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燕崖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教学案参考word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0248135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燕崖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教学案参考word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燕崖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教学案参考word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燕崖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教学案参考word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燕崖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教学案参考word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燕崖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教学案参考word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燕崖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教学案参考wor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燕崖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教学案参考word(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出师表教学目的一、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亲贤臣、远奸佞,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进步主张,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二、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三、了解“表”的有关知识,掌握形容词的活用和“以”的用法。教学设想一、介绍背景和疏通文义结合起来,突破重点词句,然后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领会内容大意。二、采用“读读,讲讲,议议”的教学方式,在读、讲、议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艺术特色。三、课文的重点是第一部分,在讲清第一部分的前提下,第二部分可以采用练习法进行教学,第三部分让学生自读背诵。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课前预习: 1、

2、请你利用工具书或者是网络查找关于诸葛亮的成语、故事或者是歇后语等: 2、你知道如何理解标题中的“表”吗? 一、导入新课。(导入时可用成语、对联或者是歇后语)二、听读全文(或师范读,或生朗读,也可以听录音),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三、检查预习同时解题:1 什么叫“表”?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 / 2 诸葛亮是什么心情下写出师表的?四、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结构:五、讲读第1段。1 学生对照注释,自读第1段。教师补充注释。疲弊:疲弱困乏。 诚:的确、确实。危急存亡:形势危机,决定存亡。 宜:应该。不懈:毫不懈怠,忠于职守。侍卫之臣:陪侍、保卫皇帝的近臣。忠志之士:忠心的将士。志

3、,士心。 忘身:奋不顾身。盖:副词,原来,表示解释原因。 追:追念。 报:报答。圣:古时臣下对帝王的尊称。 恢宏:使志士之气发扬光大。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谏:臣下给皇帝提意见。2 学生讲述大意。3 讨论问题:(1)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为什么说“益州疲弊”?(2)诸葛亮为什么向后主提出“开张圣听”?4 分析本段的层次。 六:拓展积累练习巩固: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杜甫对诸葛亮的惋叹。你还知道跟诸葛亮或出师表相关的诗文名句?试写出一二句。 2、补充和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歇后语 3、请写出和本文有关的一副对联: 4、给加粗的字注音。(1)中道崩殂( ) (2)裨补阙

4、漏( )(3)行阵和睦( )(4)以彰其咎( ) (5)陟罚臧否( )(6)以遗陛下( )(7)庶竭驽钝( )(8)猥自枉屈( )(9)咨诹善道( )(10)夙夜忧叹(。六、布置作业。1 熟读、背诵第1段。2 预习25段。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一、检查第1段背诵情况。二、导学第2段。1 指定学生讲述这一段的大意,并点拨下列词语:宫中:借指皇帝宫廷里的官员。 府中:借代丞相府的官员。陟罚臧否:陟,上升,提升官吏;罚,惩罚;臧,善;否,恶。臧、否用作动词。合起来即罚臧否,奖善惩恶。 异同:偏义词,意即“不一致”。昭:表明,显示。形容词(明显)活用为动词。2 分析这一段的结构层次。三、导学第35段。1

5、 齐读后指名学生讲述大意。2 教师重点点拨有关词句:此皆良实:良,善良;实,诚实。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形容词作动词。 以遗陛下:以之遗陛下,省略句。 裨补阙漏:裨、补,同义词,补助、弥补。阙漏,缺点和疏漏之处。阙,同“缺”。 有所广益:广和益都是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多。全句的意思是:得到更多的成效。 3 分析这三段的结构层次。四、合作探究: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主要用意(主旨)是什么?五、练习检测:1、请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解释2、本文作者了提出_、_、_三项建议(15段)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1)以光先帝遗德( )(2)引喻失义( )(3)以遗陛下( )(4)悉以咨之( )(5)猥自枉屈

6、( )(6)斟酌损益( )(7)咨诹善道( )(8)以彰其咎( )(9)先帝不以臣卑鄙( )(10)遂许先帝以驱驰(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一、检查背诵情况,指名背诵第5段。二、自读第6段,完成下面的练习。1 选择题。(1)“卑鄙”的意思是( )A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B 见识浅陋。C 地位低下。D 低微而鄙俗。(2)“尔来”的意思是( )A 从那时以来 B 你来 C 算来 D 从来(3)下列句中“顾”的解释相同的两句是( )A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C 将军宜往驾顾之D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4)下列句中“以”的解释相同的两句是( )A 先帝不以臣卑鄙B 一

7、儿以日初时远,而日中时近也C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D 今以蒋氏观之E 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F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不求闻达于诸侯”这句话的意思是( )A 不谋求听到关于诸侯的事情B 不谋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C 不谋求让人知道我到诸侯那里去了D 不想与诸侯商量大事(6)“先帝不以臣卑鄙遂许先帝以驱驰”全句的意思是( )A 自己很有才能,因而先得先帝看重B 追术当年三顾之遇,表明忠于蜀汉的历史原因C 先帝恩宠备至,自己感恩戴德D 赞扬先帝的知遇之恩,委婉批评后主不器重自己2 “二十有一年”中的“有”同 。3 将“咨”字组成一个双音合成词,将“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缩为一个成语。合成词: 成语:

8、4 翻译“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三、指名学生说说第7段的大意。教师重点讲解有关词句:四:合作探究:1 北伐中原的条件是什么?2 “受命以来深入不毛”这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今天应该怎样认识?五、分析第三部分的结构层次。 六、练习巩固: 1.作者在本篇所表达的思想可用_、_”六个字来概括。2. _一句,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过程中艰难险阻,也表达了作者愿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情。3.表中着重回顾了_和_两件大事,表达了诸葛亮的“北定中原”坚强意志和_之情。4.作者写这篇表的用意是希望后主_”。5、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卑鄙:a.古义: b.今义: 痛恨:a.古义: b.今义:开张:a

9、.古义: b.今义: 感激 a.古义: b.今义 晓畅a.古义: b.今义 涕a.古义: b.今义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一、检查背诵情况。二、讲读8、9段。1 学生朗读这两段课文,并指名讲述大意。2 教师重点点拨: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以,表示目的,译为“来”。3 分析结构层次。三、归纳中心思想。四、归纳写作特点。 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五、齐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六、练习检测: 1给加粗的字注音。(1)中道崩殂( ) (2)裨补阙漏( )(3)行阵和睦( ) (4)以彰其咎( )(5)陟罚臧否( ) (6)以遗陛下( )(7)庶竭驽钝( ) (8)猥自枉屈( )(9)咨诹善

10、道( ) (10)夙夜忧叹(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1)以光先帝遗德( ) (2)引喻失义( )(3)以遗陛下( ) (4)悉以咨之( )(5)猥自枉屈( ) (6)斟酌损益( )(7)咨诹善道( ) (8)以彰其咎( )(9)先帝不以臣卑鄙( ) (10)遂许先帝以驱驰( )3翻译下列句子。(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_(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_(3)宜付有司论其刑赏。_(4)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_(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_(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_ 4、课内阅读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

11、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