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024786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6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6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6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6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6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6 云南的歌会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蹲踞、酬和、熹微、淳朴”等词。 2、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领会文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3、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语段,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 4、感受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位和赞赏之情,探寻并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俗文化。 教学重点 1、揣摩课文所写的三种场合中唱歌的不同情景,体会各个场景的特点。 2、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品味文中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的精妙。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这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从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通过朗读,用心品味,让

2、学生与作者直接对话。 2、讨论点拨法。 3、拓展延伸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的歌会,去感受那里的民风民俗。 二、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蹲踞、酬和、熹微、淳朴”等词。 2、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领会文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3、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语段,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 4、感受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位和赞赏之情,探寻并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俗文化。 三、作家作品 沈从文,原名 ,湖南凤凰人,苗

3、族,现代著名家、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等。其文学作品、从文自传等,再国内外有重大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 ,他也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 四、检查预习(词语积累) 蹲踞 dn j 酬和 h 譬喻 p 忌讳hu 熹微 x 淳朴chn 即物起兴 xng 龙吟风哕 hu 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简要说说文章的内容。 六、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作者的这次云南之旅,欣赏到了哪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每个场面各有什么特点?谈谈你的看法。 2、云南的歌会与你通过电视或其他途径听过的演唱会 、音乐会相比,有什么特

4、色?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七、赏析品味,揣摩语言 1、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1)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2)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沈从文 2、作者用许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

5、一路的景色,写“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唤侣”,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这些内容与“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八、 课堂小结 沈从文先生以明净、潇洒、随意的文字为我们勾勒了云南特有的风景、风物、民情、民风,这些文字展示了云南特有的淳朴自然的风俗人情,以一种抒情诗所特有的含蓄与优美笔调热情吟唱,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都源于沈从文先生对生活、对人生的挚爱。让我们也用稚嫩的文字,吟唱我们家乡的山歌吧。 九、拓展延伸 生活中有太多让你记忆深刻的场面,请选取其中一个结合课文所学的方法进行描绘,字数200左右。 十 、作业布置 1、课外选读沈从文先生的其他散文。 2、学唱两三首民歌。 3、收集并学唱平利民歌。 板书设计: 山野对歌人 歌唱人生 云南的歌会 山路漫歌环境 山寨传歌场面 歌唱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