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0252040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三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推进危险源识别、评价及监督管理制度的实施,提高对事故的防范能力和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力,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消除事故苗头,我公司特制定本制度。一、公司危货运输专职安全员负责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的领导工作,并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审核批准。二、安全员负责排查、识别所辖范围内的危险源并实施和管理。车队负责组织危险源的识别、汇总、分析、评价和确定,各相关部门协助实施。三、危险源识别范围:1、本公司在生产和服务活动中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危险源。2、所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中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危险源。3、识别危险源应充分考虑常规、非常规两种活动状态和过去、现在、将

2、来三个时态。四、危险源识别方法危险源的识别采用现场排查法,由安全检查人员同其他相关人员在现场进行识别、观察。五、风险评价采用lec评估办法,它综合考虑各个环节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人员暴露在这些环境的频率以及一旦发生事故所产生后果的严重性等三方面因素,采取“评分”的办法和对比的手段,根据总的危险分值简易评价作业环境的潜在危险性。六、车队安全员根据本程序的规定组织有关人员对所辖场所的危险源进行评分评级,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实施控制。七、重大危险源管理:1、公司、各部分别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体系和识别监控小组,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2、公司、各部门分别制定重大危险源识别监控管理制度。4、公司、各部门分别建

3、立重大危险源识别监控台帐。各部门每月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每月分别向公司上报一份台帐。5、各部门对识别出的重大危险源要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救援措施及监控责任制度,报安全经理审批。6、各部门针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施工前必须进行专项安全技术交底,并要求进行现场公示。7、各部门必须设置专人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检查,并留有监控检查纪录。车队由车队队长每周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并留有检查纪录。8、各部门成立以队长为组长的救援抢险队伍,生产现场配备所需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二)班组长的职责(1)负责本班组的危险源控制管理,熟悉各级危险源控制的内容,督促各岗位人员(包括

4、本人)对各级危险源进行检查。(2)对本班组查出的隐患当班不许整改完毕,确实无力整改的应及时上报车间,同时立即采取措施有效的临时性措施。(3)对本班组内危险源进行认真检查,对隐患整改或信息反馈方面出现的失误及由此引发的各类事故承担责任。5、岗位操作人员的职责(1)必须熟悉本岗位有关危险源的检查控制措施内容,当班检查控制情况,严禁弄虚作假。(2)发现隐患应立即上报班组,并协助整改,对不能及时整改的隐患,则应采取临时有效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3)对因本人在危险源检查、信息反馈、隐患整改、采取临时措施等方面延误或弄虚作假,造成危险源失控而发生的事故承担责任。(二)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1、各级安全管理部

5、门的职责(1)督促本单位开展危险源分级控制管理,制定并实施管理办法,负责综合治理。(2)负责组织本单位对相应级别危险源危险因素的系统分析,推行控制技术,不断落实、深化、完善危险源的控制管理。(3)分级负责组织危险源辨识结果的验收与升级、降级及撤点、销号审查。(4)按期深入现场检查(或抽查)本级危险源的控制情况。(5)负责危险源控制点的信息管理。(6)按规定的期限及时填报危险源隐患汇总表。(7)督促检查各级对查出或报来隐患的处理情况,及时向主管经理报告。(8)对危险失控而引发的相应级别伤亡事故,组织认真调查分析,按本规定查清责任人并及时报告领导。(9)负责按本规定的内容进行危险管理的考核。(10

6、)对因本部门工作失误或延误,造成危险源漏定或失控及由此造成的相应级别工伤事故负责。2、总公司职能部室职责(1)参与a级危险源辨识结果的审查,并在本部门的职权范围内组织实施对相应危险源的控制管理。(2)负责本部门分管的危险源定期进行检查。(3)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职责,对下属矿分公司无力整改的危险源缺陷或隐患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安排处理。(4)对因本部门工作延误,导致危险源失控或由此引发的死亡以上事故负责。3、分公司有关科室职责(1)了解本单位危险源分布情况,参加a、b级危险源辨识结果的审查与控制管理。(2)负责对科室分管的危险源定期进行检查。(3)对车间无力整改的危险源隐患或缺陷,接到报告及时安

7、排处理。(4)对因本部门工作失误,导致危险源失控而发生的重伤及以上事故负责。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三)牡丹江首控石油化工有限公司_年_月第一条目的及范围对本公司范围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其实施控制,以减少或避免不期望的事件发生,保证安全生产。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生产活动、服务过程中的安全评价与控制。第二条职责1、分管安全副总经理负责本公司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的_领导工作,负责建立安全评价小组,负责批准重大的风险清单。2、安全处负责_本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重大及巨大的风险,提出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方案,并对全公司的危险源的控制进

8、行监督。3、安全处应确保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人员进行应有的培训,以承担指定范围内的工作。4、各部门对所辖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并实施控制。第三条危险因素按以下原则进行分类:(一)i级: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危险因素;ii级:近期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危险因素;iii级:将来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危险因素;iv级:不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危险因素;(二)风险评价的_和管理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在安全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2、各部门应成立由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参加的评价小组在部门负责人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同时应鼓励其他员工参与危害和影响的确定。3、公司应通过各种途径使风险评价工作小组成员接

