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监测的意义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0247661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形监测的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变形监测的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变形监测的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变形监测的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变形监测的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形监测的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形监测的意义(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变形监测定义是指对被监测的对象或物体进行测量以确定其空间位置及内部形态随时间的变 化特征。变形监测的目的1)分析和评价建筑物的安全状态 2)验证设计参数 3)反馈设计施工 4)研究正 常的变形监测规律和预报变形的方法变形监测的意义 对于机械技术设备,则保证设备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为改善产品质量和新 产品的设计提供技术数据;对于滑坡,通过监测其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可进一步 研究引起滑坡的成因,预报大的滑坡灾害;通过对矿山由于矿藏开挖所引起的实 际变形观测,可以采用控制开挖量和加固等方法,避免危险性变形的发生,同时 可以改变变形预报模型;在地壳构造运动监测方面,主要是大地测量学的任务, 但对于近

2、期地壳垂直和水平运动以及断裂带的应力积聚等地球动力学现象、大型 特种精密工程以及铁路工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变形监测的特点1)周期性重复观测 2)精度要求高 3)多种观测技术的综合应用 4)监测网着重 于研究电位的变化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 现场巡视;环境监测;位移监测;渗流监测;应力、应变监测;周边监测 变形监测的精度和周期如何确定,有何依据精度:1917年国际测量工作者联合会(FIG)第十三届会议上工程测量组提出: 如果观测的目的是为了使变形值不超过某一允许数值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则其 观测的中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1/101/20 ;如果观测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其 变形的过程,则其中误差应比这个数

3、小的多。周期:变形监测的周期应以能系统反映所测变形的变化过程且不遗漏其变化时刻 为原则,根据单位时间内变形量的大小及外界影响因素确定。变形监测系统设计的原则1)针对性 2)完整性 3)先进性 4)可靠性 5)经济性 变形监测系统设计主要内容1)技术设计书 2)有关建筑物自然条件和工艺生产过程的概述 3)观测的原则方 案 4)控制点及监测点的布置方案 5)测量的必要精度论证 6)测量的方法及仪 器 7)成果的整理方法及其它要求或建议 8)观测进度计划表 9)观测人员的编 制及预算变形监测点的分类及每类要求 1)基准点:埋设再稳固的基岩上或变形区外,尽可能长期保存。每个工程一般 应建立 3 个基准

4、点,以便相互校核,确保坐标系统的一致。当确认基准点稳定可 靠时,也可以少于3 个,应进行定期观测。2)工作点:埋设再被研究对象附近, 要求在观测期间保持点位的稳定,其点位由基准点定期监测。3)变形观测点: 埋设再建筑物内部,0 变形呢监测点标石埋设后,应在其稳定后方可开始观测。 稳定期一般不宜少于 15 天。变行监测技术在哪几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发展? 自动化监测技术光纤传感检测技术CT(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的应用GPS 在变形监中的应用激光技术的应用测量机器人技术渗流热监测技术安全监控专家系统 什么是垂直位移和沉降?建筑物沉降与哪些因素有关? 从词面来说,垂直位移能同时表示建筑物的下沉或上升,而

5、沉降只能表示建筑物 的下沉,对大多数建筑物来说特别是施工阶段,由于垂直方向上的变形特征和变 形过程主要表现为沉降变化,因此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沉降一词。 影响建筑物沉降的因素有:(1)建筑物基础的设计(2)建筑的上部结构(3)施 工中地下水的升降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有哪些 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度;水准测量主要限差;沉降监测点的精度要求。精密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有哪些?如何减弱i角误差对沉降观测结果的影响? 误差来源:1)仪器误差:水准仪i角误差;水准尺长与名义尺长不符2)外界环 境引起的误差:高压输电线和变电站等强磁场的影响;温度和大气折光影响 3) 人为引起的误差方法:减小 i 角误差的影

