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0252001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来源:Z*xx*k.Com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中,亚历山大二世认为“为了爱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他都做到了”。因此在改革后,俄国地主有权()A自由买卖领地内的农夫B对领地上农夫进行司法审判C没收农夫的私有财产D保留原有土地的全部权来源:学|科|网Z|X|X|K解析:在改革后土地仍属地主全部,但农夫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农夫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担当各种临时义务,故D项符合题意;俄国地主不能自由买卖领地内的农夫,A项不符合题意,解除;材料不涉及司法审判问题,B项不符合题意,解除;在改革后,俄国地主无权没收农夫的私有财产,C项不符

2、合题意,解除。答案:D2“二一九法令”实施后的农奴()A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担当各种临时义务B通常取得了高于改革前所耕种土地数量的份地C购买份地的赎金由政府以有息债券代付D自法令公布之日起即可赎买土地解析:B项应当是“低于”而不是高于改革前耕种土地数量。C项赎买份地时首先要以现金的形式支付一部分,其余以政府有息债券代付。D项存在两年的过渡期,因而B、C、D三项表述有误。答案:A3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夫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子交谈时,就像一个同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同等的人交谈。”俄国农夫的变更主要在于()A人人得到了一小块份地B从法律上获得了

3、人身自由C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限制D彻底摆脱沙皇专制统治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俄国1861 年农奴制改革中废除了农权制,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B项正确;A项获得一小块份地不是引起农夫地位变更的主要缘由,解除;农奴获得解放后,还要受到地主限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还处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之下,解除C、D两项。答案:B来源:1ZXXK4“18591879年,注册棉纺企业的机器织机数量增长了46倍,而手工织机削减了23%。两种生产设备的比例为3.21。”这些数据表明()A农奴制改革后,俄国机器生产得到推广B农奴制改革使得俄国手工纺织缺乏人员C棉纺织业是农奴制改革后的新兴行业

4、D19世纪中期,俄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来源:1ZXXK解析:18591879年机器织机增多,手工织机削减,说明农奴制改革后,机器生产在俄国棉纺织业得以推广,故A项正确; B、C两项由材料无法得以印证;19世纪末,俄国基本上完成工业革命,故D项错误。答案:A5列宁说:“假如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变更,那么就必定会承认这种变更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阻挡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解析:列宁的话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

5、国的政治和经济近代化,C说法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C6阅读材料,完成要求。材料下列是不同时期历史教科书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人民教化出版社1956年版:“(洋务运动)接着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是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技术巩固封建统治”。岳麓书社2019年版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中包括:“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上述材料中的两种观点各体现了哪两种史观?请运用这两种史观简要评价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解析:第一小问,依据材料“(洋务运动)接着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是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技术巩固封建统治”,可知是地主阶级对农夫阶级的镇压,因此体现了阶级史观或者也可以说

6、成是革命史观;依据材料“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可知是从现代化史观或者是近代化史观的角度评价了洋务运动。其次小问,须要结合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详细背景、措施、影响去分析。沙皇为了维护统治和贵族地主的利益进行的改革;在废除农奴制上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虽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也是对农夫的一场掠夺;废除农奴制,促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供应了市场、劳动力、资本等有利的条件,因此推动了俄国在经济上步入了近代化。答案:史观: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近(现)代化史观。评价:革命史观:1861年改革是沙皇为维护统治和贵族地主利益而进行的一次不彻底的改革,保留

7、了大量封建残余;同时也是一场对农夫的无耻掠夺。近(现)代化史观: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供应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俄国从今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19世纪60年头,俄国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很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显露疾病的症状。 美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头 材料二1861年2月19日颁布的解放法令是充分保证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实施的,地主因土地被安排给农夫可以得到政府付给的长期国债券,而农夫则必需交纳49年的赎地费给政府。农夫在

8、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夫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 来源:学.科.网农业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学问,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的缘由。(2)有学者指出,1861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以牺牲农夫利益为代价的”。依据材料二指出这种说法的合理性,并分析这种做法对俄国发展的消极影响。答案:(1)国内社会冲突尖锐;克里米亚斗争的失败;政治上沙皇专制的腐朽统治;经济上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的发展。(2)合理性:1861年改革解放农奴并向农夫索取高额赎金,使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获得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资本。 影响:农夫购买力低下,不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农夫暴动不断,阶级冲突依旧尖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