9、受必要的培训,使其具备熟悉工艺技术、安全健康管理知识、法律法规要求知识、常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方法和技巧能力。(三)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范围应包括:1、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2、作业场所内所有人员的活动(包括供方、合同方)3、作业场所内所有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和产品(包括外部提供的设备和材料等)4、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5、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6、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按全生产规章制度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臵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四)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应考虑1、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2、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10、(1)正常状态指正常生产时状态(2)异常状态指生产活动中开车、停车、检修等情况下的危险因素与正常状态有较大不同的状态(3)紧急状态指生产活动中出现意外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状态3、六种危险危害因素: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心理性、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其他危险、危害因素(五)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方法1、评价人员应根据所确定的评价对象的作业性质和危害复杂程度,选择一种或结合多种危害识别方法,包括:安全检查表、工作危害分析、预先危害性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等,各种识别方法的应用简介参照_5。2、在选择识别方法时,应考虑:

11、活动或操作性质;工艺过程或系统的发展阶段;危害分析的目的;所分析的系统和危害的复杂程度及规模;潜在风险度大小;现有人力资源、专家成员及其他资源;信息资料及数据的有效性;是否是法规或合同要求。3、各部门应首先制定安全检查表对作业环境、设备、设施进行危害识别,对工作活动、工艺操作等采用工作危害性分析(jha),在此基础上,对于关键装臵、重点部位,特别是以前经常发生事故的或其他类似装臵、部位发生过如火灾、爆炸、人身伤亡等重大事故的,则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进行危害分析。各单位也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其他的识别方法。各种识别方法的应用简介参照_5。4、危害识别、风险评价的步骤按岗位划分

12、作业活动作业活动的划分可以按生产流程的阶段、地理区域、装臵、作业任务、生产阶段划分,或者将以上方法结合起来进行划分。如:开车、停车、设备检修、突然断电、断水、机泵跳闸、正常操作、物料搬运、药剂配制、取样分析、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储罐内部清洗作业、吊装、动火、承包商现场作业等。识别设备设施的危害可按下列顺序;厂址:地质、地形、周围环境、气象条件等;厂区平面布局:功能分区、危险设施布臵、安全距离等;建构筑物;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装臵、化工、机械、电气、特种设备等;作业场所: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低温;工时制度、女工保护、体力劳动强度等;管理设施、急救设施、辅助设施等。识别危害之前可先列

13、出拟分析的设备设施清单。(六)识别危害根源和性质1、在进行危害识别时要考虑以下问题:存在什么危害(伤害源)谁(什么)会受到危害伤害怎样发生2、评估人员应通过现场观察及所收集的资料,对所确定的评估对象,识别尽可能多的实际的和潜在的危害,包括:(1)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保护措施和安全装臵的缺陷;(2)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不采取安全措施、错误动作、不按规定的方法操作,某些不安全行为(制造危险状态);(3)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环境与条件,包括物理的(噪音、振动、湿度、辐射),化学的(易燃_、有毒、危险气体、氧化物等)以及生物因素;(4)管理

14、缺陷,包括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作业人员安排、防护用品缺少、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管理。3、在进行危害识别时,要充分考虑发生危害的根源及性质:(1)火灾和爆炸;(2)冲击和撞击;(3)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4)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5)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臵的适宜度、重复性工作等);(6)设备的腐蚀、缺陷;(7)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露;(8)对环境的可能影响等。4、危害识别应考虑由于过去或将来的运作、产品或服务可能造成职业安全健康及环境影响,包括以往生产遗留下来的潜在危害和影响,丢失、废弃与处理活动等。同时也应考虑异常(包括启动、关闭、

15、维修、停机、工程开始/结束及其他非预期运行的情况)以及事故和潜在的紧急情况(如火灾、爆炸、泄露、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而造成的紧急疏散、人员伤亡或重大环境污染)。(七)评价风险和影响评价小组应对所识别的危害事故、事件加以科学评价,确定最大危害程度和可能影响的最大范围,以便采取有效或适当的控制措施,从而把风险降低或控制在可以容忍的程度,具体步骤包括:1、决定所识别的危害及影响发生的后果有多严重,重点考虑法律法规要求、伤亡程度、经济损失、环境影响的程度大小、持续时间以及对本公司形象的影响(参考_1),如同时涉及到两个方面,以高分为准;2、评价发生危害事故事件的可能性有多大,重点考虑危害发生的条件(比如正常、异常或紧急状态发生)、现场有否控制措施(包括个人防护品、应急措施、监测系统、作业指导书、员工培训)、事件或事故一旦发生,是否发现或察觉,同类事故以前是否发生过以及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参考_2);3、评价风险。结合所辨别的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性,并决定其风险的大小以及是否可以容忍的风险(参考_3),风险评价的结果可分为以下几种:轻微或可忽略的风险(l_s_1-3)可容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