6、响,必须严格控制前后视距差和前后视距累计差,又由 于i角误差会受温度等影响,减弱其影响的有效方法是减少仪器受辐射热的影 响;若 i 角误差与时间成比例地均匀变化,则可以采用改变观测程序(奇数站 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的方法减小 i 角误差影响。精密水准测量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有哪些方法: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沉降监测时,从工作基点开始经过若干监测点, 形成一个或多个闭合或附合路线,其中以闭合路线为佳,特别困难的监测点可以 采用支水准路线往返测量。要求: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度;水准测量主要限差;沉降监测点的精 度要求。测点布设原则与方法 建筑物水平位移监测的测点宜按两个层次布设,即由

7、控制点组成控制网,由观测 点及所联测的控制点组成扩展网;对单个建筑物上部或构件的位移监测,可将控 制点连同观测点按单一层次布设。水平位移监测常用的观测方法有1)大地测量法 2)基准线法 3)专用测量法 4)GPS 测量法 交会观测方法有几种及什么情况用哪种方法1)测角交会法:采用测角交会法时,交会角最好接近 90若条件限制,也可设计在60 120,工作基点到测点的距离不宜大于300m。2)侧边交会法:r角 通常应保持60 120,测距仔细,交会边长度a和b应力求相等,一般不大 于600m; 3)后方交会法精密导线测量方法1)边角导线法2)弦矢导线法数据处理和分析主要内容1)粗差检查及处理 2)

8、点温度条件检查3)数据可靠性检查。 挠度及挠度观测及方法定义:测定建筑物受力后挠曲程度的工作称为挠度观测。建筑物在应力的作用下 产生弯曲和扭曲,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形心沿与轴线垂直方向的线位移称为挠度。 方法:1)高层建筑前方交会法 2)内部有竖直通道的建筑物垂直观测法 3) 电子传感设备对于以产生的裂缝应进行哪些内容的监测工作? 对建筑物的裂缝应进行位置、长度、宽度、深度和错距等的定期观测。对建筑物 表面及内部可能产生裂缝的部位应预埋设备,进行定期观测或临时采用适宜方法 进行探测。裂缝监测的方法1)测微器法 2)测缝针 3)超声波检测 变形监测数学模型指什么?有哪些? 表示建筑物的变形与产生变形

9、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函数,称为变形监测数学模 型。统计分析模型、确定性模型、混合模型、灰色系统分析模型、时间序列分析模型、 神经网络模型变形监测数学模型的分类。 第一类是基于数学统计的数学模型,有回归、时间序列、灰色系统; 第二类是基于力学理论的数学模型,有数值数学模型;第三类是人工智能数学模 型,有神经网络模型。现代 GPS 监测技术有哪些(论述题)1)GPS 实时监测技术;基本思想: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 GPS 接收机,对所有可 见 GPS 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发送给流动站, 流动站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地计算并显示 用户站的三维坐

10、标及其精度。2) GPS 机多天线监测技术;系统设计原则:先 进性、可靠性、自动化、易维护、经济性;基本思想:在不改变己有GPS接收机 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一个附加的 GPS 差分信号分时器连接开关将多个天线阵列与 同一台接收机连接,通过 GPS 数据处理后可获得变形体的变形规律。组成:控制 中心,数据通信,GPS多天线控制系,野外供电系统。GPS 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优势 1)各监测站之间无需通视,是相互独立的观测值 2)GPS 可以实现全天候定位, 可以在暴风雨中进行监测 3)GPS 测定位移自动化程度高。所测三维坐标可直接 存入监控中心服务器,并进行安全性分析。4) GPS定位速度快,精度高

11、。 监测资料的编整的一般规定 监测资料整编包括平时资料整理和定期资料编印。平时资料整理包括:适时检查各观测项目原始观测资料和巡视检查记录的正确 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进行各观测物理量的计算,填写数据记录表格;随时 点绘观测物理量的过程线图考察和判断侧枝的变化趋势;随时整理巡视检查记 录,补充和修正,确保资料的衔接与连续性。定期资料编印包括:汇集工程监测的相关资料、报告、文件;对各项观测物理量 进行统计和校对;绘制各观测物理量的分布特征图,有关因素的相关图;分析各 观测量的变化,提出意见;对资料进行全面复核,汇编并说明,刊印成册,建档 保存。整编资料的审查包括完整性审查,连续性审查,合理性审查

