。 2、.这样美丽,可是还有很多人没有去.游览过,你能给他当小导游,向他介绍一下.的一个景点吗?(让学生选择一个方面,带着自己的准备的图片、资料为小伙伴们进行介绍。注意要指导好学生做导游的一些术语和礼仪。) 五、实践练习 1、(课件出示).这样的美丽,吸引了许多的中外游客,你能为.设计一个旅游广告,来吸引更多的中外游人吗? 2、全班齐读第六自然段。 六、作业 1、仿照课文的第五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2、小小组合作编一份与.有关的小报。 板书: 迷人的沙滩 著名的公园 无比璀璨 繁华的

8、街市 “东方之珠” 美丽的夜景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9掌声。谁来帮老师写课题?(请邓泽玉)现在邓泽玉最需要什么呀? 2、复习,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2人,齐读):落下残疾一齐犹豫轮流一摇一晃情况骤然镇定经久不息情绪热烈持久鞠了一躬忧郁平息讲述慢吞吞 3、刚才小朋友们献给邓泽玉怎样的掌声?可以用这些词里的那些词形容?(2中出示的词) 二、掌声切入,走近小英 1、课文里也有这样的掌声,小朋友们自己默读课文,找到课文中描写掌声的句子。学生汇报 2、出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齐读。 a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 b故事讲完

9、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3、这两次掌声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响起的呢?小朋友再读课文。(出示:第2、3段) 边读边划出描写小英动作、表情的句子。体会一下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动作?建议大家拿起笔来把你的感受和发现在课文的空白处记录下来。 ?(出示说话练习)当的时候,响起了的掌声。 ?学生交流所写的话 ?同学们的掌声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假如你就是这个班的一员,你想通过这两次掌声告诉小英什么? ?师总结:同学们第一次献出的掌声引读d1这掌声是一声声的鼓励,让小英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同学们第二次献出的掌声引读d2这掌声是一声声发自内心的赞扬,让小英微笑着走下讲台。这不是普通的掌声。因为,这

10、掌声里,有同学们的爱心。(画:爱心) ?多么善良的孩子,多么富有同情心的同学。把你想说的话带到朗读中吧,让朗读传递你的真情。谁愿意再为我们朗读(出示第4自然段)。 引:这热烈持久的掌声改变了文中小姑娘-小英一生的命运。让我们走近小英,看看在这掌声的前后小英是怎样的孩子? 三、比较小英的变化 (出示课文第一、五自然段文字投影): 师:谁来为我们朗读第一段?这是掌声-前的小英。谁来为我们朗读第五段?这是掌声-后的小英。小英在掌声的前后各是怎样的孩子? 启发:想象一下平时他还会有什么表现?这样的人可以说她很忧郁、自卑(板书)谁再来给我们朗读, (1)此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英?启发:想象一下,这

11、时的她无论在交谈中还是在游戏中都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2)这还是一个忧郁的孩子吗?(不是)她变得开朗、自信(板书)。 (3)你们为小英有这样的变化高兴吗?(高兴)就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第五自然段吧。 过渡:这掌声不是一时改变了小英,而是改变了他的一生,这在他后来写给的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出示第六段) 师:齐读。你能想象到他是怎样生活的吗?交流。 四、深入拓展 1、不光小英在掌声中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你们看出示课外资料:张海迪、桑兰、海伦.凯勒。 师:他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绝少不了那一次次及时而又激励人心的掌声和话语。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更需要。让

12、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7、同学们你们想把掌声献给谁?为什么?或者说说你在什么情况下接受过掌声,当时有什么感受? 五、激发想象升华“亮点” 1、师:读了掌声这一课,老师也被深深地感动了,还选了一首小诗,送给同学们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让掌声陪我们快乐地成长,自信地生活。 2、如果让你给小英回去一封信,你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出示信的开头) 3、小结:今天这节课,小朋友们学得很棒,让我们为自己的出色表现鼓鼓掌,也把这感谢的掌声送给听课老师。掌声是钥匙,是春雨,是小鸟,是让我们敞开心扉的大草原,让我们把掌声献给别人,献给自己,献给多彩的生活! 板书: 苏教版

13、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3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年龄、土匪、拒绝、麻醉剂、施行、勉强、过奖、诊所、惊疑、从容镇定、目光柔和、肃然起敬。 2、理解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3、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学习准备 课前,将搜集到的刘伯承元帅的图片、有关书面材料(故事)张贴在教室里,或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刘伯承元帅的纪录片、电影、电视片。 三、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1、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要求在速读的同时,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文章叙述的顺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2、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要求从沃克医生的变化中体会刘伯承的钢铁般的意志。(课文写的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但描写人物时,重点却写沃克医生的神态和情绪的变化,开始沃克是“冷冷”的,当发现伤情后,闪现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