12、,争辩说明的审查。监测资料的定期编印应包含哪些内容? 汇集工程基本概况/监测系统布置和各项考证资料/以及各次巡检资料和有关 报告、数据等 在平时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对整编时段内的各项观测物理量按时序进行列表统 计和校对,此时如发现可疑数据,一半不宣删改,应加注说明提醒读者注意 绘制能表示各观测物理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网,以及有关因素的相 关关系图 分析与观测物理量及其对工程安全的影响,并对影响工程安全的问题提出运行 和处理意见 对上述资料进行全面复核,汇编,并附以整编说明后,刊印成册,建档保存, 采用计算机数据系统进行资料存储和整编,整编软件应具有数据导入,修改,查 询,以及整编图表的输

13、出打印功能,还应复制软盘备份如何对检测资料分析(论述题)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作图分析,统计分析,对比分析和建模分析 监测资料的分析一般分为定期分析和不定期分析。1.定期分析:1)施工期资 料分析2)运营初期资料分析3)运行期资料分析2.不定期分析:有特殊需要 时才专门进行的分析,如遇洪水,地震等。监测数据的预处理内容及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 内容:监测物理量的转换、监测数据的粗差检查、以及系统误差的检验等。 原因:1)监测数据可能不是我们想要的格式,必须将其转换成我们需要的数据 格式 2)对任何一个监测系统,其观测数据中或多或少会存在粗差,在变形分析 的开始有必要先对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将粗差剔除。

14、建筑物沉降监测的主要方法有那些?监测项目的内容有哪些?步骤有哪些?数 据分析处理包括?方法:精密水准法、沉降仪量测法、三角高程。 内容:1)基础沉降2)水平位移3)滑坡监测4)裂缝监测5)内部监测。 步骤:1)沉降监测方案研究与技术设计2)沉降监测仪器检验3)沉降监测点位 布设 4)沉降监测数据采集5)沉降监测数据处理6)沉降量计算与分析7)沉降 量报表 8)沉降量过程曲线绘制 9)沉降监测报告编写。数据分析处理:1)进准网数据处理,当基准网独立监测时,基准为可以独立平 差计算 2)各周期数据处理,各周期监测后进行数据平差计算。建筑物内部监测包括的内容 位移监测应力/应变监测温度监测地下水位及

15、渗流监测挠度监测裂 缝监测等建筑物基础沉降数据处理包括哪些内容?1)基准网数据处理;2)各周期数据处理。 建筑物沉降监测项目:1)基础沉降2)水平位移3)滑坡监测4)裂缝监测5)内部监测。方法:1)沉 降监测方案研究与技术设计 2)沉降监测仪器检验 3)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4)沉 降监测数据采集5)沉降监测数据处理6)沉降量计算与分析7)沉降量报表8) 沉降量过程曲线绘制 9)沉降监测报告编写。建筑物倾斜监测的方法有哪些?纵横距投影法:当测定偏距 e 的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以采用纵横距投影法; 角度前方交会法:当测定偏距 e 的精度要求较高时,可以采用角度交会法; 任意点置镜方向交会法:当建筑物属

16、于非刚体变形,建筑物在施工阶段其楼体上 变形点无法置镜时采用; 激光垂准法:当需要计算建筑物某轴线的倾斜度时采用。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变形监测的监测方案及技术设计有哪些。 精度设计:按建筑物沉降监测规范规定,一般建筑物应反映 1mm 的沉降量, 这就要求监测精度要高于土 1mm, 般按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规定执行。对于研究 性的监测,应采用一等水准测量技术指标。在实施监测时,某些技术要求要高于 相应等级。仪器选择:根据规范的要求,一般采用S1级精密水准仪(光学或 电子)。对于非常重要建筑或沉降量较大地区的沉降监测、高速公路等,也可采 用三等水准测量技术指标实施监测。变形监测实例的内容、方法、数据分析、处理要求。 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变形监测的主要监测项目:1. 沉降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